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談到“可持續性”這個詞時,重要的是要仔細考慮該術語確切的含義。這也適用于遺傳和育種上的問題。根據如何定義可持續性,可以為未來設計一個理想的方法。各種利益相關者都應參與進來,以探索可行的方案。
中圖分類號:S81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7-0044-04
可持續性是當今突然出現在許多領域的一個詞,同樣也包括育種領域。有時,較為傳統的養殖方式被認為比現代化的養殖方法更具可持續性,但是有效測定各種足跡蛋白可以進行更客觀的比較。“可持續”是涵蓋了許多不同領域的術語:盈利能力、生產力、環境友好性(從資源利用效率、耗水量、動物福利、抗生素使用到運輸)、生物多樣性、社會生存能力和倫理方面。不同的構成部分不能輕易地合在一起。
食品生產方面的總體長期方向似乎越來越注重可持續性。消費者要求產品是可持續生產環境的一部分。批量生產的來源不明的產品不再受到青睞,哪怕是價格最具競爭力。像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這樣的高科技技術可能會被一些消費者群體接受,但會被其他消費者拒絕。消費者喜歡以人道方式生產的產品,而不是被愚弄的一種天然的產品。產品生產從相配的故事和飲食體驗開始。這使得育種組織和生產者有必要更多地關注平衡的方法,并重視人、動物和地球(圖1)。
1 總的可持續發展指數
要獲得某一產品總的可持續性指數并不容易,但極端情況不受歡迎。如果一項指標超出了標準,產品則會被認為可持續性較差。例如,抗生素殘留水平過高、極端的物流或對執行動物福利法規持懷疑態度,可以使某一極具可持續性的動物產品很容易被公眾輿論拒絕。
某一項指標如盈利能力短期內可能會比其他指標得到更多的重視。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尋找食物不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營養需要,而正向購買高檔食品的方向發展。消費者不只是購買食物,他們想要對食物進行體驗。當今,食物必須含有故事。人們想知道食品生產的歷史,比較味道并充分認可生產和處理食品的方法?,F在純的天然成分獲得認可,而人工合成的成分受到質疑。最后,產品的品牌化再結合跟蹤與追蹤,似乎是構建產品故事和體驗的方法。
2 育種
最后,育種組織在其育種目標中考慮各項指標的可持續性是符合邏輯的。它們是社會的一部分,它們正在受到愛挑剔的消費者的密切關注。一部分指標的可持續性容易達到,并可以與較高的經濟效率攜手并進。長遠規劃是育種目標合乎邏輯的內在指標。其他指標包括消費者的認同性和質量。預測未來消費者的偏好極其困難。消費者的反應也難以預測。它非常像天氣預報,我們對未來的預測越長遠,必須做出的假設就越多,且值得考慮的潛在情景就越多。對于育種目標來說,處理這種類型的不確定性并不新鮮。結果必須與客戶體驗、競爭者的層次等實際情況持續匹配。它可以徹底改變育種計劃。例如在蛋雞育種中,找到或未找到消費者對剩余公雞認可的解決方案,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對育種目標的確定產生嚴重的影響。
3 斷奶能力
豬育種公司也有他們的長期愿景。育種需要提前思考世代。最后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會判斷。有時是消費者有時是養殖場主將會對一個方案能否被接受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外人很難理解各種方案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沙掷m性可以根據其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來判斷。但可持續發展的其他方面更多地與倫理和動物福利有關。例如,母豬和其后代是否能保持平衡,以及在沒有其他太多干擾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生存下來。
一個例子是產仔數??梢钥吹降那闆r是,母豬的產仔數已經大大增加,而母豬能夠將仔豬哺育到可以斷奶時的能力則不斷退化。母豬再也不能照顧自己生產的仔豬。當這些哺乳母豬必須給自己的仔豬斷奶時,許多仔豬會在斷奶前死亡。母豬或多或少地被用作生產豬的機器。這似乎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更高的窩產仔數需要更多的有效乳頭和更高的產奶量,這樣的理解更合乎邏輯。按照這種方式,母豬哺育更多的仔豬是有可能的,但給數量較大的仔豬斷奶可能較前幾代具有較少窩產仔數的母豬難度更低。較少的干擾意味著在更自然的環境下需要更少的投資、更少的抗生素以及更加一致的豬場生產成績。它還意味著對母豬和仔豬而言更自然的環境和較高的福利。
4 效率還是質量
產仔數只是一個方面。在大多數市場中,育種目標更關注高瘦肉率和更高效的生長豬。最后,它意味著用更少的飼料生產出更多的肉。這就是效率,但并非總是必然,它也能帶來市場需要的高質量豬肉。肉的品質與瘦肉率和生長效率呈負相關。肉品質是一種消費者不容易估價的性狀。更瘦的肉可能會伴隨更低的持水能力。極端的品種,如皮特蘭豬在許多情況下仍然是一種被稱為蘭諾定受體1(Ryanodine Receptor 1,RyR1)基因的重要基因攜帶者(圖2)。該基因也被稱為應激基因或氟烷基因。
