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臺灣民宿改造所使用材料的種類和功能特性,運用對比的手法,充分展現了臺灣民宿改造前和改造后材料應用上的變化。遵循“民宿改造材料的選擇應該還原到生活本身”的原則,將從臺灣民宿改造前和改造后材料運用的探究以及將來發展的趨勢三個方面來進行剖析。
【關鍵詞】:民宿改造;材料;發展趨勢
在民宿改造設計中,材料的運用與選擇對于民宿的風格起到很大影響。臺灣的民宿改造是比較成功的,它不僅數量眾多,姿態各異,在材料的選擇上也與當地的風土人情,建筑特色相貼合,加入現代元素,再現地方文化,促進了我國民宿業的發展。
一、臺灣民宿改造前材料的運用
(一)一般民宿改造前材料的運用
民宿一詞最早起源于日本,一般是指將家里多余的房子進行整合裝修,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和民族風情,為旅客提供休息的空間,也稱家庭旅館。臺灣民宿的發展,受歐洲民宿風格的影響,早期只是提供房間和供應早餐,后來隨著本土經濟的發展,營造了一種帶有本民族色彩的特色民宿。
臺灣民宿除了融入本地特色,也借鑒了一些其它民族民宿改造的優點。日本建筑大師安藤忠[1]曾經說過,建筑改造最終是要還原到生活本身,他運用鋼筋、清水混凝土、石板、紙或玻璃等貼近自然的材料,所以現在大部分民宿的改造也一直遵循此原則。
臺灣的整個建筑帶有濃郁的民族風,不論是在建筑的形態、空間和特色上面都有著原滋原味的特點。一般民宿的建造在選材上都比較謹慎,要既能體現本地特色,在造型裝飾上又要有創意。
(二)民宿改造前材料運用的優缺點
臺灣早期民宿之所以采用磚和混凝土作為建筑材料,不僅是因為就地取材,還有它們本身的功能特性,耐用、透水性能好,價格上也便宜,而且這些條件都吻合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當然這些只是外部因素,之所以選擇這些材料具,原因有以下幾點:
優點:
1.磚是我國早期最開始使用的材料,它比較堅固耐磨,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材料,有歷史的味道在里面,讓人內心更安靜,也比較符合當時民宿的特色。
2.磚建筑堅固持久,而且它還具有呼吸的特性,還能夠能夠調節室內室外的濕度差,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3.而之所以選擇混泥土是因為它使用方便,有良好的可塑性、價格較低,原材料豐富。
4.混凝土的另外一個特性是高強耐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對比磚混結構,框架混凝土結構穩定,抗震性能好,房屋分隔自有多變。
5.其三是性能易調,方便滿足各種結構工程的需要,而且環保。
缺點:
不論是混凝土還是磚材料的運用,它們雖然環保耐用,取材方便,但是色彩單調,缺乏改變創新。
二、臺灣民宿改造后材料的運用
(一)民宿改造后材料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臺灣民宿在改造上與時俱進。在材料的選擇上由傳統的混凝土、磚等單色調向泥磚、木材、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貼近自然的材料過度。像磚的種類就可以分為青磚、紅磚和泥磚,并且與當地環境相結合,能體現當地的一些特色。還有木材的運用也很廣泛,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讓人產生溫馨感,也容易聯想到大自然,很好的把材料與當地環境相融合。
(二)民宿改造材料運用案例分析
臺灣民宿改造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材料上的選擇與創新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墾丁園溪石頭屋民宿[2]”,位于屏東縣滿州鄉,讓石頭成為溫暖的化身,用簡單造就非凡藝術。它的前身是一戶廢棄的農房,因為臺灣屏東旅游業的發展,戶主請人把它進行改造,該建筑的原材料也是以石頭和磚塊為主,整個建筑色調呈灰色。改造者在遵循原舍的基礎上,以石塊為整個建筑外形材料,室內家具以原木材料,還有獨特的門窗設計也以木材為主,加入現代元素,以木材本身簡潔的形態為輔,融入屏東民俗風情,打造了一個即現代又有著當地特色文化的民宿。材料上的多變使民宿的外形有了多元化的發展,像臺灣花蓮的以合金寨[3],正式營業才不到兩年,算是比較新的民宿,因為在建筑材料上的創新,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以合金寨的客房總共有11間,分布在三棟建筑里,“白金房”、“青木房”、“黑水房”、“紅火房”,整個民宿雖然都以木材為主,但通過對木材的變形、疊加和重組等手法,展現了不同以往的民宿風格。該民宿正是以其新穎簡潔復古的特點,展現了材料對民宿改造的深刻影。
