建站先行 試點觀摩 推動百千萬行動落地實施
科學導報訊 見習記者張娜 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16~2020)》,加快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切實提高國家科普公共服務能力,落實《關于開展科普中國百城千校萬村行動的意見》要求,推進科普中國校園e站的落地應用,在山西省科協年會主場活動進行期間,由山西省科協主辦的2017科普中國山西校園e站培訓活動在太原舉辦。全省各市、縣科協以及教育系統的教師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輔導員工作處處長祝賀為學員授課。
本次活動持續一整天,分兩個單元進行,第一單元是上午科普中國校園e站培訓,它通過科普中國校園e站的建設、手冊使用、配套活動以及落地使用情況的學習,向參會人員介紹百千萬工程中校園e站的實操經驗。第二單元是參會人員前往太原市尖草坪區科技實驗小學、山西省實驗小學、太原市實驗小學以及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學四所試點學校進行觀摩。
培訓會上,省科協普及部部長劉子良做了開班儀式講話,他傳達了省科協黨組書記許富昌的講話精神——不能只是為了建站而建站,要動腦筋想辦法豐富科普內容,對校園e站內容建設,可以在每個年級設立不同模塊并將其納入考試范疇,借助游戲或者贈積分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科普知識的積極性。他指出,校園e站建設,重在做好科普中國的推廣應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科學教師的科技教育專業能力和科技教育工作水平;通過開展STEM教育、開展科技活動和教學交流活動,組織科普中國校園e站校外科普教育活動的互聯互通,建設使用云教室開展遠程教學活動,共享一流科普教育資源。
祝賀以“科普中國校園e站的建設與資源利用”為題為在場的教師和相關人員做了授課指導,她從為什么建設、如何建設、科普中國校園e站的資源使用以及中國科協青少年中心的服務示范項目四個層面展開論述,重點強調建設校園e站需要具備“五有(場所、網絡、終端、人員、活動)、三欄(宣傳海報張貼欄、官網微信電視臺科普欄、圖書欄)、全要素(遠程互動設備、LED大屏、觸摸屏一體機)”,但必須要基于學校的現有條件,結合學校的自身特點,積極開展實踐創新。
培訓會上,山西省實驗小學老師高海濱就太原市校園e站應用情況做了介紹,山西省實驗小學老師常利則帶來了一場精彩的STEM體驗課吹泡泡,參會人員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拿著手中的未知材料,發揮想象不斷試驗,從而吹出不同的泡泡。這一體驗課的開展激發了參會人員的好奇心及童心,更向參會人員真正傳遞了STEM教學的理念,積極推動了科普中國“百千萬行動”的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