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豬養殖期間,仔豬養殖非常重要。由于仔豬免疫力相對較低,對抗病毒和細菌的能力也比較弱,在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下容易出現傷寒病癥,同時會并發慢性豬瘟,進而出現混合感染,這對仔豬的健康成長產生嚴重的威脅,影響生豬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本文主要對仔豬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混合感染的臨床癥狀和診斷要點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
關鍵詞:仔豬;副傷寒;慢性豬瘟;混合感染;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5.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7-0084-02
副傷寒屬于急性傳染性疾病之一,由沙門氏桿菌引起,輕型傷寒、急性胃腸炎、膿毒血癥均為主要臨床表現。豬瘟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包括慢性豬瘟、急性豬瘟以及亞急性豬瘟三類,各季節均存在發病的可能性,且各品種以及日齡的生豬均可能發病。為避免混合感染給仔豬帶來嚴重損傷,在仔豬養殖期間應對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的臨床癥狀進行明確掌握,并與診斷要點相結合,對混合感染進行綜合防控,降低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的發生概率,提升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
1 臨床癥狀
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混合感染通常會出現在仔豬斷奶前后,體溫升高,通??缮?40 ℃~42 ℃,此時如果患病仔豬食欲不振,則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死亡現象。同時患病仔豬還會出現眼角有膿性分泌物、精神抑郁、食欲減退、便秘等癥狀,患病后期會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體溫降低、極度消瘦、走路不穩等癥狀。病死仔豬胸前、腹部以及耳根均有瘀斑出現,且耳尖部位出現干性壞疽。
2 診斷要點
對混合感染的診斷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通過抗生素進行治療,無顯著臨床效果;第二,在斷奶階段,相比于正常仔豬,患病仔豬重量相對較輕,同時患病仔豬存在腹瀉、便秘等癥狀,重量未超過50 kg的生豬糞便為灰色,且伴有惡臭味;第三,患病仔豬胸腹下部以及耳朵等部位皮膚呈現出紫色血斑;第四,出現腹瀉現象的患病仔豬,同時存在發燒現象;第五,患病仔豬會出現腸道潰爛、胃黏膜出血、膀胱出血等多種不良現象。針對上述臨床癥狀,在診斷過程中應細致和耐心,對不同癥狀特點進行確定。由于混合感染與單純感染的仔豬均存在一些相似臨床癥狀,因此需要做好全面檢查,對有效癥狀進行確認后再確診,為對癥治療提供依據。
3 防控措施
3.1 預防措施
為降低混合感染帶來的危害,預防工作非常重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混合感染的預防。第一,接種疫苗。仔豬必須接種傷寒疫苗,同時需要接種豬瘟疫苗。通常情況下,傷寒疫苗在日齡為30 d的仔豬上接種,而豬瘟疫苗則應間隔約30 d,由于接種周期相對較長,因此需要與仔豬生長情況相結合確定接種劑量和時間。第二,避免長途販運。在交易期間,仔豬通常需要長時間運輸,為交易提供方便。但販運時間過長將會對仔豬生長狀況產生一定影響,使其免疫力降低,特別是春季和秋季交替季節。在長途運輸過程中仔豬容易感染傷寒病癥,加上治療不及時而導致混合感染,所以應盡量避免販運時間過長而帶來的損害。如果涉及長時間販運,則需要做好降溫或保暖工作,在販運過程中可以在飼料中加入葡萄糖或藥物,使其抵抗力得到維持;針對調回的仔豬,則應在飲水中加入圓藍五肽糖鹽水,時間約為1周,可以使仔豬免疫能力得到提升,使其生長狀態恢復正常。第三,強調免疫管理。由于豬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所以在販運、回調以及交易仔豬期間需要做好檢疫工作,徹底隔離并整治存在疫情的部分,避免疫情擴散。
3.2 治療措施
在對混合感染仔豬進行治療之前,需要以仔豬病情為依據進行分類,主要分為接種過豬瘟疫苗的病豬、未接種過豬瘟疫苗的病豬、接種過豬瘟疫苗但效果不佳的病豬,針對不同情況的患病仔豬應予以針對治療措施。第一,針對未接種過豬瘟疫苗以及接種過豬瘟疫苗但效果不佳的病豬,需要增加緊急免疫接種的次數,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在飼料中加入預防用藥,時間為3 d~5 d,并在飲水中加入預防用藥,時間為5 d~7 d;若仔豬由于高熱因素影響而出現食欲不振現象,則應行亞廣金氟奇安注射治療,以仔豬重量確定用藥劑量,0.15 mL/kg~0.20 mL/kg,1次/d,連續用藥2 d~3 d,同時還應對其行以圓藍五肽注射治療,用藥劑量為0.20 mL/kg。如果仔豬體溫相對較高則可增加用藥劑量,從每天注射1次改為2次,待體溫恢復至正常后,可改為每日1次,持續用藥2 d。第二,針對接種過豬瘟疫苗的病豬,由于其存在較高水平的抗體,因此需要通過上述藥物進行治療,拌入飼料時間為3 d~5 d,加入飲用水時間為5 d~7 d,每間隔5 d再予以拌入飼料以及加入飲水治療,時間為2 d,然后再接種豬瘟疫苗,針對發熱且不進食的仔豬應予以隔離和消毒處理,并行對癥治療。
4 結語
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混合感染具有較強的傳染力,若未得到及時控制,則會導致嚴重危害,進而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做好防控工作,以降低混合感染的發生率,避免疾病傳播。本文對該疾病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針對該病的預防工作尤為重要,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該疾病的出現。同時一旦發病,則需要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報告,并做好隔離和治療,以降低損失。
參考文獻:
[1] 保廣財.仔豬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感染的防控[J].中國畜禽種業,2016,(6):103.
[2] 史鐵生.一例仔豬副傷寒并發急性豬瘟混合感染的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77.
[3] 胡紹銀.仔豬副傷寒與豬瘟混合感染的診治[J].畜禽業,2016,(8):71-72.
[4]鄭玉瑤.仔豬副傷寒并發慢性豬瘟混合感染的防控[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