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革,在課堂、書本的基礎上,又拓寬至網絡、移動媒體,隨之而來的慕課、微課也備受學習者青睞。但高質量的學習效果離不開高質量的課程設計與制作,美術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開發制作適合學生學習使用的高質量微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本人將結合美術課堂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的微課,談幾點制作技巧。
一、樹立精品意識是前提
微課之所以能夠受到青睞,是因為它具有短、小、精的特點,生動直觀形象,通過互聯網的傳播,查閱方便又快捷。如果每個教師設計制作的微課都是精品,學生點擊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增,學習效率自然也會隨之提升。通過網絡傳播,點擊受惠的影響面也會不斷擴大,到那時,不僅學生受益,相信也會引發教師的思考,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微課供學生學習。反之,如果學生點擊觀看的微課不夠精彩和精煉,不僅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會打擊學習者二次點擊的積極性,引發其對微課質量的質疑。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海量的網絡資源唯獨不缺粗制濫造的作品,而是缺乏精品化、精致化的網絡資源。對美術微課的開發與應用來說,缺的是能夠直接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精品微課。因此,制作微課首先要樹立精品意識。
二、確保資源優質是關鍵
美術總是以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主要特征,因此美術學習離不開繪畫、建筑、雕塑、工藝、服裝、計算機美術等作品實物或照片、影像資料等,也離不開創造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相關的各種工具材料。而微課是以視頻的方式呈現的,若要具有現場感,吸引學習者關注學習,所選用的圖片、視頻、聲音等資源必須保證視覺效果真實直觀,甚至要超越自己的視覺感知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狀態。尤其在網絡資源爆炸的時代,各種吸引眼球的藝術形式屢見不鮮,如果在觀看微課的幾十秒內,學生感受不到資源的清晰優美,那就不能稱其為優秀的美術微課。因此,在設備條件及技術操作允許的條件下,無論視頻、聲音還是圖片,至少要清晰美觀,讓學習者愿意看下去,愿意多看幾眼。
三、借力優秀作品是手段
制作一節精美的微課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以拍攝幾十秒的廣告或一部幾分鐘的微電影為例,從創意設計到后期拍攝制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相比之下,對于一線教師來說,在繁重的教學之余能夠自己創意設計并投入制作一節微課更是十分不易,但這不等于不可實現。教師可借鑒精彩的電影片頭、參考精美的廣告創意、借用精致的企業宣傳ppt、學習個性創意的微電影、微視頻制作,等等。這些作品的音樂、節奏、拍攝的角度、鏡頭轉換方法、精彩片段剪輯、呈現主題的方式、色彩氛圍的營造、導入的設計、敘事的編排、主題思想的烘托、結尾的巧妙設計都是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可以此來減少創意設計的投入,或者降低設計制作的原創難度,進行跨界的巧妙融合,形成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微課。
教師還可以直接下載應用網絡上的教學視頻,或是利用各種學習渠道自行錄制學習視頻。如,國家開放大學“五分鐘課程網”中的優秀課程資源、美術高等院校學習提高時錄制的視頻、外聘專家講座演示時的優秀視頻、電視臺、網絡中的優秀教學視頻等等,這些寶貴的視頻資源都是非常優秀的微課選編素材,通過下載、編輯整理,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個質量上成、方便實用的微課。
四、巧用技術是保障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了解軟件特點很重要,知道什么軟件、工具能做出什么效果,教師才能有目的地選用軟件。同時,軟件的選擇要以方便常用為原則,本人就簡要介紹幾種常用軟件及制作微課的方法。
(一)用Powerpoint制作微課程
