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菲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新教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鋼琴作為一項優(yōu)美、高雅的學科,已經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們喜愛的樂器。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于鋼琴教學,提升學生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诖?,文章就圍繞如何在幼師鋼琴課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展開研究。
關鍵詞:鋼琴課;學生教師;音樂素質
一、加強音樂美學與鋼琴教學的結合
1.利用感官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幼師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導師,其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鋼琴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注重美學的融入,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音樂、樂器的魅力,認識到其中的和諧美、自然美,進而激發(fā)出對于音樂的熱情。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鋼琴音色的多樣性,并配合一些廣為熟知的音樂旋律,使學生能夠從聽覺上提起對于鋼琴及音樂的興趣;隨后,教師可指導學生正確的用指尖去碰觸簡明的黑白鋼琴,要讓學生合理的控制力度,當指尖觸及琴鍵并發(fā)出美妙音色那一刻,學生不僅能夠感受音樂的神奇,而且還能夠獲得一定的自信,這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利用聯(lián)覺引導,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能力
在學生對鋼琴具備了基礎的認知與感受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有效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聯(lián)想,如在學生傾聽鋼琴作品前,為學生講一個相關的美麗故事,使學生在傾聽音樂的同時,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相應的畫面,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的魅力。以琴鍵的彈速為例,當節(jié)奏輕緩時,猶如走路;當節(jié)奏急促時,仿佛在快跑。
如在著名鋼琴作品《春之歌》中,旋律輕快而簡明,尤其是左手四分音符的配合,使人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生機盎然的初春美景。通過如此形象化的講解,能夠加速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與感知,體會音樂的美。
二、合理運用教學手法促進鋼琴教學
1.識譜教學
為了鞏固學生的鋼琴基礎能力,使其能夠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掌握鋼琴技能。需要從識譜階段開始教學。在每次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演奏一首簡單的樂曲,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快速被吸引到課堂中,隨后教師可逐漸引導學生認知譜號、調號及拍號等術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形象的比擬幫助學生加快認知。隨后,教師要教導學生進分析理解五線譜,對其進行正確的閱讀,進而運用小組齊唱的模式,鼓勵學生邊唱邊打節(jié)拍,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樂譜的印象,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分別能力,使其對音樂節(jié)奏及旋律,具有一定的審美觀念。通過識譜、聽歌、唱歌等流程的反復,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使學生在不斷積累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對鋼琴音樂富有更強的鑒賞力和理解力。
2.訓練教學
在學生具備基礎的識譜能力后,教師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其加強訓練。首先是分手練習,在雙手動作逐漸熟練后,可進行合手練習。逐段、逐句為學生講解訓練重點及難點,強調手型、指法的要點,使學生的鋼琴基礎能力得以進一步鞏固。隨后可采用小組交流和練習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練習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指導及觀察,及時發(fā)現學生的不足。
3.鞏固教學
除了在課堂中注重方法、加強訓練外,在回課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鋼琴能力進行有效的檢查。認真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存在問題,并根據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改正建議,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及能力的鞏固,指導學生正確的彈奏手法和演奏技巧,選擇適合其發(fā)展的表演風格。
三、結語
此次研究主要圍繞學生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進行分析。本研究認為,要利用鋼琴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需要學生教師能夠加強音樂美學的融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及想象力,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選用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麗娟.關于幼師鋼琴課程職業(yè)化實訓教學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7(17):181,183.
[2]林子軒.談如何在幼師鋼琴課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J].歌海,2016(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