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賢++曹志杰++紀新宇
摘 要:本文結合法庫縣農業生產實際,探討氣象災害種類特征,分析氣象災害對法庫縣農業生產的影響,給出氣象災害防御對策,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氣象災害;農業生產;影響;防御對策;法庫縣
中圖分類號:P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21
1 氣象災害對法庫縣農業生產的影響
1.1 干旱
法庫縣的干旱災害具有普遍性、季節性以及區域性特征,對小麥、玉米的影響較大。法庫縣的冬小麥在進入到拔節期后對水分的需求量不斷加大,之后進行幼穗分化,而冬小麥進入抽穗和開花粒子成形期這段時間是其次生育期,需要大量水分,此階段是冬小麥的生長關鍵期,水分是否充足直接影響著小麥的成穗和粒數;若春季出現干旱,此時恰好是農作物返青、播種以及育苗的關鍵時期,干旱天氣會推遲播種和育苗的時間,阻礙幼苗的生長,后期會降低小麥的結穗率,進而影響小麥產量。法庫縣夏季的氣溫較高,空氣中的蒸發速率加快,干旱天氣會使田間持水量減少,很難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進而造成夏玉米枯萎,甚至是死亡,增加了農民經濟負擔。
1.2 洪澇
洪澇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十分明顯,例如對水稻的影響,洪澇會損害水稻的莖葉,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還會沖毀幼苗,造成農作物死亡,即使采取補救措施,也很難正常生長。農田出現積水,會阻礙農作物與大氣之間的接觸,農作物所需的氧氣需要從水中獲得。洪澇還會使玉米出現大面積倒伏,會誘發病菌感染,對玉米的危害十分嚴重。
1.3 低溫凍害
凍害是指某一階段的氣溫比農作物正常生長過程所需的溫度要低。例如,由于小麥的抗寒能力有限,對于出現在小麥越冬期間的凍害,一旦冷凍超出一定范圍,很容易使小麥出現凍害,不利于春季小麥的返青,小麥大面積出現死亡,最終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1.4 冰雹
冰雹嚴重危害著農作物的生長,冰雹形狀越大,對農作物的危害就越嚴重,冰雹天氣持續時間越長,對農作物的危害面積和危害程度也會相應增加。一旦農作物遭受到冰雹的襲擊,將會折斷莖稈、打落果實等;對設施農業也會造成破壞,是農業生產中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
2 農業氣象災害的防御對策
2.1 干旱災害的防御措施
對于法庫縣氣象部門來說,應借助于現代化的觀測儀器設備,嚴密監視天氣的變化情況,抓住有利的作業時機,組織工作人員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避免干旱范圍進一步擴大。水利部門應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做好水資源的調度,合理配置現有的水資源,做好農業抗旱用水的調度。通過農業技術措施來提升農作物的抗旱能力,在高溫干旱季節使用面上覆蓋法,增施有機肥來改善土壤,降低水分的蒸發速率,提升土壤的保水性能;在法庫縣積極引進推廣抗旱品種。
2.2 洪澇災害的防御措施
法庫縣夏季出現強降雨天氣的概率較大,若強降雨天氣持續較長時間,很容易引發洪澇災害,造成農田積水或被淹。在汛期來臨之前,法庫縣氣象部門應根據天氣情況做好預報預警工作,方便農民提前做好準備;將天氣跟蹤服務工作做好,當發現本地區的降水級別接近暴雨或者是降水量超過一定標準,氣象部門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傳播平臺及時發布暴雨預警信息,還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第一時間將暴雨預警信息傳遞到每位農民和政府領導手中;氣象部門應與當地水利、農業等部門加強聯系,完善現有防洪防御機制,降低洪澇災害對農業生產危害。
2.3 低溫凍害的防御
農民應熟練掌握農作物生長發育中低溫天氣出現的規律,合理安排農事,對氣候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以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梢酝ㄟ^加熱法、噴水法、覆蓋法、煙霧法等措施,改變局部的小氣候環境,降低低溫危害。針對法庫縣地區的冷害規律和特點,積極培育耐寒的高產早熟品種,做好苗期的地膜覆蓋,合理施肥、科學用水,不斷提升農作物的抗寒能力,確保高產豐收。
2.4 冰雹災害的防御措施
法庫縣氣象部門應加大對冰雹天氣監測,可以利用人工消雹方式避免冰雹天氣出現。農民群眾應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在冰雹天氣還沒有出現之前,及時搶收成熟的農作物。當農作物遭受到冰雹的侵襲,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剪除農作物枯葉以及被冰雹打碎的葉片,為新葉片的生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在冰雹天氣結束后,地面溫度會下降,對農作物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產生影響,農民應采取多種措施提升地面溫度,降低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
參考文獻
[1]錢蓮文,郭建宏.泉州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J].福建農業科技,2009(6).
[2]丁立芳.氣象災害對密云縣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
作者簡介:曹志賢(1964-),女,遼寧法庫人,大專,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業務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