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菁
[摘 要] 政府會計作為會計的重要分支,是從價值角度反映評價政府工作業績和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重要途徑,政府會計信息是政府與廣大信息使用者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然而,與企業會計相比,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健全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國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提高財政透明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參與一體化國際競爭的重要條件。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政府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建立我國政府會計體系,建立科學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已經成為加強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政府會計;會計改革;會計信息披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34
[中圖分類號] F235.1;F81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062- 03
1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概述
1.1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內涵
在我國,政府會計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權威定義,在本文中主要指預算會計體系下的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依賴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會計等。在建設公共財政體制的目標下,近些年我國正逐步推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政府收支分類等改革,政府會計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是指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通過財務報告等媒介公開其會計信息、財務狀況、資源使用情況等有關財政資金運作信息的行為。與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相比,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目標不僅應滿足內部管理和外部決策使用,更多地體現在向各方信息需求者反映其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即決策有用和受托責任的結合。
1.2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意義
1.2.1 是滿足社會公眾知情權的必然要求
在我國GDP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國家財政收支規模亦隨之擴大。近幾年我國財政收支的絕對規模和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增長態勢,因而社會公眾對政府財政資金運用的關注度也日益上升。政府會計信息的充分披露是滿足社會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1.2.2 是評價政府績效、建設廉潔政府的內在要求
政府會計通過相應的會計程序和方法,提供預算期間發生的各項業務引起的財政資金變化及結果的信息。政府會計信息從價值角度對各項業務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核算反映,既是政府會計的最終結果,也是聯系政府和公眾之間互動的重要橋梁。政府會計信息可以為評價政府業績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是提高財政透明度、推進政府廉政建設及考核政府運作績效的重要因素。
2 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2.1.1 沒有完整的政府財務報告
我國尚未建立嚴格意義上的政府會計體系,缺少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因此對政府財務報告也沒有做出具體規定。首先,缺少能夠直接反映政府現金流入流出的現金流量表,不利于對國庫資金等進行實時監管;其次,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及各事業單位會計在核算方法和報表設計上存在較大不同,對外披露的格式并不統一;再者,缺少對政府會計信息的審計報告,這將對信息的真實性及評價結果造成很大影響,財務報告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分散性嚴重影響著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效率。
2.1.2 對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忽視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對信息使用者正確定位是政府會計信息得以充分披露的前提和基礎。但我國現行政府會計相關規定并沒有對信息使用者范圍進行清晰的界定,公民的權利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政府會計信息目前主要側重于政府內部機關使用,廣大民眾對政府會計信息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依然得不到保障,在今天加強公眾對政府會計信息知情權的法律保障十分必要。
2.2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范圍狹窄、內容不具體
2.2.1 未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變動
由于政府部門不發生營利活動,所以與企業會計重點核算收入成本不同,政府會計更多地體現在對于資產和公共資源使用情況的核算和反映。目前我國政府會計對資產的記錄核算并不全面,以固定資產為例,在過去十幾年里我國行政單位對于固定資產并不計提折舊,也沒有對無形資產的記錄核算,雖然2014年元旦起新實施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對于上述問題做出了改進,但是對于固定資產的估價及重新入賬等卻沒有做出詳細解釋,這勢必會帶來實施中的困難。
2.2.2 沒有具體披露政府運營的成本費用
我國現行政府會計不進行成本核算,這就導致政府會計信息對財政資金去向的反映存在較大局限性。長期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部門的接待費用、公車費用等居高不下被社會所詬病,這是因為政府會計只是簡單地進行資金的收支核算,注重對其收支合法性集收支平衡的考核,不僅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沒有進行詳細具體的成本費用劃分,而且對于各項支出的合理性也難以衡量。在不斷推進政府財務公開的今天,社會公眾對于政府的運營成本更加關注。
3 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改進措施
3.1 完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機制
政府財務報告作為政府會計信息對外披露的主要載體,對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在政府會計改革過程中,應當著手建立規范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在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之外增加現金流量表,必要時提供歷史報表與數據,將政府財務整體情況公之于眾。對于政府部門會計信息及對外公布的財務報告應該強制引入審計程序,出具審計報告以增強客觀公允性。對報表的編制程序和披露時限加以明確規范,在公布形式上也應該結合時代發展通過互聯網、新興媒體、傳統出版物等多種渠道定期向社會公布。
3.2 擴大政府會計核算披露范圍
由于我國沒有建立起嚴格意義上的政府會計體系,缺少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對各政府部門的會計實務就很難達到全面規范的指導,導致了資產核算范圍狹窄等諸多問題。由于政府是公眾權利的實施者,其資產也就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不僅應該核算常見的固定資產、貨幣資產等,對于無形資產的合理入賬等也是政府會計面臨的問題。會計準則是指導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的綱領,因此應該與時俱進制定符合當前需要的會計準則以指導政府會計科目設置及核算范圍,對于新興經濟事物進行詳細闡述劃分,全面核算政府資源使用和資產變動情況。
3.3 規范政府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體系
在當前預算會計下,政府會計在科目設置上對于支出類項目的和分不夠具體細致,因此就難以對各種成本及費用進行明確的核算。首先,應該與時俱進地制定較為合理的會計科目,對政府的各項成本支出進行詳細明確的劃分。其次,在細化成本支出核算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會計信息的解讀,公布更多的表外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等,因為民眾對于政府運營成本的關注度較高且其解讀財務報表的能力較差,必須從技術層面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政府會計所披露的信息。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是我國會計研究領域的新興課題,完善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責任,也有助于構建服務型和廉潔型政府。本文在對政府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分類剖析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闡述了目前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在未來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革過程中,我們還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相關措施,充分把握國情循序漸進。
主要參考文獻
[1]黃小芳.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系統設計[J].財會通訊,2011(19):53-54.
[2]趙西卜,王建英,王彥,等.政府會計信息有用性及需求情況調查報告[J].會計之友,2010(9):9-16.
[3]鄔勵軍,吳昊華.政府會計改革——論權責發生制的引入[J].會計之友,2013(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