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井陘拉花,產生并流傳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是當地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井陘拉花的藝術特點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經濟實力以及歷史沿革都密不可分。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歷史環境,造就了井陘人民淳樸、堅忍不拔、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征。井陘拉花是燕趙大地上獨特地域的文化產物,是扎根苦難,源于生活的獨特的藝術瑰寶。拉花音樂定會為拉花舞蹈的氣氛加以渲染和烘托,為拉花舞蹈增輝添色,并把拉花藝術傳承下去,讓拉花藝術永遠矗立在井陘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關鍵詞】:井陘拉花;舞蹈音樂;傳承和發展
一、井陘拉花舞蹈音樂
(一)拉花音樂特征
“舞蹈與音樂既是藝術家庭中兩個不同的成員,又經常會被連在一起‘做文章’。”[1]音樂,可以反映人類真實生活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舞蹈不僅在在視覺上給人震撼的沖擊力,在聽覺上加入獨具地方特色的伴奏音樂,便可以將拉花舞蹈表現的淋漓盡致。舞蹈離不開音樂,總是在音樂的伴奏下展示出來,而音樂也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拉花音樂是具有河北韻味的一種吹歌,一般由當地的民歌,寺廟音樂,民間的戲曲曲牌和宮廷樂等組成。拉花音樂具有較強的節奏性,音調時而抑揚,時而頓挫,表現出剛柔并進,粗獷豪放的氣概。在給拉花舞蹈伴奏時,既可以把舞蹈的內在美展現出來,使音樂與舞蹈融為一體,又可以給人帶來視覺與聽覺上的享受。
(二)井陘拉花舞蹈音樂的演奏形式
拉花舞蹈音樂不僅可以為拉花舞蹈伴奏,將舞蹈烘托到更高的境界,也可以單獨的進行演奏。河北井陘拉花的音樂隨著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獨特之處。從歷史長度上講,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屬井陘東南征拉花,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技術上講,技藝高超,才藝卓絕。
傳統的樂隊在大多數情況下,一般為十五、六人組成,帶領樂隊演奏的為大管的演奏者,再加上小管的奇特吹奏法,同時插入音色清晰透亮的笙的和音,以及能夠展現技藝高超的倚音,豐富樂曲的表現力。多種樂器在演奏時,藝人會在基本曲調的基礎上進行加花、變奏,每遍演奏時都有不同之處,或停或續,或高或低,或短或長。每個樂器間巧妙的有機組合,使樂曲美妙動聽,形成拉花音樂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四)拉花音樂的發展與改進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拉花舞蹈及音樂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在演奏形式方面,樂隊人數及樂器增加,豐富了樂隊的和聲色彩,樂器配備接近齊全。同時采取移位、變調等方式,能夠表現出拉花舞蹈內在深層的情感世界,創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拉花舞蹈形象,推動井陘拉花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在演奏過程中,由齊奏改變為領奏、分奏,更好的照顧演員的情緒,將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改革后的拉花樂隊,賦予新的生命力,大氣磅礴。音樂在速度快時,舞蹈演員動作整齊劃一,歡快活潑,速度慢時,動作緩慢抒情,溫婉動人。在高潮處,大氣磅礴、振奮人心。
拉花在經過不斷地摸索與改進,與時俱進,改革后的拉花更能突出其傳統的藝術特色。拉花音樂一定會為拉花舞蹈的氣氛加以渲染和烘托,為拉花舞蹈增輝添色。一個全新的井陘拉花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閃亮登場,站在藝術的最高峰,展示出其社會價值以及藝術風采。
二、拉花音樂與拉花舞蹈
(一) 拉花音樂的重要性
在拉花舞蹈中,節奏就好比是舞蹈的腳步,旋律是舞蹈的聽覺感覺。拉花舞蹈音樂,演奏方法特殊,韻律風格獨特,古樸典雅,蒼勁有力,嫻熟的技巧與高漲的情緒,在井陘拉花演出中有著特殊功效,現場演奏拉花音樂極具穿透力。拉花舞蹈離不開拉花音樂,拉花舞蹈音樂在現場演奏時,可以與演員交流情感互相激發思維,調動演員的激情并烘托現場氣氛等。
