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方帝國主義影響下的曼谷王朝中期的史學研究
曼谷王朝中期或者說受西方帝國主義影響的史學研究。這一時期
西方國家的擴張給這一時期的泰國政治經濟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額影
響,尤其是中央政權已經無法再保持很好的政治穩定的情況。這時的
泰國統治階層在自我泰式特點認同中再次產生的疑慮,一直以來建立
的價值觀被西方所排斥,統治階層有一次回到了這個基本的問題上:
我是誰,我應當如何在新的時代自處。這個時候的泰國就和同時代的
中國,日本,越南,印度等一樣,知識分子都在尋求解決之道,顯而
易見的是泰國認為只要變得和西方一樣有強大的政治就可以擺脫困
境。這時候的泰國也在尋求改變以達到西方的水平,但是這種改變是
為了有更強大的權利,而不是僅僅為了和西方一樣而變。所以這個時
候問題也就出現了,如何在不改變自身特色的情況下改變自身以擁有
和西方國家一樣的權利。泰國上層統治階層作為這場變革的領導者,
并不希望自己已有的權利和統治結構有所改變,同時也使得泰國特色
的問題變得更加尖銳和突出。此時泰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受到西
方文化的侵襲,不論是吃住行,還是生活習慣,甚至希望能送后代到
歐洲國家學習。什么是泰國化在大家眼中已經變得非常的混亂和模糊。
但是在底層人名生活中,仍然保留有老式的泰國生活方式,這就是平
民的文化,也是之前被上層階層鄙視的生活習慣,所以再反過來把過
去不認同的老舊的當作泰國特色來構造肯定是行不通的。當務之急,
就是在這些僅存的文化中找到一部有愧于祖先也不失禮于外國人的部
分,那就是佛教。正是在這種既迷失自我,又面對著自我特色認同危
機的情況下,泰國史學研究和泰國文化的研究又再一次興盛起來。但
是由于只是套用西方的價值觀來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研究。所以
也適用于某些環境。
拉瑪四世再一次對阿瑜陀耶后期到曼谷初期的作品進行了清算,
除了對以前版本校正以符合現代習慣以外,還增加了一些細節性的歷
史在此次的版本里。其中最有代表性歷史學家的是拉瑪五世王和丹隆
親王。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丹隆親王,在佛歷2457-2470 之間的著作是最為豐富且重要的。
例如:佛歷2457 出版的
,被一些作者
認為是最好的歷史學著作——? ?史于2460 年出版,2463 年修改后
再版;以及 ??? ?吾 ? 吾 ? ??吠 史?,此書奠定了泰國統治的歷史
研究的基礎但是在佛歷2457 以后就沒有哪部作品像之前一樣投入了
大量時間來寫的,除此之外還有游記 ?時間
?除 ?史(2478)以及根據回憶
寫的 ?回吾? 。
在佛歷2457 以后的作品不是說質量上比不過前段時期的作品,
而是大部分作品與史學研究無關。而且除了 ? 了 ,佛歷2457 以后就
沒有作品是與歷史相關的。
佛歷2486 以后,泰國歷史著作進入了一個蕭條時期,泰國特色
認同危機也不在那么受重視。隨著受新教育啟蒙的新一代學者和海外
留學回來的學者一起,泰國社會對于西方文化越來越熟悉,同時也產
生了要改變或者說解決泰國文化現在面臨的問題,要把被認為是落后
野蠻的變成復合國際文明的。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 ? ? ? 時。而這一代人的眼里,
泰國特色也就非常清楚了,就是國際文明下的優秀特色。在他們眼里,
雖然泰國特色意識現在還沒有,但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建構。通過媒體
向大眾傳播,對于我是誰,在接下來的新世界中應當如何自處,答案
在這個時候每個人已經很清楚了。基于此泰國特色的危機也沒有那么
突出了。而在這個時候最大的問題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改變泰國,而
不是應該變成什么樣的泰國。在這個“國際”的歷史時代時代,是西
方史學在研究學科上的一個輝煌時代,同時也是泰國史學研究最低迷
的時代。這一時期的歷史著作大部分是對于英文資料的一個概述總結,
資料也是來源于英文。例如 ? ??。
佛歷2500 年后,泰國皇室將歷史著和歷史演義作再次翻印,因
為這些歷史演義又有了市場。而最受歡迎的歷史著作基本上是和佛歷
2475 年有關的政治歷史書。這一時期的作者大部分是在報紙作者,多
數是用娛樂有趣的心態來寫有關政治的文章。通過這些作品可以很清
楚的看出上層階級對于社會的現在和未來更加的關注。在這個蕭條時
期里出現的有關歷史研究最有代表性的兩位:?? ?除間 ?了 ?
? 并且這在泰國歷史上的涉及已經太少了。?? ?除間 ?了 ?是
有關于泰國藝術和歷史文學的,其中有關歷史的部分不超過一個手指。
至于avalon62lnal14n,雖然在泰學研究方面很有名,但是有關泰國歷史的
確實也很少。1??琀1l?nl?a晦2a??on也是人類學研究多過史學研究。真正與泰
國歷史有關的只有一部:a史有o的只o的1n1l琀?a被認為是泰國歷史著作中很重要
的一本神話研究作品。至于還有一部?a- ?n 討論語言性的東西更多。
至于其他的歷史研究要不就是直接從英文文獻里摘錄出與泰國有關的
歷史部分,要不就是西方歷史。雖然這兩位在史學研究中的作品很少,
但是這兩位同樣是在泰國上層不重視的情況下成為了黑暗中的火把,
肩扛起了泰學研究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