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武漢貝斯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LAN站點解構的室內建設方案與造型方法
陳瑜 武漢貝斯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對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高,WLAN業務需求量也隨之升高,與此同時,WLAN作為低成本的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承載數據庫業務、打造高速網絡的重要手段,其未來將發展成為國內焦點話題之一。本文基于WLAN站點解構的室內建設方案與造型方法進行重點研究,對導致工程造價偏高的原因進行全面闡述,并提出一系列相關優化措施,賦予WLAN建設與發展一定的創新性、服務性。
WLAN站點解構 室內建設方案 造型方法
WLAN一般指無線局域網,其形成主要是計算機網絡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相結合,以IEEE802.11為標準,由于WLAN的應用與接入方式簡單易懂,無需過多設備即可完成安裝使用,被廣泛應用于大樓之間、餐飲、醫療、企業等領域。與此同時,隨著WLAN技術持續演進,尤其是在寬帶的接入與移動等方面逐漸展現出醇熟的一面,終端占有量大的特點,使其與無線城市的建設要求相符合。此外,一項技術逐漸成熟,后續技術如IP語音、網絡視頻等便早已開展研發并正式投入應用,技術量的增加與復雜,使得無線傳輸速率的要求對隨之產生變化,傳統802.11g所提供的寬帶服務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人的使用需求,刺激了新一輪WLAN標準的產生,逐漸由802.11g標準演進為802.11n。
WLAN站點常見的建設方案為“AC+AP+交換機+室分系統”,許多室內站點建設中均采用這種建設方案,從方案整體運行來看,一方面,該方案較為穩定與可靠,通過天線在饋線末端的安裝,便可實現無線信號全面覆蓋;另一方面,該方案對設備如AP、天線、饋線等的消耗較大,需要通過不斷的成本投入以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行;此外,隨著國內4G商用的深入,寬帶服務行業要面向市場,引進市場經濟體制成為大勢所趨,增加了運營商在激烈市場中的壓力與挑戰。面對外部飽和的市場和上升的競爭壓力,業務投入產出矛盾日益嚴重,對業務的良性發展形成嚴重的阻礙作用。
根據當前無線設計常見建設方案的實際建設方案來看,造成其AP造價較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建設方案缺乏多樣性,且運營商對建設資源、建設成本等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第二,整體建設需求結構存在不合理性、不科學性,與中大型站點相比較而言,這種問題在一些微小型的站點的發生幾率較高,;第三,天饋合路比例較低,具體建設與設計方案在規范性以及標準性等方面嚴重匱乏,缺乏合理性的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對室內天線以較大型物資將造成嚴重的損耗與破壞,影響正常建設工作的開展。
對于落地站點結構進行針對性優化解決時,需要在前期工作中做好充足的準備,如對相應的評估機制進行制定、工程投入與產出計算模型的完善等環節,調整中型與其他大型站點的實際落地比例,注重在此類站點的資源增設,同時還要將微型與小型站點的成本回收周期納入考慮范圍之內。此外落地站點結構優化還需與建設工程具體情況結合,對其實際的落地需求進行精確評估。
WLAN站點建設模式較為單一,是當前制約無線局域網通信技術有效發揮的制約性因素,而通過對寬帶業務組網架構的深入研究分析,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得知,對原有組網結構進行簡化并對其系統構成進行細微的調整,便可實現為用戶提供更加高速優質的寬帶服務,簡化后的方案盡管無法實現對網絡系統進行遠程化的管理與控制,網絡所覆蓋面積大多小于100米,但是優化的建設方案在結構形式較為單一,沒有過多的復雜技術的交叉作業現象,無需在現場布放天饋,而且成本回收周期較為短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與穩定性。
與傳統WLAN站點建設方案不同,融合固網建設方案更適合應用于諸如銀行網電、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等微、小型站點的建設,能夠將站點的整體工程造價降低至傳統建設模式的50%以下。而相對于船艇的室內分合路型方案對一些大型商場或者大型酒店房建等大面積覆蓋場所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僅能夠有效避免天饋系統布放存在重復性,且能夠提升整個工程中所應用資源的重復使用率。如果客戶提出需要網絡管理系統,則可以對融合固網建設方案進行靈活應用,在滿足客戶實際信號覆蓋需求的同時,進一步縮短成本回收周期。
綜上所述,WLAN站點在室內的建設是一項較為系統性的工程,其包含內容較為廣泛,且具備一定的多樣性特點,對項目總建設方案與造型方案的制定具有較高的要求,運營商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通過將站點結構與實際業務結合的方式制定出趨于完美的室內無線建設方案以及造型方法,以有效減少運營商在站點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資本投入。
[1]伍岳.GPON在全業務運營中的應用模型研究[J].電信工程程技術與標準化,2010,15(04):130-134.
[2]程杰,徐霆,吳國銀.WLAN技術特點和組網方式[J].江蘇通信,2014,14(03):208-209.
[3]祁澎泳,許長峰.無線網光纖分布系統工程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3,17(24):163-164.
陳瑜(1982.08-),漢,男,湖北咸寧人,項目經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通信光纜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