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囧雪曾經(jīng)說過:“winteriscoming,winter也會passing.”沒錯,真理掌握在囧雪手中!脫掉厚厚的羽絨服和靴子后,整個人像是來到了某顆重力變小的星球,輕輕一躍就能跳出一丈開外。
希望冬眠了一整個冬天的大家心中那團科幻火苗也能隨著季節(jié)的更替重燃起來——wait!什么?你們心中那團火苗從來就沒熄滅過?!唔唔,看來是本雪錯怪你們了!
那么,就祝大家春天快樂了!
Frankenstein,BangBangBang!
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chuàng)作的小說《弗蘭肯斯坦》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雖然這部小說是在1818年出版的,但實際上,瑪麗·雪萊在1817年春天就完稿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年可是科幻史200周年紀念?。?/p>
所以,本期“回聲”就跟著本雪的步伐,來回顧一下這本科幻界的開山之作吧!
內(nèi)容簡介
年輕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從停尸房等處取得不同人體的器官和組織,拼合成一個人體,并利用雷電使這個人體擁有了生命。巨人雖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由于他面貌丑陋,被社會視為怪物。他要求弗蘭肯斯坦為自己制造一個配偶,答應事成后與其遠離人間。弗蘭肯斯坦最初應允了怪物,但擔心怪物種族會從此危害社會,于是毀掉了快要制造好的女性怪物。知道真相后,苦苦企盼的怪物瘋狂報復,殺死了弗蘭肯斯坦的未婚妻等幾個親人。弗蘭肯斯坦發(fā)誓要毀掉自己的作品,他追蹤怪物一直到北極地帶,受盡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創(chuàng)作花絮
瑪麗·雪萊這姑娘呢,是個驢友。1814年,十七歲的瑪麗決定開始周游歐洲,她來到了德國的蓋恩斯海姆——這地兒距離位于達姆施塔特的弗蘭肯斯坦城堡僅有十七公里。弗蘭肯斯坦城堡建于1250年左右,一位名叫弗蘭肯斯坦的封建領(lǐng)主于16世紀一度住在這里,城堡的名字由此而來。現(xiàn)如今,每年臨近萬圣節(jié)時,這里都會舉行大規(guī)模派對,是歐洲最大的萬圣節(jié)狂歡派對之一。
1816年初夏,瑪麗來到了日內(nèi)瓦,這地兒可給了她不少靈感。那個夏天,日內(nèi)瓦暴雨不止,瑪麗只能同丈夫雪萊、拜倫等人待在拜倫租下的那棟著名的“迪奧達里別墅”里,以閱讀德國鬼怪小說、輪流講鬼故事消磨時光。他們最后約定分頭寫鬼故事,看誰的更恐怖、嚇人?!陡ヌm肯斯坦》便是成型于此時。
瑪麗在《弗蘭肯斯坦》的導言里,描述過在日內(nèi)瓦時,故事的大致輪廓是怎樣進入她腦海的:“那天晚上,雖然我緊閉雙眼,但神志非常清醒,我看見一位蒼白的、學者模樣的人,跪在他親手組裝的‘物體’面前……我看向這個可怕的類似一個仰臥的人的側(cè)影,當一種非常強悍的馬達聲響起之后,這個魔鬼開始動作,完全不需任何幫助,他做出幾乎與人一樣的運動?!?/p>
這部作品既受到《暴風雨》《失樂園》《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響,也含有瑪麗的自身經(jīng)歷。比如,書中的人物克勒伐爾仿佛雪萊的化身;弗蘭肯斯坦創(chuàng)造的怪物是素食者,正如瑪麗和雪萊一樣。
《弗蘭肯斯坦》的初版于1818年在倫敦發(fā)行,那時瑪麗并沒有將自己的大名印在書上,直到1823年,第二版在法國出版時,瑪麗才將自己的名字印了上去。
幻迷書評
@文澤爾:弗蘭肯斯坦的造物看似是簡單的科學造人幻想,內(nèi)里卻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世界講究的是對稱,對稱同時也是對抗單調(diào)和隨之而來的孤獨的法寶。博士只造了一個怪人,他是個絕對孤獨的異類,屢屢嘗試在人類中找尋認同,費盡心力卻一無所得。人人都是以貌取人,排斥裝在丑陋肉囊中的高尚靈魂。在科幻造人的極端外衣之下,掩藏的是孤獨靈魂的絕望情緒。
@Raylan:《弗蘭肯斯坦》源于瑪麗·雪萊度假時的智力游戲,而當其余幾位游戲者將此忘卻時,《弗蘭肯斯坦》卻得以誕生并充實繼而完稿成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然而在我看來,科幻只是其誕生的緣由,存在巧合性,但是對人性、道德、情感矛盾的探討,才是此作散發(fā)出的真正的不可磨滅的光芒,無論是弗蘭肯斯坦還是其手下的怪物都是悲劇中的悲情人物。
@風中孤影bb:不得不說,這部包含著科技、哲學、心理學的小說,確實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理應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們今天面對它的拷問,只會比它問世的兩百年前更加無情,將來還會更甚。因為近兩百年的人類歷史中,某種程度上,是我們不斷制造出的怪物對我們自己的命運提出了無法回避的問題。
科幻橡皮章
微博上的幻迷@到不了的納尼亞仿照2016年第5期《科幻世界》的封面,刻了一個橡皮章子。還祝福SFW“越賣越好。我是你們的忠實粉絲,超喜歡你們,要一直走下去啊!”哈哈,還是第一次看見刻咱SFW的同學呢,謝謝你呀!
有各種技能的幻迷小伙伴也別藏著掖著,把你們對SFW的愛大方地展示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