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來隨著高等學校的擴招,高等教育似乎趨向于普及。精英教育逐漸轉向全民教育,使得今天很多大學生綜合素質良莠不齊,究其原因,除中學階段的基礎問題外,關鍵因素在于今天大學生課堂管理,本文結合作者大學院校工作的實際經歷對大學生課堂管理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課堂管理;問題;對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更多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這有利于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整個國名素質的提高。但是,伴隨著擴招而產生的學生素質問題卻越來越突出,作為一個教育者,深感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下滑趨勢,學生的應變能力并沒有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還有一定差距。有80年代和90年代的精英教育向今天的全民教育,大學生人數雖然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這些年的大學生總體能力不如前些年了,并且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開始抱懷疑態度,認為現在的本科生趕不上過去的老中專生。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對于這個問題也深有感觸。目前看來,大學生課堂管理難在全國高校范圍中是一個普遍的共識。
一、大學生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就憑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我認為現在大學生課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一) 學生缺乏自控能力
我們國家這些年來的高校教育模式都是嚴進寬出,這種只要跨進大學校門就可以拿到大學文憑的現象,給諸多走進大學的學子們放松了腳步,高考是決定學生未來的關鍵環節,中學階段在老師和家長的嚴厲監督之下,跨入大學校門之后沒有人監督了,學生的學習在學生步入大學之后基本就止步了,完全取決于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管理。從被管理到獨立管理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課堂自控能力的欠缺。從壓抑課堂環境到寬松課堂環境的轉變,對自己的管理大大放松。許多在中學時候很自律的學生,到了大學后也試圖改變自己原來自律的優良品質,具體表現為逃課、遲到、上課說話、吃東西、玩手機、看小說漫畫、隨意進出課堂等等。高校課堂管理問題越來越突出。
(二)松散的課堂管理
由于在大學沒有升學壓力,高校缺乏課堂質量標準,很多不負責任的老師得過且過,得混且混,學生高興重于教學質量。中學階段的學習,老師對于課堂的管理抓得較嚴,加上面臨較重的升學壓力,學生也比較配合。但是進入大學之后,由于年齡增長的原因,老師一般不會對學生的行為干涉太多,對于上述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行為往往抱著比較寬容的態度,進一步放縱了學生對課堂管理的不重視。另外,現行對老師的工作進行考核的很多制度制約了老師對課堂的管理,如果老師管的過嚴會引起學生的反彈從而影響學生對其的打分,這也在另一方面使得老師對學生影響課堂的行為不加約束。
(三)學生課堂積極不夠
現在的課堂,學生翻看手機的頻率遠高于翻看教材的頻率,學生關注手機的頻率高于關注黑板的頻率。專業課堂上,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看手機或者做自己的事,以至于很多專業知識一知半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較大的參與意識,現在的大學生缺乏責任感,沒有擔當,以自我為中心,更談不上遠慮和近憂。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沒有課堂質量標準,老師在專業課講授時候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講課,也很少去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生不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沒有主動去跟學生溝通,不去主動了解學生想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對于已經很消極的課堂,老師沒有弄清楚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和把握程度,從而使得大學課堂教育流于形式。大學考試對于成績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只要及格就能不影響拿學位證,而且在期末考試前普遍存在著劃重點的現象,絕大部分學生只要臨時突擊一下基本就能及格,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對課堂的不關注。
二、加強大學生課堂管理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獨立管理能力
這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嬌生慣養,很多家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遠遠不夠,什么事都是家長代辦,導致孩子長大了缺乏面對困難的能力。在大學里,學校管理學生工作的部門應該引導學生增加自我獨立管理能力的培養。面對現代復雜而發展的社會,既要對學生的某些心態予以理解,不采用強硬手段進行批評或者強制修正,在心理上給予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采取公平一致的處理問題的方式。用制度進行管理,讓公平傳遞正能量,期末考試成績嚴格根據課堂考勤和課堂紀律掛鉤,讓學生對紀律有所敬畏。在整個學校形成一種氛圍,學生會不自覺的受氣氛感染而約束修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老師必須及時跟進學生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問題,對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二)教師必須做到教學與紀律兼顧
教學只是作為老師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只顧教學而不注重教育和引導,這種教學是不合格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老師對學生要有吸引力,教學效果才會突出。這種吸引力一方面來自老師自身淵博的知識和教授知識的藝術,另外一方面就是這個老師是否是位有抱負、有理想、有擔當、有責任的老師。教師除了認真備課授課之外,課堂管理也應參與進來,不能單靠學生的自覺性。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活動的了解和分析,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看待問題。結合自己求學時的經歷,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開放式的引導。學生既需要專業性的學習,也需要學習生涯的規劃指導。這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育人不單是班主任的事情,是我們每位高校教師都需要參與進來,不但要教書還需要育人。專業課教師應該加以輔導協助,適時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候進行引導,充分給予學生人性化的關懷,要比一味講課效果要好的多。對于嚴重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老師應該遵照制度進行管理。在講課時候適時走動,將關注力平均分配到整個課堂,讓學生感覺到約束和關注。
(三)高校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改善課堂氣氛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歷經了近十年以教師講課為主導的課堂學習,大學基本會繼續延續這種習慣。學校應鼓勵老師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改善課堂沉悶的氣氛,讓學生學習的更加有效率。老師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和熱門案例作為知識點的引導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專業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地講解出來,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很多理論盡量復雜問題簡單化方便學生理解,增加學生專業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關注學生階段性的學習,在教室關注的氣氛下,學生認為已經得到老師的重視,這樣做不僅能加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起到了督促和管理學生自律的作用。諸如四六級、計算機和專業證書考試,允許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準備考試,并可以分享自己當年考試的經驗和教訓。
三、結束語
大學生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遠比本文中討論的情況要來的復雜,對于專業型人才的培養,抓住課堂是關鍵。這需要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來改進和完善。課堂管理和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們每位教學工作者都應該有所擔當,樹立積極心態,為培養出社會復合型人才作努力貢獻。
參考文獻:
[1]吳小鷗.問診大學課堂教學[J].現代大學教育,2004(01).
[2]曲莉娜.人本主義視角下的有效課堂管理研究[J].學園,2013(03).
[3]張永耀.影響學生課堂行為的主要因素[J].教育教學研究,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