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祺 蘇州市教育考試院
基于WEB的研考信息網上確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曹家祺 蘇州市教育考試院
隨著近幾年考研熱度的不斷攀升,考研人數大批量增加,傳統的研考信息現場確認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人多擁擠、信息核對不仔細、信息交互不方便等原因嚴重影響了研考信息確認的效率和準確率?;谶@種情況,我們提出了采用WEB方式進行研考信息網上確認。這樣既方便了考生又減少了確認點的現場壓力,還保障了信息準確率和工作效率。
WEB 研考 網上確認
研究生考試是我國選拔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幾年研考信息現場確認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提高確認點工作效率,蘇州市教育考試院積極設計開發了全國領先的的基于WEB方式的研考信息網上確認系統。大大節省了考生確認時間,多平臺的信息確認方式也給考生帶來了更多的方便。目前,江蘇省內研考確認點只有蘇州市教育考試院一家實現了此種方式,得到了省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贊賞。
考生可通過PC端或手機端實現網上材料上傳。后臺審核人員能在審核時能看到考生數據和有關附件,并能通過短信形式通知考生審核結果。管理員可以導入導出相關數據,能對審核人員進行權限設置,能編輯前臺顯示內容。
由于涉及考生關鍵信息,需對考生數據進行加密,避免信息外泄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最主要的兩種軟件系統架構為C/S架構和B/S架構。針對研考信息網上確認的用戶群體不固定,且開發這個系統就是要最大化的方便考生,安裝客戶端的方式顯然不合適。因此,本系統采用的是B/S架構。這樣既方便了考生,也方便了我們對系統的維護。
3.1.1 功能設計
前臺功能相對而言并不復雜,其中附件上傳通過fileupload控件,在button的click事件中獲取圖片路徑、格式和大小,通過判斷,返回圖片是否符合要求,并將圖片的存儲路徑寫進相應的表中。這樣既提高查找速率,也為后臺審核后圖片路徑的改變做準備,方便其重復修改圖片存儲路徑。
3.1.2 前臺設計亮點
考生可在PC端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瀏覽器上進行圖片上傳。為此,項目采用了多屏優化技術。多屏優化技術是指在保持同一域名、同一后臺、同一數據庫、同一套系統的基礎上,不同設備來訪問網站前臺時,網站都會針對此類設備顯示與之最相適應和專為此類設備的用戶使用習慣優化的前臺界面,從而在不同設備訪問時都能提供最佳用戶體驗。這里通過XPower解析引擎,找出數據庫中對應模板返還到訪問設備,從而使設備上顯示的界面更友好。
網站后臺搭建在動易SiteFactory內容管理系統上,SiteFactory具有靈活的產品架構、嚴密的安全性、無限的擴展性和伸縮性。它的N層架構設計,為系統提供了充分的可伸縮的特性,這也是本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保證。
后臺在功能上最常用的是對上傳的材料的審核并返回審核結果。管理員要批量導出審核通過的材料圖片,因此就要求了考生上傳的圖片存儲路徑必須根據考生審核狀態的改變而進行相應修改。本系統采用copy函數將改變狀態后的照片復制的指定路徑,再刪除原文件,來實現圖片的移動,這樣可以保障圖片的不丟失。同時由于研考信息網上確認開放時間較短,人多量大,勢必要考慮到并發的問題。網站通過Queue作為線程容器,為線程同步提供有力的保障,避免了人多而造成數據擁堵。
在數據方面,系統通過MD5加密算法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從安全的角度講,MD5的輸出為128位,若采用純強力攻擊尋找一個消息具有給定Hash值的計算困難性為2128,用每秒可試驗1000000000個消息的計算機需時1.07×1022年。對于只開放幾天的系統而言,MD5已能很好的起到了保護作用。
為了更好的保障系統穩定性,本人還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其中最主要是并發壓力測試。當測試執行5000個登錄并發,開始時間是16:56,結束時間是17:00用時4分鐘。這對于日均確認數為3000的量級已經完全夠用。測試并發數200個1.1M圖片,平均每秒啟動10個線程,循環10次,發送2000請求。平均響應時間23.1085s,吞吐量是42.0/m,已經可以滿足考試院研考網上確認的需求了。
通過B/S架構的搭建,多屏優化技術和SiteFactory的N層架構設計的采用,使得蘇州市教育考試院研考信息網上確認系統具有很好的適用性、穩定性、可擴展性,充分滿足了當前的需求,在全國也屬于領先地位。在今后還會對其進行數據量級升級,希望該系統能為全省乃至全國考生提供更好的便利。
[1]李云云.淺析B/S和C/S體系結構[J].科學之友,2011,(1).
[2]魏曉玲.MD5加密算法的研究及應用[J].信息技術,2010,(7).
[3]陳虹.軟件測試方法研究[J].軟件導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