(三)民宿改造后材料運用的優缺點
優點:改造后的民宿,材料上選擇一般遵循原舍,用一種原始的、簡單的、貼近自然的材質為主,像木材、磚、石頭、玻璃等,然后加以創新,風格上采用簡易、返璞歸真,講究人與自然融合,努力為住客創造休閑放松的環境。
缺點:材質的多樣化也會造成建筑的雜亂,各種材質的組合,并無美感,造成材料上的浪費。
三、材料運用在未來民宿改造中的發展趨勢
民宿改造業是一個正在發展的朝陽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加迫切想在競爭激烈的快節奏的生活中釋放,回歸無拘無束的生活中,所以民宿的改造之所以有發展的空間,是因為它可以還原到生活本身,開始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而民宿的未來發展,除了要繼承它原有的特性,材料的選擇也變的尤為重要。當前,綠色建筑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方興未艾,發展勢頭一浪高過一浪,綠色建筑及相關技術產品也迅猛增加,已成為建設行業發展的主流,并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有力抓手。此外,簡約建筑在形式上也越來越受推崇,它視覺上的輕巧、厚墻及大塊木材等各元素的對比都給人一種清爽簡單的感覺。簡約主義設計不斷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并保持自然材料的原始形態,從感覺上盡可能接近材料的本質,構筑也就回歸到構筑的本來意義上。簡約主義建筑是令人信服和引人注目的,其通過它的謹慎判斷和簡單性達到了它的最大的效果。而環保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不僅僅在建筑本身的外觀上體現,與我們生活都息息相關。
基于我對民宿改造材料運用的探究,我認為民宿改造在材料方面運用的發展趨勢將會隨著整個潮流而發展,材料上面會更加注重環保,采用一些無害、天然并與自然相貼合的材料,而且要講究建筑與自然融合,努力為住客創造休閑放松的環境。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民宿改造其最根本的本質,即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四、結束語
其實材料的運用在民宿改造中尤為重要,不論是相對于臺灣還是其它地方的民宿。而能用簡單常見又貼合自然的材料創造出具有創意、能體現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永遠離不開對材料的運用。材料的運用需要我們不斷發現與領悟,并在此基礎上來引導民宿改造的發展,使建筑與材料能更好的融合,一切都以人為本。總而言之,民宿改造的初衷是想讓人們在競爭激烈的快節奏的生活中釋放,回歸無拘無束的生活中,所以“民宿”更像是一個“烏托邦”,而民宿所用的材料就像烏托邦的核心,接納逃離現實生活的人,離開,開始自己最想要的生活。而要改造設計出好的民宿,離不開本土文化和民俗風情,更離不開材料的創新與運用。
注釋:
[1]安藤忠雄:日本建筑師,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世界建筑大師之一。主要代表作品:《亞洲國際美術館》、《上海國際設計中心》、《Festival》等。
[2]墾丁園溪石頭屋民宿:是臺灣民宿之一,它位于屏東縣滿州鄉,前往恒春墾丁、佳樂水等南部熱門景點,都相當快速方便,就連紅透半邊天的電影“海角七號”中的“茂伯的家”,也正好就在附近。
[3]花蓮以合金寨:是臺灣民宿之一,這家民宿在花蓮東部海岸山脈西面,藏在米棧古道旁,正式營業才不到兩年,算是比較新的民宿,在花蓮眾多的民宿中,這家“很不一樣”。它位于縱谷平原的最高點,所以視野開闊,景觀絕佳。
參考文獻:
[1] 李思麗:《多姿多彩的臺灣民宿》,福建建筑出版社,2014年1月。
[2] 竇金明:《臺灣民宿風》,中國果菜出版社,2014年3月。
[3] 劉書宏:《臺灣民宿的特色、空間與形態》,廈門大學,2009年5 月。
[4][日]安藤忠雄,龍國英譯:《建筑家安藤忠雄》,中信出版社,2011年3月。
[5] 王野:《臺灣當代建筑創作本土化研究》,吉林建筑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6] 李思麗:《臺灣清水模住宅解讀》,住宅科技,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