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從中職電氣運用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的實踐意義以及模塊結構組成和模塊教學法的實施等幾個方面著手研究了電氣運用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研究發現,在模塊化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凸顯出教學的特點和實用性,從項目管理的角度對學生實施教學活動,以項目服務為基礎,積極實施人才培養計劃,推動模塊化教學的長遠發展。社會對電氣運用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時代的發展,除了加強學生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電氣運用專業的中等職業教學旨在培養能夠從事電氣運用相關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習模式走向信息化的今天,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電氣運用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電氣運用;教學改革;模塊化教學
為了有效提高模塊化教學的教學質量,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中職院校要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做好調查,科學分析、預測未來的就業形勢,加強就業目標的引導,協調好就業與模塊化教學之間的關系,明確職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明確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規范化要求,明確相應職位對相關證書的需求,充分結合多方面的要求,科學構建課程思路,有效推動中職模塊化教學的實施。
在模塊化教學實施過程中,都包含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例如,在教學培養中,教學前期對學生主要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活動,理論知識教材由電工電子技術、電力原理等多種教材組成,教材組成的多樣性對于全面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1.教學方法與手段要服從于教學內容,要著眼于人才培養。對不同類型的課程,應該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的課程在教室上課比較適宜。而對于一些應用性、綜合性的課程,精講多練、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受到普遍推崇。在學校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們合理地調動多種資源,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不同功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但教學環境的改善并不等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由于過分依賴于電子教案,教師的講課方法單調,反而失去了原有的講課風采,效果不佳。所以,對每一種教學手段都要揚長避短。不要簡單地否定一種教學手段,即使是黑板加粉筆,也有它適用的場合。合理地搭配不同教學手段,可以各取所長,相得益彰。在教學觀念上,由“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即以知識傳遞、灌輸為主轉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課堂中,“教法”與“學法”相結合。由“重教輕學”轉換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間接傳授與直接面授相結合。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例如,利用微信組件討論群,藍墨云班課,闊知學堂等app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能促進學生利用移動工具快速學習知識。由班級教學轉向小組教學、個別教學與班級教學相結合,由直接面授轉向遠距離的間接傳授與直接面授相結合。向自主性、合作性及研究性、創新性發展。現代高職教學方法改革是在逐步向以高層次教學方法為主、幾個層次的教學方法有機組合的方向發展。重視教學方法整體改革。研究證明,多種教學形式的結合可能是促使學生投身學習的有效方法。
2.重視專業實訓教師能力培訓,提高實訓教學水平
實訓教師水平的不斷進步,是實訓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鼓勵實訓教師到生產一線進修學習提高。作為中職電氣運用專業的實訓教師,知識更新要快,只有接觸學科前沿,才具備前瞻性和實用性的價值。為此,需要定期對實訓教師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培訓,經常到校外或對口單位參加不定期的進修和生產實訓,促進實訓教師不斷的更新知識,提高自身實訓技能和指導能力。 學校應創造有利的條件, 鼓勵實訓教師參加各種業務學習, 增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協同合作。通過成果展示,學研互動,讓大家共同進步,整體提高。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完善開放實驗室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應鼓勵產學結合。這不僅能充分利用學校整體資源的優勢,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還可把這些單位作為學生直觀了解企業機電專業實訓的基地。
3. 立足校本教材的開發,推進實訓教學教材建設
好的實訓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實訓類教材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有了高水平的一線實訓教師,才能保證編出符合中職學生需求的高質量優秀實訓教材。實訓教材應當立足高起點,將寶貴的教學成果和經驗,融入教材中,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不斷補充,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實訓校本教材體系。
為了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電氣技術人才,在中職生電氣專業教育的道路上,教師除了從以上幾點入手提高教學質量外,還應該不斷提升人格魅力,培養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提高審美能力和交往能力,擁有先進教學理念,熱愛中職教育事業,以學生職業能力為抓手,建立“素質+能力”的培養模式;以項目化和模塊化教學為實施形式,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中職學生適應未來形勢發展的職業能力,這也是當前中職機電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