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濤 郭南祥 王運龍
[摘 要] 基于項目管理的管理因素,分析國有企業在改革浪潮中加強項目管理中計劃、質量、時間、成本管理的方法,做好項目管理體系全過程、全要素風險分析及風險管理,提質增效,突出社會責任、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 國有企業;項目管理;企業發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57
[中圖分類號] F27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095- 02
1 前 言
近期,國有企業改革步伐進一步提速,多家國企明確了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改革路線圖,但如何在保持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布局結構、有效推進企業健康發展是所有國有企業改革路上所面臨的重要問題,無疑,優化項目管理辦法無疑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促進手段。
在當今時代,大家對項目管理已不陌生,從廣義的項目定義來講,項目作為一種唯一性和獨特性的社會活動而普遍存在于我們人類社會的各類活動中,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現有的各種物質文化成果最初都是通過項目的方式實現的,因為現有各種運營所依靠的設施與條件最初都是靠項目活動建設或開發的,所以項目管理無時無刻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支撐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但直到20 世紀60 年代,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將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送上月球,項目管理才逐漸從建筑、國防和航天等少數領域走進大眾視野,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理論體系并產生廣泛的認知度。
2 管理要素分析
傳統意義的項目管理定義是指組織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和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實現特定的目標,以此幫助組織提高計劃、實施和控制各種活動的能力,同時也為組織提供合理使用自身人員和資源的方法;在管理方法上由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計劃管理這九大管理因素構成(圖1)。
以往國有企業在項目管理中偏重于計劃管理(目標分解)、質量、時間、風險,但隨著改革大潮的來臨,國有企業的項目管理就要在原有的基礎管理框架上加強如下幾點:①計劃管理。計劃管理就是將項目目標進行逐級分解,在計劃的時間節點上,對項目分解為逐個小目標,各個小目標都要有相應的計劃安排,細化時間及質量要素,采用全體系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模式,確定里程碑,進行全程控制,以達到總目標的要求。②成本管理。在嚴格遵守質量和時間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開展成本管理,分析過程風險,采取措施以保證相關費用滿足目標的要求。成本的管理是實現項目目標的基本要素,是國有企業體現社會責任前提下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除了囊括了項目管理的基本框架以外,還應突出強調以下幾個方面:①創新。國有企業開展項目最大的價值體現就是創新,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控制力和帶動力,其中創新可分有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既包括發現、發明所獲得的成果,又包括這些成果的應用的推廣。項目的管理創新一方面是探索一種有利于目標達成的有效的管理組織方式。另一方面,也包含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創造良好的環境,靈活的反應機制,使項目在復雜的系統運行中達到最佳的效果。② 知識成果。項目管理過程結束后形成的成果是指對項目所擁有的和所涉及到的資源或創造性資源,進行識別、定義與評價,從而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的對其他項目起到支撐作用。項目的成果最終歸納為知識成果,國有企業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其項目成果是知識成果密集群體,項目開發能力的提高,技能的提升,管理理念的變革,管理能力的創新都屬于知識成果的范疇。③成果轉化。國有企業承擔的項目有別于以基礎理論突破為主的基礎科學研究,是以應用為主,項目本身是與社會生產緊密聯系的。眾多創造性項目成果是否能用于生產中,是否有推廣應用的價值,是否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是改革新時期國有企業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的首要任務。
3 風險控制
在項目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有可預見的也有不可預見的,它貫穿整個項目始終,存在于項目實施中的每個環節,這些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影響著項目目標的實現,這就需要自項目開始對不同階段及項目管理全要素開展風險量化分析,用于項目風險的預測和決策。
項目的風險管理是指對項目風險從識別到分析乃至采取應對措施等一系列過程,它包括將積極因素所產生項目風險管理流程最大化和使消極因素產生的影響最小化。一般的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對策三個部分。①風險識別。風險識別主要是為了確定風險源。通過項目管理過程的分析,造成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目標范圍重復;二是驗收評價體系不完整;三是環境變化;四是未能實現有效溝通,根據以上可預見的項目風險特點的分析,可采取以下應對策略:組織可行性分析及專家論證;完善項目目標及分解目標有效性的評價體系;相關領域的情報跟蹤;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等。②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識別風險事件并預測其對項目的影響。現階段項目的風險評估主要是根據經驗進行主觀判斷,并將其模糊量化,這種量化主要是判斷各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及風險指數或權重。③風險對策。風險對策所關心的是風險事件的應對策略,這種應對策略是以項目的目標成功實現作為前提的,要遵循“可行、適用、有效性原則;經濟、合理、先進性原則;主動、及時、全過程原則;綜合、系統、全方位原則”這四條基本原則,建立風險對策預案。
4 結 語
現階段,國有企業已擁有完善的項目管理理論體系和成功的管理經驗,但為那些成果可預見的、持續幾個星期的項目使用復雜的模型在許多情形下會帶來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并且不具備操作性,所以在改革新時期下,建立創新性思維,有計劃地提高對項目管理的成果標準,擴大知識成果,強化管理風險意識,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