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榮獲文華表演獎、白玉蘭主角獎。現任成都市川劇院常務副院長。
主工花旦、青衣、武旦,代表劇目有《白蛇傳》《四川好人》《目連之母》《好女人,壞女人》《欲海狂潮》《紅梅記》《打神》《打餅》等。
推薦理由
2016年7月—11月,由陳巧茹擔任副導演和主演的川劇《塵埃落定》,赴北京、宜賓、阿壩州、達州、南充等地巡演,并作為四川省唯一一臺入選劇目赴西安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角逐第十五屆文華獎,并赴全國各地進行巡演。
2016年11月,陳巧茹主演的新創川劇《卓文君》驚艷2016上海小劇場戲曲節舞臺。
2017年,陳巧茹復排、主演川劇《目連之母》,從該劇的表演、音樂、舞美、燈光、服裝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提高,使之更加符合“既是傳統風格又是現代審美”的原則。
作品展示
《卓文君》(陳巧茹飾 卓文君)
新編川劇《卓文君》是在歷史故事和同類題材戲曲劇目的基礎上,把發生在四川的兩千多年前的故事進行加工,塑造出了符合觀眾審美需求的司馬相如、卓文君和卓王孫,并且設置了一個能被廣泛接受的、與眾不同的結局。劇作塑造出了一個追求婚姻幸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善解人意、溫柔大方、勇敢堅強的奇女子卓文君。在父親不允婚事的情況下,她大膽地接受司馬相如的“琴挑”,拋棄“聘為妻,奔為妾”的世俗觀念與司馬相如私奔。在艱難的日子里,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捍衛著司馬相如的清高與孤傲。面對司馬相如的“無憶”書信時,雖然心里很苦悶,但是她卻沒有失去一個才女的風范,沒有自怨自艾,沒有痛哭流涕,而是以一首《白頭吟》灑脫地表現出了自己的堅強和決絕。司馬相如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多情才子,在這個人物形象的處理上,劇作家除了表現他儒雅和多情的一面外,還表現了他渴慕名利和薄情負心的一面。卓王孫不再是一個只看重名節而不顧女兒婚姻幸福的封建家長,而是一個愛女心切、為女兒幸福著想的幽默又可愛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