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國少數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的傳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審美、提升大眾對民族舞蹈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重點探討舞蹈教育在我國民族舞蹈傳承和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改進舞蹈教育模式的措施建議,目的是推動和促進我國民族舞蹈的發展。
【關鍵詞】:民族舞蹈;舞蹈教育;傳承;作用
前言
民族舞蹈起源于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不同少數民族都有著具有自身特點的舞蹈形式,多年來世代相傳,實現了民族舞蹈藝術的傳承。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發展。民族舞蹈教育是民族舞蹈藝術傳承的重要形式。我國民族舞蹈教育的發展主要包括了三類主要形式:一是專業的舞蹈教育,二是面向舞蹈教師培養的師范類舞蹈教育,最后一類是面向全體國民的舞蹈教育。民族舞蹈教育是我國民族舞蹈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在傳承民族舞蹈、民族文化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現存問題
舞蹈教育是公式化、模板化課堂教學與豐富多樣的舞蹈藝術相結合的產物,與普通的教育內容相比更具有藝術性,也是對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的培養,能夠豐富日常的情操[1]。目前我國民族舞蹈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重視程度不足,社會中對于民族舞蹈教育的了解和認識很少。普通民眾對舞蹈教育知之甚少,也缺乏日常的關注度。專業的舞蹈院校的學生也基本局限在課堂上的理論學習中,對于民族舞蹈的背景、深度、內涵等的理解和鉆研較少,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二、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的作用
(1)在溝通與交流中傳承
面對面對溝通與交流是民族舞蹈傳承的重要方式,舞蹈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是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的途徑[2]。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民族舞蹈也有著多種類型和特點,百花齊放、千姿百態。舞蹈教育通過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方式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教師能夠將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分門別類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進而理解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
(2)特定的傳承氛圍
舞蹈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能夠營造一種特定的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傳承氛圍[2]。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在這種氛圍中體會到民族舞蹈的風格和特點,從而加深對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也就實現了民族舞蹈的傳承。在反復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還能從自身的理解出發,對民族舞蹈加以創作,從而引導民族舞蹈更好的發展。
(3)在時代與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傳承
近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國家都處于發展和變化中,民族舞蹈也不例外,在各項文化事業共同發展的背景下,民族舞蹈也在變革中不斷傳承下來[3-4]。人們對民族舞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從而使得民族舞蹈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培養了大量專業的舞蹈演員、舞蹈教師,不斷提升民族舞蹈教育的水平,這些專業的教師和演員不斷對民族舞蹈教育進行規范,使得民族舞蹈更具鮮明的特性,也更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三、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的思考
(1)重視文化與舞蹈的融合
舞蹈教育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教育的類型,因此要改進教育的模式,以提高學生對于民族舞蹈的興趣。在課堂中要采取科學的溝通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舞蹈的體會與欣賞中。教師要意識到舞蹈教學不但是對舞蹈知識的傳授,對舞蹈審美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宣傳,要強調民族舞蹈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民族風格和民族整體環境的傳承和發揚作用。舞蹈教師要重視文化與舞蹈的融合,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會到民族舞蹈的藝術審美。
(2)豐富教學風格
民族舞蹈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種,因此通過豐富教學風格能夠嘗試多樣化的情感表達方式,使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領略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風格,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3)適時開展情景式教學
情景式教學方式是指將學生代入到某種熟悉的特定場景中,從而使其對于學習內容產生共鳴。例如,在進行孔雀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云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自然環境,引導學生體會少數民族人民在生活中觀察孔雀的體驗等。在這樣的情景中,教授學生相應的動作,或安排他們觀看教學影片等,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和理解舞蹈動作,同時感受到我國傣族人民的民風和民族特色。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引導他們從民族文化的角度體會民族舞蹈的內涵。
結束語:
民族舞蹈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是少數民族人民多年智慧的結晶、文化的沉淀。舞蹈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在民族舞蹈傳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民族舞蹈教育仍存在很多問題,舞蹈工作者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民族舞蹈藝術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張銘. 在構建“認知-實踐-創新”舞蹈高等教育模式中傳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J]. 戲劇之家,2014,(17):282-283.
[2]紀芳芳. 學科建設視野下的少數民族舞蹈文化傳承[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3]吳舒. 論貴州民族舞蹈在當代舞蹈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J].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0,(04):91-94.
[4]于景春.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的作用[J].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6,(0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