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翔
(寧夏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SQA HND對高校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若干問題的啟示
楊 翔
(寧夏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針對高校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若干問題,分析SQA HND項目中相似問題的解決方法,提出借鑒SQA HND項目解決上述人才培養問題的有效途徑。
SQA HND;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提出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轉型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1]。實際上高校早已相當重視就業和創新,其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實踐多年,取得良好成效,但依然存在若干問題:在面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不多,加強實踐教學由于教師缺少職業經驗常常無法有效實施,各種創新項目和競賽由于實際參加的學生比例較低,能堅持下去的更少,以點帶面效果不佳[23];專業課程體系的課程之間缺少有機聯系,前驅后繼課程之間的過渡靠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學習難度大,前驅課程沒掌握,后續課程也無法掌握;專業課程體系課程的練習題和考試題脫離實際,使得學生不知道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有什么用處,學了卻不會用于實際;計算機行業變化迅速,合作辦學中的雙方一般均不受約束,具有不穩定性和風險性,尤其是用人單位更可能發生變化,期待的三贏效果很難取得[4]。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會(Scottish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SQA)―英國高等教育文憑(High National Diploma,HND)項目可以為這些問題的解決帶來啟示。
SQA HND是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英國高等教育文憑。HND項目始于20世紀20年代中期[5],是英國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兼具升學和就業兩種功能的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國家高等教育文憑,實現了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互相貫通,在許多國家受到廣泛歡迎[6]。HND項目隨著市場變化和技術革新,始終切合用人單位需要,提供眾多職業的中級管理和技術水平的知識點和技能[5]。2003年,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與SQA共同引入HND項目。SQA HND項目開設了商科、計算機、旅游酒店管理、物流、工程等五大類15個專業的課程[6],采用“3+1”學制,學生在國內修完3年取得學分后,可以留學申請國外多所認可SQA的大學繼續完成本科學位以及更高的學位,也可以在國內繼續升學和就業。2013年,寧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開設SQA HND項目工商管理和會計學2個專業,目前已招生3年。
2.1 SQA HND項目給出面上的職業技能掌握的解決方案
SQA HND項目中非計分單元的課程占大多數,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兩種評價結果。只有一門課程所有的學習成果得到“滿意”,該門課程才能得到“通過”。如果某個學習成果沒有得到“滿意”,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修正;修正還無法“滿意”則補考,直到得到“滿意”。即使在考試中大面積學生得到“不滿意”,任課教師也沒有多大的壓力,做好修正和補考即可。這種評價設計可以保證學生普遍掌握該門課程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體現學生從不會到逐漸掌握的學習過程,也使教師的重點從考核本身,轉向學生對知識點和技能的掌握上。
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評價主要以期末考試為主。考試的確是為了評價學生,但目的不能僅僅局限于此。教師很辛苦地設計該門課程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的典型題目,只為了學生的一個分數,有所不值。學生參加完考試后,只關心分數,與知識點和技能再也沒有一絲聯系。大部分學生只要總評能得到60分,對于試卷上考到的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不會的就一直不會,可能直到去用人單位從事相關工作時,才會彌補。用人單位則發現這些在實踐中必備的、基本的知識點和技能還需要培訓,只會大大影響學生的競爭力和高校的聲譽。教師或多或少會受到不及格率的影響,令題目盡可能簡單,盡可能放松考核標準,只要爭取得到“漂亮”的成績分布,對于學生是否掌握知識點可以不必費心。個別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可能才是全部掌握了知識點和技能的,其他學生都是欠缺的。
2.2 SQA HND項目專業課程體系精心設計,有機聯系
