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諸多領域中,很多職業需要在大型場所、人數繁多的地方進行。例如教師、體育運動員、表演藝術者等等。類似于這些職業的人們工作的努力成果有時是需要一次性展現出來的,沒有反悔和重來的機會。在這么寶貴的機會下,如何使我們美妙的歌聲在舞臺上盡情飄蕩,不僅僅依靠我們的嗓音,同時也依靠我們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可以影響我們的情感、嗓音、舞臺表現等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舞臺表現的必備素質。本文從心理素質的培養對于歌唱者的意義、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實踐中心理素質的培養等方面介紹了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同時歸納了原因及訓練方法。
【關鍵詞】:歌唱;心理素質;培養
聲樂的學習是一種抽象的學習過程,影響聲音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聲音本身的質量、自身歌唱的技術能力與方法、身體本身的機能配合以及各種不同的心理因素等。都會左右歌唱者的演唱效果。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不能總是針對聲音、技術、方法進行重點訓練和培養,同時也要兼顧加強對于學者心理素質的引導。表演過程離不開自身對心理反應、心理表現的控制得程度,所以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如果只具備表演能力,而不能阻止不良的心理活動,是無法成為卓越得歌唱表演者的。下面我們就針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討論。
一、心理素質的培養對歌唱者的意義
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演唱者想要真正的展現出來他的努力成果,不僅僅需要具備精湛的技藝、嫻熟的功底、甚至說是靈活的應變能力,更需要或者說起決定性因素的便是心理因素。有資料表明,在比賽場上失誤時,10%是自身的技術問題,而80%以上歸咎于個人的心里因素不過關。因此,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心理負擔。我們通常稱之為“緊張”或“怯場”。專業解釋中,緊張是人體在精神及肉體兩方面對外界事物反應的加強。緊張會導致人們睡眠不安,肌肉僵硬,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不集中,過渡的緊張甚至會演變成一種恐懼感。怯場則是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因為緊張、恐懼而顯現出的一種不自然。這些消極的心理因素足以使一個相當優秀的表演者在舞臺上無法掌控自己,通常表現為心跳加快,精神狀態不集中、全身僵硬、聲音顫抖、甚至連原本嫻熟于心的歌曲都會跑調等,致使整個發揮偏離自己理想的軌道,大失所望。因此,沒有正確的心理狀態對于表演者是不會有正常的發揮的,更不用說會有意外的收獲。
二、如何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
1.注重心理素質培養對象。
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有緊張的時候,但是通常的緊張情緒對于表演者的演出效果影響并不十分嚴重。但是有些人的心理狀態會卻嚴重影響到個人發揮,這些人往往具有以下特點:1.初學者技術不過關。很明顯,由于自己的技術和方法這些硬性條件,即使很努力的演唱,也會覺得氣息不足,聲音不好,觀眾的反應不好,導致恐懼感逐漸加重,心理素質下降,這幾乎是一個惡性循環。2.性格內向。因為本身的性格限制,不善于表達自己,不敢在人多,公眾的地方展示自己,這就會使自己狀態無法完全打開,投入到表演中。3.缺乏自信心。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但是過渡謙虛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自卑的心理表現。有很多學者往往是具有很美好的音質的,也具有正確的演唱技巧,但總是去莫名的懷疑自己,不敢大膽的唱歌,學習時也捉摸不定,猶豫不決。不自信,再美的聲音也無法深入人心。4.個人得失心過重。這一類人也是眾多學者具有的問題,對自己的期待過高,十分在乎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總是想要得到最好的評價,不愿意聽到對自己不好的任何評價,可以說是不愿面對失敗,然而越是如此在乎結果,過程往往更加容易出現差錯,同時加重自己的緊張程度,導致發揮失常。雖然這些人往往具有強于他人的演唱技巧。
2.調動、暗示、鼓勵的積極作用
歌唱是一門情感表演藝術,當表演者對表演有欲望和熱情時,就會迸發對歌曲自然流暢的聲音、技術處理,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表達甚至比有些時候我們對歌曲刻意的做出處理還要到位。在教學當中老師的引導調動作用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歌唱引導時更多的投入歌曲的意境與角色當中,調動出學生的情感表達,全身心的作為歌中人的身份,感受歌曲感情與藝術處理。當我們拜托自己,進入角色時,人的緊張值則會大大降低。老師通常會將一些抽象的感覺用另一種方式向學生訴說。例如老師我們經常會讓聞花香體會深呼吸、想象自己在一片大草原擺脫肌肉的緊張等等,這些都是教師對學生演唱心理上的一種暗示,有助于學生更好體會歌唱。而聲樂學習是一個抽象的學習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有磕磕絆絆,這個時候學生很可能出現心理氣餒的想法,作為老師就應適當的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鼓勵,和學生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給予贊揚加強自信心。這樣學生才會擁有堅強的毅力在聲樂學習中一直走下去。
3.培養及訓練方法
心理素質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才會有所成效,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克服掉不好的心理問題的。而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從多方面著手。
第一,認知自己是首要前提。由于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會完全相同,我們面對他人的時候,總能看到很多問題,甚至可以提出一些很客觀準確的解決方法,但對于自己總是容易忽略一些東西。知道自己的優勢、劣勢在哪里,哪里需要加強,哪里需要改進,對于我們進步是十分重要的。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以便于建立自己的自信心,避免過于自滿,也避免過于自負。了解自己的方式也有很多,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應多與同學、老師進行溝通,有問題及時進行交流解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于一個諸葛亮”。交流溝通過后會發現有些問題是我們沒有認識到的,而這些問題也很有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老師曾在課堂是反復地問我們類似這樣的話:“你們自己說一下問題出在哪里?”“你是否能夠認識到我說的這個問題?”其實老師就是在告訴我們,老師能看到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自己應該了解的問題,自己應該多加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才會加大進步的速度和空間。
第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不管怎么說,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自己的專業水平還是起決定性因素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為了保證歌唱中聲音的穩定發揮作輔助作用,如果少了專業水平的支撐,再好的心理素質也無法憑空表現出出色的表演技術,只有我們通過刻苦的訓練和磨練,逐漸提高歌唱技巧技能,才能有把握有信心對向成功招手。
結論
在聲樂教學中,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心理素質會一直影響著我們的聲樂歌唱發展,當然心理的活動對于我們的學習生活未必都是不好的影響,如何將消極的心理問題克服、解決,甚至將其轉化成有利于我們的心理活動是我們需要努力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會是說說就能變好的,而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從細節中著手去注意去訓練的。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本人總結前人經驗的同時聯系自己的學習經驗經歷對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進行了一些闡述,由于自身學術水平有限,還仍需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希望對聲樂的學習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聲樂藝術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2]《音樂學習與教育心理》,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出版
[3]蔣君卉.從心理學透析歌唱心理[J].藝術百家,2004,(5)
[4]李艷.淺談歌唱心理素質的培養[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