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榮獲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終身成就獎。
創作有川劇電視連續劇《太白進京》(20集)劇本;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李白》(45集)劇本;著有川劇劇本《太白進京》《詩酒太白》《大唐詩圣》《太白祭龍脈》《書劍許明時》《晚霞》,兒童劇《鐵棒磨成針》,音樂劇《牡丹亭》等。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李白》,曾三次出版。曾在寧波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出版3本個人畫冊,3部國際專題珍藏郵冊。
推薦理由
2016年1月—2017年3月,創作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川劇《詩酒太白》劇本。
2017年8月,創作小戲曲《桄榔山》劇本(表現蘇東坡在海南的內容)。
論文《李白與絲綢之路文化初探》發表于《中國李白研究2016年資料匯編》及《綿陽論壇》2017年第3期。
創作感想
戲曲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川劇更是很久以前老百姓最愛參與的文化娛樂活動。為老百姓寫戲,是我的愿望。我目前寫的都是傳統戲、歷史人物。說實在的,要從逐漸消失的歷史碎片中,撈出一個大活人來不容易,好像你要通過千年時光隧道,去捕捉一陣風,必須努力學習,堅持不懈。
傳統戲曲是“高臺教化”,幾百年來滋養著國人的靈魂。我在學習李白、杜甫、蘇軾的資料時,他們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他們的宇宙觀、審美觀都深深的打動了我。通過戲曲這種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使人的靈魂正義化、高尚化、詩化、美化,是編劇的責任。中華民族正在實現自己的歷史飛躍,作為作家、編劇,我幸運地趕上了這個時代,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杜絕歷史虛無主義,努力為傳播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創造和傳播正能量、塑造大國國民心態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四川省藝術職業學院、四川省劇協、綿陽、江油市委宣傳部領導對《詩酒太白》創作的高度重視,和全體演職員的通力合作、努力奮斗,令我感動和感激。劇本是一個戲的工作藍本,劇本應該激發演員的創造力,為每個角色的精彩表演提供基礎,這樣才能為觀眾創造直入人心的藝術靈境。川劇是一個有光榮歷史和優秀傳統的劇種,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川劇更應與時俱進,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大膽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