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對居住空間層次的要求越來越高,裝飾雕塑的運用已經成為某種時尚,這是因為裝飾雕塑寬廣的范疇和表現手法不但可以為居室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加能給居住空間營造溫馨、活潑、輕松的氛圍。使居住者能感受裝飾雕塑所帶來的這些氛圍,從而滿足精神上的需求。裝飾雕塑在現代居室中的美化環境、體現品位個性等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生態雕塑;室內環境
一、生態雕塑概述
生態雕塑突破以往單一的思維設計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多維的、復合的思維方法,生態雕塑具有多元綜合的雕塑理念。生態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義,它不斷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不斷滿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無論是在雕塑觀念還是在雕塑材料和雕塑技術方面都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多維性。生態雕塑從觀念、材料到制作都具有更加明顯的多元性,它的創作者也從個人行為轉變為群體行為。生態雕塑在審美觀念上注重不同地區、民族的獨特文化審美差別,強調不同文化、設計觀念應交流和互動。
生態雕塑強調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雕塑家和創作對象之間不再是對抗性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對話式關系。生態雕塑家把雕塑不再看作是個人的創作行為,而是作為實施生態行為的一個載體,生態雕塑設計的任務就是為生態的改善服務。生態雕塑應從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角度為出發點,從根本上降低資源和能量消耗,防止和減少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在材料的選用上和對資源材料合理運用的態度上,充分體現生態觀念,和諧發展,運用環保的、無污染的材料,旨在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生態環境。生態觀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設計理念和切入點。
在評價生態雕塑方面也改變了以往傳統純粹的形式問題和自律性問題,而是看這個生態雕塑與它周圍的環境或者情境的相適應,生態雕塑好壞的判斷標準在于生態文化觀念和他律性上。換句話說,生態雕塑放在室內公共環境當中,它必須要和周圍的環境和地域文化等相互協調彼此共生。
生態雕塑不再是以往單純的雕塑創作和雕塑藝術,它突破了傳統規范的禁錮,不斷地與大地藝術、裝置藝術、環境藝術、建筑藝術等相互滲透和共融。
生態雕塑不同以往的雕塑,它具有很強的公共性,生態雕塑作為一種公共空間的形式而存在環境中生態雕塑的設計環境中生態雕塑的設計。這種公共性在于強調藝術的共享,它和藝術的大眾化緊密相連。生態雕塑的公共性不同以往的雕塑,它不是一種藝術風格、派別,而是一種社會公眾意識和理念在雕塑領域的反映。
二 室內環境概述
室內環境包括居室、寫字樓、辦公室、交通工具、文化娛樂體育場所、醫院病房、學校幼兒園教室活動室、飯店旅館賓館等場所。所有室內環境質量的優劣與健康均有密切的關系。在這里先談談人人接觸的家居環境。家居環境是家庭團聚、休息、學習和家務勞動的人為小環境。環境保護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有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室內環境質量對健康的影響。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內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占全天時間的90%左右,一些老人、兒童在室內停留的時間更長。因此,居室環境與人類健康和兒童生長發育的關系極為密切。
三 生態雕塑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
1.美化室內環境
室內空間,不僅是人身體休息的環境,也是心靈休憩的地方。
雕塑不僅范圍廣泛,而且表現手法和材料也多種多樣,能適應不同人對環境中裝飾和陳設的要求,使室內變得賞心悅目,讓心靈找到休憩的地方。雕塑點綴協調著整個室內空間。室內裝飾的眾多元素都具有裝飾性和使用性,但是雕塑獨特的風格表現,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室內雕塑一般都占據了室內的重要位置,這樣室內的裝飾效果就更加突出。雕塑在室內尺度的運用,融洽了室內空間的親和性,相對適合的尺度,可以拉近人對室內空間的親近。不同的雕塑在室內的陳設,給人們增添不同的視覺樂趣。但雕塑在空間中不合理的擺設也可能破壞整個空間的和諧。雕塑的陳設應該考慮光線,如光線不足時,應配以燈光照明,以體現其優美而適度的光影變化。家居中的雕塑多是以裝飾為主,造型精美,有很強的點綴作用。陳設時應考慮到位置、光照、背襯和質感,以充分發揮其點綴作用。有時,一些雕塑會出人意料地在居室某處不易裝飾的地方出現,尺寸大小不規則,很難與居室的整體設計相結合,該處又不適合設計任何家具,這時就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行多種意圖的組合,即與室內某種或幾種裝飾物品相結合起來進行巧妙處理。
雕塑作為造型元素在現代建筑室內環境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雕塑既可以從環境的內容又可以從環境的外在形制上,來表現出環境空間的文化氛圍及藝術氣息,通過此次課題的研究,從深層次的角度詳實的解讀了室內外環境中能夠用到的雕塑藝術。例如:某些酒店以裝飾雕塑為主要表現形式來體現酒店經營理、文化性和藝術性。這就要求雕塑在設計上要依附于空間環境和酒店經營理念,來更好體現酒店檔次和服務水平。另外在醫療場所的公共藝術設置當中,我們就要更加充分的考慮到醫院功能的特殊性以及在醫院就醫人群的心理感受。如何用雕塑藝術更好的裝飾醫療場所這個特殊的環境,我們就要用各種雕塑作品打造環境的藝術化,轉移醫療場所病者的注意力,調節醫療服務者的心境,更好的為彼此的溝通提供優質的條件,只有這樣醫療服務者才能夠更加用心的工作,病者也能夠更好的度過艱難的時光。除此之外,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優質的商業環境,我們也可以考慮從舒適、怡人、大度、包容的角度出發,在藝術化的元素中彰顯商業環境的時尚與流行,與此同時通過雕塑藝術給顧客留下獨特而深刻的印象。再次,我們經常能夠帶孩子去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因為環境的特殊性,大人與兒童都會在其中得到熏陶。我們設置獨到的雕塑,用夸張和流行的手法來打造博物館的深邃與歷史感,體現圖書館的知識性。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等公共空間的雕塑設計應該是地標式的,應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并力求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本文通過比較分析雕塑藝術在不同建筑空間的實例,旨在提出室內空間環境中雕塑藝術良性發展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組織制定行業內相關政策和法規,并付諸實施;雕塑藝術和建筑藝術從業者應該具有更輕的社會責任感;我們要為雕塑藝術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著手為雕塑藝術的發展添磚加瓦,在歷史中溫味文化,在傳統中感受現代,不斷充實雕塑藝術的符合語言。
2生態雕塑在室內空間環境應用原則
雕塑在公共藝術的領域中所占據的正是視覺焦點的位置。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人的觀察和介入環境的角度密切相關。所以我們不僅要考慮雕塑本身的內涵、寓意或象征性等特殊造型語言,還要考慮處于室內空間環境中的雕塑所放置的位置、高度、室內裝修的風格、燈光雕塑本身的尺度、體量、材料與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雕塑要針對它所依附的環境因素,做出恰如其分的調整和變化。不同的室內環境因素,不同的材質與制作手段即工藝因素和不同的使用需要的功能因素,均是裝飾雕塑運用到室內空間中所要考慮到的。當然,雕塑的表現手法、選擇的材料、體積感和雕塑的色彩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它們決定雕塑所處環境的視覺效果。
設計是連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的橋梁,人類希望于通過對生存空間的設計來改善自身所處的環境,創造具備文化價值和精神意義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室內雕塑,不僅可以體現室內獨特的藝術氛圍也可以更好的營造空間舒適度和環境。認識到雕塑的作用并在空間陳設設計中發揮它的作用,就能創造出層次豐富多彩、更人性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