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化館研究館員,曾供職于閬中市川劇團、蒼溪縣文化館、廣元市文化館。著名編導,多次擔任省內各類大型文藝活動及晚會總導演。
創作舞蹈《老媽媽》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首屆新農村文藝調演金獎,并榮登2012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創作舞蹈《幸福像花兒一樣》獲得全國群星大獎;創作舞蹈《夢兒晾在竿竿上》榮獲四川省首屆新農村藝術節金獎暨本屆四川省群星獎金獎。
推薦理由
2017年8月,執導的少兒曲藝作品《親親自然 親親校園》獲第八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四川賽區選拔賽暨第四屆四川省少兒曲藝大賽一等獎。
2017年9月,執導的曲藝作品《要得歌》到北京參加“說唱中國夢,喜迎十九大”全國優秀曲藝節目展演。
2017年9月,執導曲藝音樂專場晚會《蜀風曲韻》在西南劇場首演,這是四川省曲藝研究院60年來第一次舉行曲藝音樂會,也是首次將曲藝民樂隊搬上舞臺,呈現四川曲藝的魅力。
2017年10月,編導的四川盤子《康養曾家山》,四川車燈《野春芽》,四川竹琴《竹宴》入圍第二屆農民藝術節“群星獎”決賽。
作品展示
《蜀風曲韻》在音樂特色上,堅持以老曲牌為基礎,創作現代視聽的全新作品。通過一脈的音樂傳承和發展,致敬那些令人懷念的老城故事、舊時音韻。在舞臺呈現上,將撿場師這一幕后工種送入前臺,讓撿場和主持相結合,是本次舞臺呈現設計的創新形式。它打破以往樂員“只奏不言”的表現局限,讓樂員和演員在演奏和演唱中實現互補,突出四川曲藝的民間性、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