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網絡信息發達,電子日歷、中華農歷網、萬年歷查詢網應有盡有,且使用方便,節省空間,節約資源。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文化上基本取代了傳統日歷。但是傳統日歷作為一種文化,不但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還具有一定的欣賞與學習價值。此外,傳統的東西是歷史文化的積淀,是安靜的精辟的,比較適合現代快速發展社會中焦躁浮動的人們。因此,在這個創新觀念十足的社會,傳統日歷待挖掘和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關鍵詞】:傳統日歷;創新
日歷是生活的必備品,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紀年工具。每個人都通過日歷來了解日期,或是掛歷、臺歷,或是電腦、手機等等。但是現代社會物質文化異常豐富,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傳統的、舊的事物受到威脅。傳統日歷是以傳播信息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號記錄于一定形式材料上的著作物。作為濃縮了古代歷法精髓的經典傳統日歷,承載著無比豐富內容。特別是我國的農歷,準確巧妙,常被視為中國人的驕傲。在電子產品出現以前,傳統的日歷使我們日常生活變得井然有序。對于這一文化事物的漸漸淡出,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設計要素
1.1 極具表現力的圖形
圖形是視覺表現最有力的方法,能夠產生出許多互不相同的樣式。在生活中,圖形無處不在。例如生活中的各種導向設計,大多采用簡單易懂的圖形表現,如果沒有圖形,世界將變得雜亂無章??梢哉f圖形就像語言一樣是人類溝通和表達情感的工具。大多產品的設計都離不開圖形,也成為傳統日歷設計的有效手段之一。
1.2不可或缺的文字
作為語言的視覺表現形式,文字主要起著在視覺上傳遞信息的作用,同時是視覺傳達設計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文字雖然不像圖形在視覺上的吸引力那么強烈,但是可以準確的將信息呈獻給讀者。對于傳統日歷的設計來說,文字的作用可謂不言而喻,傳遞的精準度高之于其他,每年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都是采用文字的方式來表現的。
文字在其中所表達的情感要么含蓄、要么張揚、要么沉穩,要么優美,它既是視覺符號又是視覺語言,它對于日歷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有的以圖形為主,文字為輔;有的則以文字為主,圖形為輔,無論哪一種表現方式,日歷的日期基本都是文字所表現的。如果沒有文字,那日歷也將失去其本能。
1.3五彩繽紛的色彩
色彩也是視覺傳達設計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極富感情的,色彩可以表達感情,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如果將它作為商品最顯著的外貌特征,是最能夠首先引起消費者關注的。色彩能很好的將人的感覺、信念和期望準確表達出來。在日歷的設計中,色彩顯得也尤為重要。如果專為兒童設計,那么色彩就應該歡快、活潑,顏色種類要多、純度要高一些。
1.4賦予感情的材質
設計只是產品形成的概念性階段,等到真正轉為可為人類服務的產品時,就需要材料的支撐了。材質就像顏料的色彩一樣也是有感情的,運用材料如同作畫一樣,就是為了把創意完美的表現出來,塑造出產品所需要的角色。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日歷的形式多種多樣,材料運用也越來越豐富。傳統日歷也要打破傳統紙張的運用,借鑒其他運用新式的材料來寓其中。
總之,由于電子市場的強勢來襲,對傳統日歷造成一定的壓力。但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傳統日歷裝載的文化在看日期的同時無形中灌輸給了使用者,是一種良好地閱讀工具,如果被商家用來做宣傳,也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傳統日歷要善于巧妙運用這些因素來打破傳統,設計出新形式、現代化的新傳統日歷迎合消費者。
二、 傳統日歷如何創新
2.1 打破傳統束縛
