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潘永麗
[摘 要] 校園的二手交易市場是一個大市場,但傳統交易方式不僅存在時間局限性和交易方式單一性等缺點,而且無良好規范秩序,容易影響校園環境。基于當前校園二手商品交易現狀,為在校大中專學生提供一個平等、自主的供需平臺,本文對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其核心功能模塊進行了合理設計。
[關鍵詞] B/S;跳蚤市場;網絡平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88
[中圖分類號] G647;TP393.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156- 02
0 引 言
在每一個大中專院校,面臨畢業的學生都曾為不知如何處理手中的舊書、文具、自行車等物品而苦惱過,留之無用,棄之可惜;而剛入學的新生又曾為商品的價格昂貴而嘆為觀止。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為廣大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等、自主的交易機會,使學生既可以輕松方便地找到價格合適的商品,還可以不費心思地出售自己的商品。賣主可以在網上登記自己要賣的物品、售賣價格以及聯系方式;買主則可以在網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若沒有,也可以在網上發布求購信息,當然,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不但能處理畢業生的多余物品,平時學生們有任何閑置的物品或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免費在該網絡平臺上得到處理,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且搜索物品更快捷更方便。
1 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研究現狀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應用在全球范圍內日益普及,在眾多的網絡服務中,Web 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在這其中,各類網上商城、商店、電子商務咨詢網站等迅速誕生,并逐步發展到各大中小型城市,像淘寶、京東等豐富多樣的商品交易市場也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迅速的誕生。
網上購物的好處在于能夠不用交房租、不用雇傭伙計、一天24小時隨時能進行服務等等。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大學生平均上網率達到92%,其中每周上網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的學生占在校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然而,就立足國內高校、面向學生的二手商品交易網站而言,卻極其少,通過對云南省部分高校的初步調查,未發現任何一所學校建立二手商品的網上交易平臺,二手物品的處理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比如畢業生擺設攤位。因此,建立一個基于校園的跳蚤市場網絡平臺成為了大家所共同的期待。
2 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的設計
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的使用群體是學生,即為在校大中專學生提供一個供需平臺,學生可以將自己不用的東西放在網上,也可在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物美價廉,達到雙贏。使用該網絡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學校內完成二手商品交易,通過交易,不僅可以進行環保、節儉等傳統文明教育,還可以幫助貧困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買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基于此需求,為開發實現一個實用性強、功能相對完善的網站,本文對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的核心功能詳細設計如圖1所示。
通過搭建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賣家(學生)注冊賬號后可以將自己有價值的不再需要的二手物品發布在網上;后臺管理員(網站管理者)對賣家發布的商品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商品方能展現在網站上;買家(學生)可以瀏覽所有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稱、商品圖片、商品價格、商品詳情、庫存以及賣家聯系方式等,注冊登錄后可發布商品需求信息。
3 結 語
二手商品的流通,不僅調劑了生活用品的余缺,挖掘了學生的閑置資源,還促進了生產,保護了環境。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急劇提高,過余、過剩的商品將會大量存在而且被閑置。毫無疑問,一個二手商品的交易平臺將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一個互利互惠的校園跳蚤市場網絡平臺,不僅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強化節儉意識,倡導環保意識,還可以幫助貧困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買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
主要參考文獻
[1]張亮亮,孟慶國,李瑞英,等.基于校園網上二手交易平臺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6):252-253.
[2]黃曉蕾.新型大學校園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構建[J].電子商務,2014(4):91-92.
[3]謝盼盼.校園二手交易市場分析[J].現代商業,2009(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