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觀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發展的學科,它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和通過生物間、人類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運用生態系統的相關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功能、動態變化、相互作用等,目的是使景觀格局更優美,結構更合理,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景觀生態學研究與可持續景觀設計研究在內核上具有一致性,對于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可持續景觀設計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發展的學科,它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和通過生物間、人類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運用生態系統的相關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功能、動態變化、相互作用等,目的是使景觀格局更優美,結構更合理,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景觀生態學研究與可持續景觀設計研究在內核上具有一致性,對于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景觀生態學的借鑒意義
景觀生態學起源于土地研究,土地的利用規劃研究目的是增加人類與自然的協調性,自然保護理論日益火熱,因此景觀生態學綜合保護與發展,力求做到景觀設計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景觀生態學為土地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它可以預測、規劃、評價土地利用,這對于土地可持續發展的借鑒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結構與功能
景觀生態學研究的對象同時涉及視覺景觀與生態景觀兩方面,注重協調景觀設計的形式與內容、結構與功能相和諧統一,追求景觀美學、經濟、社會、生態多重功能的實現,同時滿足人類對于景觀的美觀感知與追求。在景觀生態學的指導下,土地生態系統不僅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空間場所功能、生產功能、景觀功能,而且能夠實現多元化價值,提高土地利用的安全性、生產性、可實施性、保護性與接受性。景觀結構及其相互關系是景觀生態學理論研究的核心,通過一定的景觀結構組合完成才能產生一定的景觀功能。景觀空間結構包括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的過程,它們對景觀結構的形成起到推動和影響作用,反過來景觀結構體現并控制著這兩個方面的過程。景觀的結構、功能與土地生產力的維持密切相關,因此在研究土地利用時既要包括對景觀格局的評價,又要包括對土地功能的優化。
(二)整體性與差異性
整體性與差異性是指生態的整體性與空間異質性。簡單來說,景觀是由許多獨立的景觀元素結合起來的龐大系統,既有結構上的完整性、功能上的連續性,每個單元又有自己獨立的特性,并且景觀設計能夠實現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按照景觀生態學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相結合的理論,在土地利用和景觀設計時既要立足整體,又要發揮重要部分的功能,充分考慮各個要素,將景觀的設計元素相互聯系、綜合設計,做到把握整體特征和明確規劃各土地用途相結合。在景觀設計內部,空間的差異性決定了景觀格局的多樣化,在土地綜合利用的效果產生之后將會對生物的多樣性起到有益作用。空間異質性越高,景觀設計越豐富,生物多樣性越強。
二、可持續景觀設計研究
可持續景觀設計基本上就是基于自然生態條件下的一種可以做到自凈、自我更新和持續發展的景觀再生設計,它是目前的一種新型景觀設計思路。關于可持續景觀設計如何在景觀生態學理論指導下進行,這里提供一些操作性強的對策。
(一)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加強保護措施 根據景觀生態學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理論來看,景觀設計不能將其單獨開來看,景觀設計必須要存在于特定的生態系統中。景觀設計依存與生態系統,并于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可以說景觀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完整的生態系統中,自然水土能夠得到保持,氣候得以調節,生物多樣性不會減少,環境能夠得到綜合發展,人類在其中能夠獲得感官和身心上的愉快和滿足。基于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利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景觀設計必須遵循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構建完善的生態景觀系統有多方面可考慮的因素,例如系統內植被的分布、河流的走向、物種的多樣性等,比如說構建景觀系統時保護原有植被比人造植被更加適宜環境發展,增加景觀的可持續性。也就是說,在景觀設計時,最大程度地減小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干預和改變,需要變通時也盡量減小對自然的損害,這些都是從源頭上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的注意點。
(二)運用合理的景觀材料,美觀與實用并存 在選擇景觀設計材料時,一般地要考慮美觀與實用兩方面兼顧。景觀有硬質和軟質之分,在實際設計操作時均要盡量選擇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節約型、對自然環境危害最小的建筑材料。例如,上海世博園的核心景觀使用竹子作為主體建筑材料,廣泛運用到蔭棚和鋪裝上,展后竹子碾碎成為肥料,這一硬質景觀案例是選擇合適景觀材料的典型,既做到了外表上的綠色、大方、美觀,又做到了環保性、可循環性的實用,同時也發揚了中國文化竹的內涵,富有特色。在設計可持續景觀方案時,對于材料的選擇要綜合多方面來看,軟質景觀如在選擇園林植物時,應盡量保護和應用本土植物,一方面保護了本土植物的發展,價格低廉取材方便,另一方面對于塑造特色城市景觀有著重要作用。
(三)規劃與管理相結合,綜合設計 在景觀設計時,規劃必須與宏觀方面的管理相結合,這樣有助于保證景觀設計的科學性和可持續發展。景觀設計中通常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問題,不僅有自然方面的各種問題,還有來自居民的問題,這些復雜的問題只有依靠規劃與管理相結合才能有效解決。為了維持景觀生態形成發展的重要過程和良好運作,景觀設計必須要好好地引導變化,在景觀設計的前中后過程中提早、及時地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綜合考慮自然、人文諸多因素和可能產生的變化并跟蹤監控,及時將每個變化和特征應用到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面對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設計者要隨機應變,加大創新,協調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管理的作用,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景觀。
結語
景觀生態學進一步推動了景觀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設計,景觀生態學中蘊含的理論還有待于發掘和應用到實際的景觀設計中。可持續發展的景觀設計不僅是景觀圈子的一次創新,它更是順應了全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潮流,有利于人與自然的長久和諧相處。在之后還會有更多更好的可持續發展景觀設計的創新與發現,推動社會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