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版畫作品就是主觀的感覺,是非“研究”的“感覺”,畫面看似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人或者動物,卻都是通過我主觀“感覺”后表達出來的。
夜行動物,是很多外人對畫家們常有的稱呼,因為我們總是在夜里開始畫畫——夜晚確實迷人,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為所欲為。然而我卻選擇在白天創作,就如我的版畫作品一樣,無論是創作題材還是狀態都像極了白開水——看似普普通通,卻是我每天都需要的養分。
初學畫畫時就是幫老師印版畫,那種感覺一直留存至今。版畫對于我來說就像一顆小種子,在我年少時就種在心里了。
版畫是一個很講究技法的畫種,沒有技法的支撐,作品就難以表達出來。我在進行油畫創作時會很深入研究不同的技法和畫面的符號語言等問題,但做版畫時卻刻意忽略技法,也不曾去考慮畫面的符號語言,這是我主觀意志去忽略的,我想要的就是最原生的狀態。
版畫創作的內容都是我喜歡的人物,動物等,我沒有考慮過要用版畫的形式來創作多么宏大或深刻的題材,它就是一個讓我隨性玩耍,停留在孩提時代的通道。我的版畫作品就是主觀的感覺,是非“研究”的“感覺”,畫面看似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人或者動物,卻都是通過我主觀“感覺”后表達出來的。這種“客觀”和“主觀”的轉換對于我來說駕輕就熟——我平時就喜歡觀察,去細細體會各種狀態下的生命體。
版畫是復數的藝術,一個版制版完成后需要重復的印制,直到這個版的印數完成。很多做版畫的朋友都覺得這個過程是非常煩悶的,我卻不覺得,因為重復對于我來說并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同樣的畫稿,我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很多版本,每一次都嘗試打破原有的模式,尋求不同的效果——這是一種很好玩的嘗試。其實,一個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并不是每個環節都明了的,期間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出現,這種偶發性給了我很多啟發。比如我剛開始接觸銅版畫時,有一次因為銅版上的防腐劑放置時間太久造成了老化,本來預期要出現線條的地方最終卻偶然地形成了連貫的點,變成了一種特殊效果的線條,這樣的線條被弱化之后反而出現了一種特別的韻味,這種偶發性常常成為我版畫創作過程中極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