種豬過去是用氟烷氣體來測試,以檢測有典型反應的豬。有反應的豬是有害隱性應激基因的純合子攜帶者。在20世紀90年代初,該測試法是首個被DNA試驗有效替代的檢測方法之一。該應激基因會導致肌肉具有較低的水結合能力,并且會產生蒼白、松軟、滲出(Pale Soft Exudative,PSE)性豬肉。在超市,人們有時通過將吸水片放在新鮮豬肉的托盤中來矯治這一問題。當碎肉或衍生產品是上市出售的產品時,瘦肉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加入較肥的分割肉來升級和降級。特別是對于香腸市場而言,用這種方法肉質將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5 全球豬肉生產總體趨勢
全球豬肉生產的總體趨勢是培育具有更高生產效率和更高瘦肉率的種豬。全球豬育種市場由少數的全球性大公司控制。他們中的大多數重點關注豬的生產效率,其中大多數在最近十年中增加了對飼料生產設備和生物技術的投資。他們的育種重點仍然是提高豬的瘦肉率和生產效率。表1給出了最近50年中豬遺傳改良變化趨勢的例子。日增重幾乎翻了一番,生產1 kg豬肉所需的飼料量從3.2 kg下降到2.15 kg。
并不是所有的市場都對最瘦的豬肉感興趣。一些市場想要有純正味道的豬肉,并重視真正的新鮮豬肉。日本和韓國市場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一種風味知覺,超越了西方社會對肉質和異味的正常賞識。在這些市場,肉質真正受到重視,具有極佳肉質的豬種,如杜洛克豬和巴克夏豬,被廣泛用于育種的父系,將它們向更極端的方向培育,再也不像它們的北美或歐洲的同門豬種。在肉質上最極致的豬種是本地的變種豬,如通稱為“黑頭豬”(黑豬)的巴克夏豬。
6 肉質和可持續性
再回到可持續發展:請注意,風味和肉質并不一定會帶來更可持續的養豬生產。它會為特殊市場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但它會生產出與市場直接匹配的產品,受到尊重和贊賞的高檔品遠超過批量生產的無特色豬肉。特殊的父系品種(品系)被用于生產這種產品,有時這種產品在美國或加拿大市場(例如長野豬)被完美地生產出,再出口到日本。
產品與其目標市場之間的直接匹配會使育種目標更高效。高質量也會使所有分割肉被充分利用,這會再次增加總體的可持續性。對一個民族而言,吃少量的高檔豬肉將比吃大規模最高效生產的肉更加可持續。這是不容易預測的,但后代可能偏向于少吃肉,同時增加對風味和質量的認識。與目前西方的肉類消費相比,這種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可持續性。
7 平衡碳足跡和其他可持續性因素
育種目標的主要重點是產量最大化,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遺傳計劃已經帶來了較高的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每生產1 kg豬肉對環境的影響。基于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育種值的常規遺傳計劃已經使生產效率持續提高,并正通過基因組選擇等新技術加速提高。通過應用基因組選擇,在未來50年,豬肉生產的環境足跡可以大幅降低,溫室氣體的總體減少可高達27%,酸化效應減少多達44%,富營養化減少近58%似乎是可以實現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改善幅度會達到30%~65%(表2)。
但是,可持續的豬肉不應該僅僅通過每生產1 kg肉品的效率和環境影響來衡量。可持續性是可持續育種、可持續飼養、可持續肉類產品和可持續肉類消費的一個綜合結果。它當然需要對自然影響更低、碳足跡更低、水足跡更低。它也始于對豬胴體的充分利用和對當地生產的重視。在一個透明的生產鏈中,消費者知道豬發生了什么,且可以自己檢查。對抗生素和治療等完全透明化。育種或遺傳怎么樣?遺傳必須完成該目標。一旦生產條件、消費者喜愛的肉類產品和消費模式得到充分的明確,通過在動物和所要求消費品之間創造最佳的平衡,遺傳可以實現這最后的目標。在明確的范圍內,它可以優化生產效率、產品的穩定性、肉質和其他有利的特性。
8 轉基因生物和可持續性?
轉基因生物有助于可持續發展嗎?當它使下一代更有效、更抗病等時,一些人會認為它是可持續的,而另一些人會因為不是自然的很難估計對未來環境的影響而對其拒絕。謹慎采用基因組技術可以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以完成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圖3)。首先它不應該被拒絕,但有關如何利用它的討論將非常艱難,因為擔心它未來可能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是不容易反駁的。
可持續發展不是最高效地生產出蛋白質肉。在未來,越來越少的人會對大規模生產的蛋白質產品感興趣,并將偏愛少量消費,且會需要更高質量的產品。關注這一點,未來的市場要求你要仔細傾聽消費者的訴求,并使產品與市場相匹配。新的豬肉生產方式將要求不再依賴于大規模的肉類生產。相比1 000 g香腸,客戶可能更欣賞100 g神戶牛肉。
9 消費者賞識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未來的育種目標可能不再專注于最大化的產量和效率。它不僅是一個可測量的足跡,而且可持續性包括遺傳學、農業生產、肉類生產和消費在內的一個總體組合??沙掷m性不應該總是以每公斤豬肉的生產效率來表示,而應該以消費者的評論來判斷。應該考慮對人、動物和地球的總體影響。非經濟目標和更強烈的評論應該在整體的可持續性測量中得到重視。
原題名:Sustainability in breeding: It all depends on the definition(英文)
原作者:Benny van Haan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