Powerpoint2010以上版本新增的動畫刷、動畫窗格、選擇窗格等功能可以輕松設計圖層、動畫,配上音樂或解說、字幕,保存時可以保存成wmv視頻格式,聲音動畫都可以直接嵌入而不必打包存儲,在任何場合都可以無障礙播放。
用ppt制作微課,適合圖片賞析、方法步驟介紹、啟發想象等,因此,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類型的微課均可以使用。曾有教師用ppt的動畫功能配合圖片介紹什么是藏書票,效果十分精彩;也有教師用ppt的圖片展示、局部放大、圖標動畫、字體動畫、配音解說等功能設計制作了色彩知識的微課。很多教師采用圖片展示加解說的方式引領學生賞析作品,如《春》《格爾尼卡》《搗練圖》等。
(二)用視頻拍攝和編輯軟件制作微課程
很多美術課需要將知識講解和技能演示緊密結合,視頻拍攝點擊可以讓教師圍繞技能操作的要點進行講解,并做出相應技能技巧的演示,這是課堂上進行現場技能演示所不具備的優勢。
用攝影攝像工具拍攝視頻:攝像機、手機、數碼相機、單反相機等,只要保證在720像素×576像素以上均可使用,但提倡什么方便用什么。比如手機,在清晰度高的情況下,比數碼相機和攝像機更方便實用。而且手機的攝錄有暫停功能,設計好了錄制過程后,為避免錄制時間長而出現錯誤,可以采取分段錄制的方式,用暫停功能,錄好后的視頻則是連續的,會免去很多編輯裁剪的麻煩。近幾年,手機也增設了視頻編輯制作功能,幾分鐘的微課完全可以直接用手機拍攝及后期制作。攝像機、數碼相機、單反等錄制的視頻可能更清楚些,但視頻格式在編輯時大多需要先轉換。
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編輯:手機視頻編輯軟件推薦使用“美拍大師”“小影”“Splice GoPro”“GoPro Quik”“Movie Maker”等,電腦視頻編輯軟件可選用Windows Movie Maker、Corel Video Studio(會聲會影中文版)、 Adobe Premiere、AE等,QQ影音、格式工廠、貍窩只支持簡單的截取等編輯。會聲會影支持的通用視頻格式有avi、mpg、mp4、wmv等,遇到無法識別的格式,教師可以用“格式工廠”或“貍窩全能視頻轉換器”將其轉換為mpg格式。
(三)用屏幕錄制軟件制作微課程
“超級捕快”“Camtasia Studio”“屏幕錄像專家”等錄屏軟件更是微課教學的好幫手,可汗學院最初的絕大部分課程都是采用錄屏軟件制作的,可以將屏幕上的演示過程和教師的講解配音統統記錄下來,就像有老師在旁邊上課一樣。傳統課堂上使用的好多設計精美的課件,用錄屏+創意講解配音的方式二次創作成微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發揮優勢是策略
(一)做自己想做和能做好的
美術教師在其他學科教師眼中是藝術家,從名家名作的賞析到書法繪畫工藝設計無所不能。但只有美術教師自己最清楚,大多數人都是接受應試教育成長起來的,即使大專本科研究生學習的是美術教育專業,但在美術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大多也是沿襲著油、版、雕等專業的學習渠道成長和發展起來的,盡管藝術的表現形式是相通的,但從工具材料及技術層面來說也存在著隔行如隔山的現象。加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便會逐步形成術業有專攻的局面。比如,有的教師擅長水彩畫,有的教師擅長版畫,有的教師擅長民間美術,有的教師擅長手工,有的則擅長名家名作鑒賞。同樣是擅長版畫制作的教師中,有的人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特別強,無論紙版木版,無論單色套色,都可以拿過來就做。而有的教師則傾向于版畫信息技術資源的開發利用,盡管自己制作不多,但熟知版畫的種類,也能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表達對版畫的認識理解。在設計制作微課時,教師可從自身特點入手,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容展開,保證微課的獨特性與優質性。
(二)通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在微課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與他人合作,發揮不同的優勢,共同開發系列微課。方法有:骨干間的合作,強強聯手,創造精品;與信息技術操作熟練的美術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其他學科教師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合作共贏;與研訓教師合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有效結合;與導師或專家學者合作,讓課程更專業,更系統。
(作者單位:大連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