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辯證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系統觀、辯證觀、科學觀的研究,有利于管理者克服孤立、片面的研究和認識,能夠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化和最優化,進而可以有效地推動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系統觀;辯證觀;科學觀
引言
自然辯證法作為一種科學的哲學,內在地蘊涵一種科學的價值觀。所謂科學的價值觀主張以科學的態度分析和評估人與世界之間的各種價值關系,其中包括人與世界之間的認知價值關系。自然辯證法把人類的倫理道德帶到了科學的境界中,對于人們理性地解決當前所面臨的許多重大社會現實問題具有重要的思想啟發和借鑒作用,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本文從系統觀、辯證觀、科學觀三個方面談談自然辯證法對當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指導意義。
1.概念界定
1.1人力資源管理
所謂人力資源,簡單地說就是指能夠推動整個企業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的總稱。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科學、系統的工作,要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不僅對人力資源進行量的管理——對與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二者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機的結合,使人和物都充分發揮出最佳效應,而且還要對人力資源進行質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終達到組織目標。
1.2自然辯證法
自然辯證法是一種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這不僅具體地體現在恩格斯從宏觀上把人類置于生物進化的序列之中,以勞動來解釋從猿到人的轉變,而且具體地體現在恩格斯還主張以化學的途徑從微觀上說明人類的起源;換句話說,體現在自然辯證法理論所特有的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上。
2.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辯證法
2.1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觀
管理者把企業看成一個系統,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用系統的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原理,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精髓,更好地運作企業。
2.1.1 人力資源管理在做決策時要兼顧長短期利益
企業管理少不了決策。決策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管理者在推行各種機制時,不要有短期行為,要強調可持續發展。既要看到它的短期貢獻,也要看到組織的長期需求,不要完全短期化,也不要完全長期化。許多企業不顧自己產品、品牌的個性和特性,一味地追求快速成長和總體經濟規模,貪多求快,缺乏品牌長期戰略規劃,勢必一葉障目,終失樹林。服裝業輝煌一時的金利來、華倫天奴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2.1.2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全局和局部相結合
作為全局的領導者不要只奉行全局主義,而不考慮、不兼顧局部的特殊性;作為局部的管理人員則不應奉行“部門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只考慮局部的利益和特殊性而不考慮全局的利益,同樣是錯誤的。局部服從全局的原則是局部的“規定動作”,但企業的管理高層也應重視、鼓勵各局部根據本部門實際制定“自選動作”,當然,“自選動作”不得與“規定動作”相沖突,“自選動作”與“規定動作”相結合,是統一性與靈活性的辯證統一,也是處理好全局與局部關系的必要。
2.2人力資源管理的辯證觀
辨證思維是現代科學實踐的思維形式,它要求我們看事物要一分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時還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在管理企業過程中,要辨證的思考企業的各種現象,要綜合運用多種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2.2.1 管理既要維持穩定,又要不斷變革
管理者不僅要看到變革與穩定兩個矛盾的方面均有其合理性,而且還要更深刻地看到了變與不變兩個方面的聯系。在企業管理中堅持辯證法,必須注重實現目的和手段的統一,從而通過多種多樣的企業管理手段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2.2人力資源管理的傳承和創新
傳承與創新,是企業管理進步的兩個輪子。企業管理作為實踐,可以區分為應用型實踐和開拓性實踐。應用型實踐是傳承,是模仿;開拓型實踐是發展,是創新。開拓型實踐是源,應用型實踐是流。僅有應用型實踐,實踐就是一潭死水,唯有開拓型實踐才會是“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管理理論是管理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但也存在傳承與創新的關系。企業科學管理理論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理論的傳承與創新,更離不開對開拓型管理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而實踐又總是需要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否則,就難以取得成功。因此,無論管理實踐的發展還是管理理論的發展,都更依賴于創新。
2.2.3人力資源管理既要保持原則性,也要保持靈活性
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不是刻板的,而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制度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堅持制度、堅持原則,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就是約束人。如果管理約束不了人,則企業必定走向癱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堅持原則性,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是,堅持原則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方面。人力資源管理的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具有靈活性。人力資源管理之所以需要靈活,是因為人力資源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3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觀
現實的管理中,人們由于缺乏對管理本身特點的深刻認識,造成管理失誤和資源浪費,深入剖析管理科學觀的內涵使我們認識到,管理行為是對資源的配置行為,管理決策對資源配置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因此,在管理實踐中必須樹立管理的科學觀,更加重視管理決策,提高科學管理的系統思考能力。
2.3.1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觀
人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中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企業文化必須從員工角度出發來協調企業的內部關系,從顧客的角度出發來溝通企業的外部關系,尊重每個員工作為個人的人格尊嚴,開誠布公,讓每位員工直接參與對話,使他們有機會與公司同心同德,發揮出各自最大的潛能;讓每位員工都有受培訓和獲得發展的機會,確保公司擁有最能干、最講究工作效率的勞動力;尊重資深員工的勞動;以工資、福利、物質鼓勵對員工的勞動做出相應的回報;以能力為依據,貫徹普遍公認的向員工提供均等發展機會的政策。
2.3.2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運用多種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現代企業管理必須加強制度管理。制度管理的關鍵環節有建制和實施。制度健全、制度科學、應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成功經驗,無制可依、規章制度不健全、制度缺乏科學性致使管理失敗的教訓,都使得人們重視建制。有章不循、有制不依、管理中的隨意性所產生的管理低效率,則使人們重視制度的實施。制度管理作為經驗管理的超越,是科學管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實現科學管理的前提是制度科學。
3.總結
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自然辯證法的方法和原理,我們要深入學習和研究自然辯證法,提高自己的哲學素養,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思維工具去探索人力資源發展的內在規律,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化和優化,進而能有效地推進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鳴政.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及其選擇因素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5).
[2]張培林,王學彥,張雅春.自然辨證法概論[J].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陳曉霞.現代企業管理實踐的自然辯證法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