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民 哈爾濱華德學院機電工程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陳福民 哈爾濱華德學院機電工程系
根據本校堅持應用型教育結合校企合作實踐模式的基礎上,分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人才的需求與就業前景;結合本校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實踐,探討如何培養應用型模具人才,合理構建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教學體系,搭建學校與企業的直通橋梁,促進學生就業。
模具設計 應用型人才 培養課程體系
針對本校該專業原為計算機模具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在2005年更名為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專業,其主要學習方向是模具的設計與制造。我國模具工業在模具設計和制造工藝水平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急需層次合理的模具人才,特別是需要大批的技術型、應用型、中高級模具技術應用人才。
在專業調整的初期,有不少學校為了拓寬專業面,淡化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不設專業方向。經過十來年的教學實踐,許多學校在培養方案中增設了專業方向。原因是國內現在還不具備完全實行通才教育的條件。
分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許多研究型大學把辦學目標定為努力辦成世界一流大學,因此人才培養方案逐漸與國際接軌。
(2)研究型大學主要是培養研究型人才,許多本科生要考研繼續深造。
(3)研究型大學在國內聲望高,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就業相對比較容易。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特色專業。專業培養掌握現代材料科學、成型工藝與自動控制技術,從事模具設計、零件參數化設計、模具制造、技術開發、產品結構工程師、工藝設計工程師、質量管理工程師等高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學校較早設置的專業之一,專業建設的思路是以人才培養模式和特色課程體系建設為重點,立足學校和企業相結合方式可持續發展。目前我院機電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多年來,學校學工招生就業處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工作現狀等都會進行調查統計,這些重要信息是進行專業建設與改革的重要依據,因為畢業生的就業與工作就是一個社會檢驗的過程,同時可以體現我校培養學生的社會競爭力,體現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水平。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模具人才,體會到所學專業與自己能力方面的不足,這些反饋的重要信息是我們進行專業課程體系調整、專業方向優化的重要依據。
(1)實踐教學要倡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理念。學生是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讓學生高效,快速的掌握相應操作技能,是實踐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盡可能地參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并突出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與學順暢、和諧。在實踐教學之前,教師要把實踐過程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帶著項目任務有目的地進行實踐操作。而在實踐過程當中,教師不應過多參與其中,該放手時就放手。學生才是主體,讓學生獨立動手、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實踐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2)加強校企聯合、大力開展實習基地建設,搭建學生企業直通的就業橋梁。我校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專業與哈爾濱光宇集團,大慶沃爾沃集團等企業有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學生對將來自己從事的職業崗位有細致的感性認識,對自己今后踏入社會也有充分的準備,增強了自己的見識,也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校企聯合形式使企業省去招聘員工后的漫長培訓過程,對學校和企業都是雙贏的。由此可見,校企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參觀實習基地,不但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場地,同時也為學生就業搭建了與企業直通的橋梁,同時實習基地也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校企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而要真正地實行互動、互幫、互助,專業教師要走出校園,走進企業,跟蹤并掌握企業人才需求的最新動態,掌握模具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收集來自生產一線的零件加工工藝、模具設計課題等實例,并應用于教學實踐。教師要積極參與企業的實踐課題研究,參與企業的模具設計與開發實踐。
應用型本科學校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專業是集機械制造、材料工程、數控加工、計算機應用技術與一體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其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為突出特點就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應立足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與區域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相匹配,以彰顯本校人才培養特色。
[1]魯昕,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系統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R].2011年度全國職成教育工作會議講話,2011.
[2]李耀輝.高職模具專業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模式探討[J].職業,2014,26:15-18
[3]王春艷,陳國亮.”雙職雙崗”高職模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15(2):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