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持
摘 要:學校衛生狀況良好是保證教師和學生處在良好學習環境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前提。怎樣才能切實改善我國農村學校的衛生狀況,同時讓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能夠養成更為良好的衛生習慣,成為目前廣大從業人員需要積極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學校;衛生現狀;衛生習慣
一、農村學校衛生現狀
筆者對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新福鎮部分學校進行了直接或是間接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學校當中的衛生工作基本上不具備完善的衛生組織和制度,絕大多數學校專職衛生人員沒有衛生工作計劃,呈現出了非常大的隨意性;即使有的學校有衛生制度,但往往無法真正落實,校園的環境衛生情況還在持續的惡化當中。
第二,大多數學校在室外清潔衛生方面做得相對較好,不過室內卻不夠整潔,亂擺亂放的情況隨處可見,有些房間內甚至有很大的異味。各學校食堂管理人員通常都是學校教師的親屬,絕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一些人的衛生意識特別差,在工作過程當中不會按照規定穿著工作服和戴工作帽。
第三,校醫以及保健教師的缺失是約束農村學校開展衛生工作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配備有專職以及兼職校醫的并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兼職人員都是體育教師,并不具備應有的專業素養。有些學校根本沒有校醫以及保健教師。
第四,健康教育是推進學校衛生工作開展的基礎和突破口,但因為課時安排以及教材等方面的原因,這項工作在很多學校當中都沒有做到真正落實。
二、影響學生衛生習慣培養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欠缺
在我國農村,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是農民,他們在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些家長會認為學生所有方面的教育都應該是學校來負責的。這也就導致他們對子女的道德品質以及衛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相關教育不夠重視,管理不夠嚴格,而且教育方法往往簡單粗暴,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孩子之間缺乏感情方面的交流,這也就讓兩代人之間出現的隔閡越來越深。除此之外,受到自然條件以及經濟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迫于生計而常年忙于農活或外出打工,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無法顧及。很多農村家長甚至在孩子面前經常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這是讓學生形成惡劣衛生習慣極為關鍵的一個因素。
2.受社會不良因素影響
各種新的思想潮流在逐漸沖擊人們以往的生活方式,以前被人們代代傳揚的勤儉節約以及艱苦樸素的傳統在新一代人成長的過程當中被逐漸拋棄。有很多不良商家在學校周圍開設網吧、游戲廳等,吸引了不少中學生進去娛樂。而中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他們在自我約束方面往往能力較差,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形成非常不好的衛生習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農村學校衛生工作開展顯得更加困難。
三、農村學校衛生習慣養成的相關建議
第一,需要積極將學校的衛生工作融入各個部門年度目標管理的相關工作當中,設置學校的衛生標準,嚴格按照所設置的標準對學校衛生情況做出定期檢查。
第二,要積極加強學校的衛生團隊建設,學校管理人員需要設置有計劃和寬渠道的人才吸納目標,更多聘用一些衛生相關專業的高素質人才,鼓勵他們融入學校的衛生工作當中。同時還要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鼓勵在崗的衛生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培訓活動。
第三,中小學學生健康水平的提升是學校在衛生方面工作的重點,健康教育就是達成這項目標的必要途徑,只有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夠切實改善農村學校的衛生狀況。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農村學校的衛生狀況還不太好,只有切實從制度、理念以及人員配備等各個方面提升學校的衛生工作水平,讓全體師生養成更為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學校的衛生狀況。政府教育部門要加大扶持和監管力度,優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教育事業的開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曹玉潔,姬紅蓉,郭學斌,等.青海農村學校飲水與環境衛生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3):320-322.
[2]金立堅,程 煉,周自強,等.四川省農村學校環境衛生設施現狀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9):1147-1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