SQA HND項目根據專業需要的知識點和技能建立專業課程體系,劃分課程,將課程需要的知識點和技能有機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學習。例如,在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Software 1課程中已經講述了基礎的、通用的Excel和PowerPoint操作,在IT in Business: Spreadsheets課程中繼續學習Excel已有知識點及技能在商業情景中的應用以及更高級的知識點和技能,在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Business中也出現了已有的PowerPoint知識點和技能在商業情景中的應用。除了重溫已學的必要,SQA HND也強調過去的知識點和技能在新的知識點和技能中的應用。這樣螺旋式上升的學習,前一課程是基礎,讓后一課程更高、更深、更進一步;后一課程又使前一課程得到豐富和補充,把已經學過的內容鞏固加深。要做到這些,與教材本身密不可分。專業課程體系的教材完全由SQA統一編寫和更新,教材中僅闡述本門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以保證專業課程體系的螺旋式展開。
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是根據專業需要的知識準備的,一門課程由完整的、大量的知識構成,課程之間盡量避免重復,是隱含的、內在的聯系,完全由學生自己思考過渡,增大了學習難度。例如,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教學大綱要求講授C語言的方方面面,后續的數據結構等課程不再教授C語言,只會直接要求閱讀和編寫C程序,這之間前驅后繼的過渡由學生自主完成。一旦學生沒有掌握C語言,后續的課程也必然無法掌握。教材大部分是購買的,每種均由教師精挑細選,知識完備,但缺乏本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一致性,沒有專業課程體系間的前后銜接,學生被“灌”很多知識的同時也要自主尋找跨越各門課程的橋梁。任課教師按照這樣的教材授課,可以把教材內容講得很好,然而整個課程體系是割裂的。學生沒有學會前一個教材的知識,也無法繼續學習后續的教材。
2.3 SQA HND項目的課程練習題和考試題來源于實際的或模擬的業務情景
SQA HND項目的課程練習題和考試題形式眾多,來源于實際的或模擬的業務情景。題目文法表達豐富,使用多種修辭,甚至有些題目造成學生理解困難。題目要求模糊,答案呈開放性,學生答題時有時很難切中題意。很多題目敢于“挖坑”,讓學生誤以為簡單,實際掉進各種“陷阱”。這種設計的確對學生取得“滿意”的評價設置了相當大的難度,但是也要承認,實際的業務情景正是如此。通過這些練習題和考試題,學生從學習環節已經在熟悉業務情景和滿足業務要求,這也是HND證書被用人單位廣泛認可的原因之一。
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練習題和考試內容與業務基本無關。練習題就是書中內容的演繹,無意義的練習只會使學生學完還是不知道知識能用于何處,如何用。考試題目簡單為上,說得明明白白,要求更是列得清清楚楚。教師閱卷時千方百計地降低答案要求,如程序語言課的考試編程題,教師是不敢追究學生的程序格式亂七八糟的,只要對了就行;但是用人單位實際的開發環境里,沒有開發人員連最基本的格式都整理不好。
2.4 SQA HND項目的閉環質量控制設計統一培養標準
SQA HND項目中,課程教學任務并不僅僅是任課教師承擔,還有內審教師和外審教師。內審教師來自于合作辦學單位內部,主要包括對教學大綱標準的執行、課堂教學、課業的完成以及評價標準的掌握等審核[6]。每年SQA均會派出外審到全球各教學合作單位審核,外審重點審核學生課業、審查考核與所學知識的相關度和難易度、教師對評價標準的理解和掌握是否正確、教師的評估反饋是否迅速以及內審機制是否健全[6]。內審的反饋意見會幫助任課教師改進教學水平,形成內層課程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外審的反饋意見會幫助任課教師,內審可以改進工作,形成外層課程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設計使得SQA HND的全球教學標準一致,避免了各合作單位教學差異造成的實際效果偏差。
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包括共同制訂培養方案、為個別企業訂制培養、學生頂崗實習等,這些合作主要集中在人才培養活動的前期和末期,中期可能會有參觀和報告會,交互太少。對于用人單位,由于不參與學生中期的培養無法了解學生的中期情況,只能等到末期學生去用人單位做頂崗實習、畢業設計或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才能發現培養不合適或失效,為時已晚。對于高校,由于4年的時間對于計算機行業已足夠產生多次技術革新,用人單位需求變了,甚至用人單位可能已不在,高校到末期再與用人單位商討就業去向問題,面臨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因此,這種企業和高校之間缺少反饋的開環合作設計,并不適合計算機專業。
3.1 改革師生課程評價制度使之更適合面上提高學生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小組首先確定哪些課程為技能型課程,如計算機程序語言型課程和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掌握某種技能的課程;其次借鑒SQA HND的評價設計,將技能型課程如典型的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改革為只有“通過”和“不通過”評價,對于“不通過”的課程允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若干次修正,超過次數重修,直到達到“通過”。摒棄這部分課程的及格率要求,讓教師真正貫徹“通過”的標準,保證這些必需的知識點和技能必須掌握,達成面上提高學生能力的目標。
3.2 精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螺旋式上升關聯,鼓勵教師根據課程體系自編教材