現代社會日益發展,人們的審美價值不斷提高,隨之對產品的要求也不斷升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由最初的感性消費上升到理性消費,再到現在的高級感性消費了。所以一些傳統的、舊的就需要改良制作更精美來適應現代人的審美要求。首先需要一些新奇有趣的元素融入進去,或是從內容上,或是從形式上,或是從材料上等等。絕大部分人對新奇有趣的事物還是喜歡并購買甚至買后愿意收藏的,新奇的事物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而且也會給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會推銷給自己的親人及朋友。其次,避免資源的浪費,從形式和材料上進行探索研究,可以開發可回收材料和制作可循環使用的日歷。
外形、材料、功能等設計要素,對于傳統日歷的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傳統日歷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大眾的要求,去開發一種新的現代的形式去承載他的文化。
2.2 保留傳統文化韻味
傳統日歷需改進才能適應這個全方位發展的市場,但是傳統日歷在形式與材料等方面要打破傳統設計形式的束縛,在內容的設計也還是要保留傳統文化的部分。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傳統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德國的設計以科學的嚴謹性而文明;美國的設計以商業性而文明,那么中國的則以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而文明。所以設計的民族性一定要保留。
2.3 傳授人們知識
從歷史方面來說,眾多傳統日歷融合了知識性、觀賞性、實用性和藝術性,其中包括天文歷法、民俗民風、地理歷史、旅游觀光等多方面知識,歷代日歷幾乎涵蓋了與當時人們的意識行為、生活習慣、生產方式相關的許多古代人文歷史信息,我們可以透過歷書中的物候、詩文、典故、諺語來解讀時代地域文化特色,同時還可欣賞到具有古代氣息的翰墨山水、生活場景、紙墨特征。
從現代方面來說,傳統日歷特有的知識板塊是一個很好的載體,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歷都有。但是保留這一部分才是對傳統日歷最好的延續,因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將信息傳達給受眾的簡潔方式,只要是有利于人民健康、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有益的話語、故事等都可以編入。每天翻看時不但可以擴寬使用者的知識,久而久之,可能會養成良好地閱讀習慣。
2.4 賦予獨特意義
有些產品被賦予了獨特意義之后,似乎也有了特定的消費群體,從而也有了穩定的銷售市場。只有對所要服務的群體進行深入地了解,并抓住了這個群體的需求、特征、及心理等重要特征,才能穩定這類消費人群?,F在市場上也已經有了部分為特定人群定制的日歷,但是并不全面,例如“賬單日歷”就是專門為理財意識淡薄的人群制定的,包括已付款和未付款頁面,目的就在于使賬務支付環節盡可能的清晰簡潔,從而消費者認識到自己的花費所在。諸如此類的設計還很多,等待挖掘的空間也很大。
2.5 形式與功能的創新
未來的發展中,各事物追求不斷出新。在國外的諸多設計中,日歷的設計在已逐漸多元化。傳統日歷也不例外,要想立足于現代發展的電子時代,必須創新,緊跟時代步伐。在設計上細致入微,在形式上簡潔大方、注重文化,在功能上追求“一舉多得”的效果。
有調查顯示對于日歷的外形或具備了除日歷外的其他功能的看法時,大部分人會選擇認可這一因素而去購買,可見事物的外形和某種功能是具備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因此,傳統日歷的發展必須做到這些都兼具的條件。
三、小結
現代日歷設計不斷出新,新形式,新材料,新思維的運用讓現代日歷頗受關注。新潮流的涌入和物質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已擁有了高級感性的消費觀念,所以對于日漸退出的傳統日歷來說,在設計上還要繼續突破,以創新為主體,迎合現代社會的需求;打破傳統形式與觀念的束縛,運用創新思維,如可增加其中的趣味性和互動體驗,但在改變的同時還要繼續保留傳統韻味,里面所包含的節日習俗、擇日宜忌、干支紀年等要一直延續,古語說“萬變不離其宗”所以其本身的傳統特色不能扔掉,還要繼續向人們傳授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 〔德〕馬庫斯·韋格著,張影.周秋實譯.平面設計完全手冊[M].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2] 葉麗娜. 趣味性日歷設計發展趨勢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4期.
[3] 魯百年. 創新設計思維——設計思維方法論以及實踐手冊 [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11
[4] 平面設計編輯組. 年輪-日歷設計[M]. 遼寧: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