拉花舞蹈是形體藝術、視覺藝術,而拉花音樂史時間藝術、聽覺藝術。思想是靈魂,生活是源泉,技巧是工具,實踐是關鍵。按照古代樂舞密不可分說來看,拉花舞蹈與拉花音樂是個完整的整體,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傳達情意。
(二)拉花音樂與拉花舞蹈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古人就把音樂、舞蹈、詩歌結合在一起,統稱之為“樂”。拉花舞蹈是由每個單一動作連續而成的表現情感的組合,它是在音調的高低、節奏的長短,節拍的強弱、速度的快慢中進行的。
井陘拉花是舞蹈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的優秀民族民間藝術。舞蹈被稱為流動的“雕塑”,拉花其自身是具有故事情節的舞蹈,拉花舞蹈的全部律動都來自音樂特定的節奏。在拉花音樂的配合下,是一個節奏緩慢,耐人尋味的漸變過程,拉花音樂的推波助瀾將拉花舞蹈推向高潮。
在拉花舞蹈中,演員在進行表演時呼吸的運用與歌唱時的呼吸時是相似的,舞蹈演員應當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與拉花音樂巧妙地融合成為一個整體,用心把音樂所要體現的內容、情緒等方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拉花舞蹈與拉花音樂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是節奏,舞蹈和音樂都有節奏,舞蹈更需要音樂來強化節奏感。在表演時,上場音樂為打擊樂伴奏,在音樂高潮時,動作豪放,形成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風格。總體上來說,拉花舞蹈中女性的舞姿優美大方,穩重優雅,表現出身段優美。
三、井陘拉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對非物質音樂文化的保護不僅是對傳承人的保護,更是對于這一文化及其發展衍生提供展示平臺和生存土壤的文化空間的保護。”[2]井陘拉花是太行山脈地區特定地域的民族民間藝術,老藝人的對井陘拉花有著特殊的感情,傳統的拉花中缺乏對拉花藝術的創新,我們現在接觸到的拉花大多是改進后的拉花。
井陘拉花的傳承與發展在當地得到了相應的支持,成立了專門的“中國井陘拉花藝術研究會”,加大拉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舉辦不同類型的藝術比賽,組建拉花的藝術表演隊。讓更多的人了解拉花,認識拉花,愛上拉花。
拉花的傳承與發展中應當準確的揚棄和創新,使其既能不斷的適應新時代,又能夠在發展的基礎上保持拉花獨特的本色。也就是說,在保留原來拉花舞蹈精髓動作的基礎上,將其風格強化,并結合時代特點,增磚添瓦,并進行再創造,給拉花民族民間藝術注入新的血液,展現新時代的面貌。總之,就是要把濃郁的拉花特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產物進行完美的結合,借鑒他人之長,將拉花進行傳承與發展并站在藝術的巔峰,展現拉花的社會價值與藝術風采。
四、結論
井陘拉花獨具地域特色,拉花舞蹈是形體藝術、視覺藝術,而拉花音樂史時間藝術、聽覺藝術。思想是靈魂,生活是源泉,技巧是工具,實踐是關鍵。拉花舞蹈與拉花音樂是個完整的整體,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傳達情意。
井陘拉花是獨具地域性特色的民間藝術,傳統的民間舞蹈是深深根植與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的。近年來,井陘拉花的發展時起時伏,時快時慢,此種波浪式的前進都很正常。我們都相信,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好作品、好成果、都會廣為流傳。像井陘拉花這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今后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地人要有承擔、有責任感。在經過精心打造后,一個全新的井陘拉花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閃亮登場,站在藝術的高峰上,展示其社會價值與藝術風采。
參考文獻:
[1]王璐.在實踐中反思舞蹈與音樂的關系[J]當代音樂,2016(03):77-78
[2]劉麗娜,張震,畢源紅.我國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保護的制約因素[J].當代音樂,2015(13): 39-40
[3]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