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小組借鑒SQA HND的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確定專業課程體系知識點和技能的組成、課程的劃分、每一門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每門課程需要的前驅課程知識點和技能、前驅和后繼課程之間的銜接、跨越多門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的螺旋式推進。課程不能再認為是一個完整的知識組成,而是一些知識點和技能的集合,為后續的知識點和技能服務。例如,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指針和結構體,是以C為基礎數據結構課程的必需知識點和技能,在數據結構的課程中應該通過將它們應用到節點、動態鏈表上來復習和鞏固這兩個知識點和技能。任課教師不是根據教材授課,而是根據制訂小組確定的知識點和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可以提高要求,但不能增加或減少,以確保學生完成規定的知識點和技能。
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小組還需要逐步地實施自編課程教材。按照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去除范圍之外的內容,是專業課程體系螺旋式上升關聯的重要保證。自編教材和維護更新教材內容是一個長期的、困難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先把部分緊密關聯的課程如C語言程序設計和數據結構的自編作為嘗試,積累經驗,再逐步擴大到所有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自編課程體系。
3.3 技能型課程練習題和考試題必須來源于真實的或模擬的業務環境
技能型課程的練習題和考試題必須來源于實際的或模擬的業務環境,如C語言程序設計等語言類課程,練習題和考試題考核標準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可運行程序;是否格式規范;如果有輸入的情況,要求學生判斷輸入是否合適;程序是否做到與用戶友好等,切實要求學生把題目作為一個真實的業務環境來回答。練習題和考試題中至少要保證考試題來源于用人單位,使學生明確什么是真實的業務環境和如何做才能滿足它的要求。
3.4 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的閉環質量控制設計
在用人單位參與培養方案制訂的基礎上,借鑒SQA HND的外審制度,計算機專業請用人單位承擔外審工作。在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掌握某種技能的課程上,可以將作業題目和考試題目交由用人單位進行設計,至少在考試閱卷時,請教師和外審人員共同批閱試卷,雙方在考試標準的確定中,達到一致標準。最遲在該課程結束后,高校計算機專業和用人單位就可以評價當前培養方案是否出現偏差并及時糾偏。當然高校也可以邀請用人單位人員承擔教學任務,一般用人單位人員可能缺少教學經驗,此時可由教師擔任內審,協助確保各項教學任務的展開符合高校要求。
每年至少一次,用人單位和高校計算機專業評價已經完成課程的達標情況,協商下一年度培養方案的調整情況,形成閉環控制,在盡可能小的代價下完成調整。計算機領域知識更新極快,行業要求也隨著變化,這種盡快取得反饋的閉環質量控制設計更適合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計算機專業在堅持已有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可以從SQA HND項目多年的良好運行中吸取經驗,解決部分遇到的問題,形成適合自身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關于SQA HND項目的經驗,更進一步的研究在于SQA HND如何兼顧升學與就業,如何一直跟蹤市場和用人單位需求;SQA HND如何將市場和用人單位需求融入專業培養方案;SQA HND如何將教學內容緊扣實際。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 (2015-10-23)[2016-08-18].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 張秀萍. 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 繼續教育研究, 2014(10): 77-79.
[3] 劉修志, 劉雨. 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研究[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13(3): 57-61.
[4] 于洪.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初探[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6(7): 47-48.
[5] Scottish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 A guide to HNs[EB/OL]. [2016-08-18]. http://www.sqa.org.uk/sqa/files_ccc/CD6482_SQA_ Guide_to_HNs_A4_8pp_L2_leaflet_Web.pdf.
[6] 習曉明. 英國高等職業教育SQA-HND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特點及其啟示[J]. 職教論壇, 2013(15): 87-90.
(編輯:宋文婷)
1672-5913(2017)02-0107-04
G642
2014年寧夏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寧教高[2014]223號)。
楊翔,男,講師,研究方向為操作系統和軟件工程,yangxiang.c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