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地域特色,扶貧攻堅克難。8月29~30日,山西省呂梁市臨縣舉辦蜂業協會成立大會與秋季繁殖蜜蜂培訓班。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副縣長周峰、農委主任張文泉、科協主席張永平、山西省農業廳駐臨縣扶貧隊隊長李林旺、畜牧局副局長李光燁及參會蜂農56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湖北大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何國清主講了秋季繁蜂技術。
臨縣養蜂傳統悠久,蜂農具有一定養蜂經驗,以臨縣為代表的呂梁中西部沿黃300萬畝紅棗帶發展蜂產業資源優勢明顯,被中國農業大學養蜂研究所授予“優質棗花蜜生產基地”稱號,打造特色棗花蜜功能食品產業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臨縣棗花蜂蜜養殖勢頭良好,已有蜂農300多戶,主要分布于大禹、三交、臨泉、白文、清涼寺、曲峪六個鄉鎮,成立有縣級蜂業協會和6個蜂業合作社。當前,臨縣脫貧攻堅已進入了決戰決勝階段,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根本依托,所以成立蜂業協會正當其時。
會議表決選舉協會責任人和通過協會章程后,進行了蜂農養蜂理論知識培訓。協會成立牽頭人李建玉講述了臨縣蜂業產業養蜂人員基礎、蜜源基礎、政策環境基礎,對蜂業協會成立的必要性和未來的發展作出闡述和承諾,并主持選舉協會負責人,宣讀并發放協會章程和蜂農承諾書。會上,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對臨縣蜂業發展建言獻策。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對蜂業協會的成立給予肯定和支持,他說:“蜂業協會成立能為我縣經濟發展鋪添新的道路,帶動紅棗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副縣長周峰表示:“政府會爭取給蜂業協會在政策和經濟上的積極支持,努力推動蜂業的發展,讓蜂業產業成為我縣的另一大特色產業。”臨縣農委主任張文泉、科協主席張永平對臨縣蜂業協會發展也提出獨到的見解。臨縣畜牧局副局長李光燁在發言時說,蜜蜂養殖屬于特種養殖,在養殖上也有它特殊的辦法,他們會積極配合協會在蜂種的培育引進和蜜蜂的疫病防治上給予技術支持,并推廣蜜蜂養殖等方面的科技信息,幫助蜂農健康發展。山西省農業廳駐臨縣扶貧隊隊長李林旺表示,將積極爭取蜂業的經濟政策補貼,助力蜂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秋季蜜蜂繁殖技術講座中,養蜂理論培訓師何國清系統地講解了蜜蜂的養殖理論和病害防治措施,使與會人員對現代蜂業發展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為了使培訓內容融會貫通,增加學員們的吸收應用能力,8月30日,安排專車先后赴臨縣大禹鄉侯家溝村晉蜂園合作社養蜂基地、臨泉鎮后月鏡村劉旦虎蜂場進行實地實踐培訓。
“臨縣至今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養蜂場地,我一直想建一個養蜂基地,但資金困擾,一時難以實現。”晉蜂園合作社負責人李建玉向《科學導報》記者吐露了他對這次培訓的想法:“目前,每箱蜜蜂收入1000元還很困難,聽專家講新技術能讓每箱蜜蜂收入1萬元,所以,我就邀請湖北老總過來講課,看他的技術能不能適應臨縣氣候。能讓每箱蜜蜂每年收入2000元我就非常高興了!”
學員們在培訓期間用心學習,掌握了養蜂技術的好多要點,表示將盡快運用到實踐當中,為養好蜂、生產好蜂蜜、賣個好價錢打下堅實基礎。
“養蜂產業發展空間很大,以前是靠自己摸索經驗積累知識,現在時代不一樣,必須依靠外界的力量,科學養蜂,快速致富,做強做大。”李建玉對臨縣養蜂業今后的發展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