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愛玲是一位有名的才女作家,文筆細(xì)膩又不失韻味,她的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使其對女性世界有著自我獨特的看法和理解。現(xiàn)在,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形象也是很多學(xué)者研究的對象,換一個角度來說,正是這么多的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才構(gòu)成了張愛玲的小說體系。在本文中,結(jié)合了張愛玲的一些代表作品,從心理、思想和命運這幾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女性形象,使得這些女性形象更深入人心,也使得張愛玲的小說更容易被理解。
【關(guān)鍵詞】:張愛玲小說;女性形象特點
張愛玲是二十世紀(jì)的著名女性作家,在文壇上,她是一個有傳奇的女性作家,但是她小說里面的女性人物傳奇更為引人注目,不斷地在文壇上掀起熱潮。在我看來,了解張愛玲,更多地是為了了解她的小說世界,只有這一本本富有文藝和內(nèi)涵的小說才可以將張愛玲的人生價值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是小說的重點部分,因而在本篇文章中我就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使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形象在我們的腦海中印下更深的烙印。
七歲的張愛玲便有了作家夢,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張愛玲沒有放棄寫作,她的小說集一發(fā)行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引來了太多人的矚目,但好在張愛玲并不是一個驕傲自滿的人,她獨特的思維使得她慢慢的去感受著這個社會,去描寫出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女人是水做的,總是喜歡多愁善感,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更多的反映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哀,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那里面一定有張愛玲自己的感情寄許。
一、由心理特征方面論述女性形象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有著畸形、不健全的心理。張愛玲從這些方面細(xì)致刻畫她們,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經(jīng)歷也是不甚美好的吧。在小說中,這些女性因為金錢和欲望而失去了自我,逐漸被灰暗的社會風(fēng)氣以及腐敗的思想所侵蝕,淪為有著光鮮外表的傀儡。她們令人艷羨不已的表面生活和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讀者讀來不免為之惋惜不已。也正是因為這些女性自身的矛盾心理,才使得她們被社會、利益、權(quán)利、欲望這些灰暗的事物壓得喘不過氣來,也使得她們的心理逐漸病態(tài),做出了很多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毀滅著自己的同時,也在毀滅著他人。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中有一個叫曹七巧的姑娘,是一個雙十年華,青春大好的姑娘,她本應(yīng)該享受著她這個年紀(jì)該有的自由、幸福和快樂,卻因為在姜家的痛苦生活經(jīng)歷,使其變得心理扭曲不已,當(dāng)她的心理變態(tài)到無以復(fù)加的地步的時候,她的人性就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她看不得身邊幸福的人,她就運用各種手段來報復(fù)她們,看見她們的痛苦才會使自己開心。這種變態(tài)的心理使她墮入深淵——痛苦和犯罪的深淵。
還有小說《心經(jīng)》里面的許小寒,有著美麗的外表、花樣的年華,卻沒有了單純善良的心靈。她有著當(dāng)代人依舊嗤之以鼻的戀父情節(jié),這種變態(tài)的心理使得她經(jīng)常陷入不實際的幻想和空想之中,她用著蹩腳的手段,去傷害自己的母親,破壞父親的感情。她自己為自己挖了一個坑,她跳進(jìn)去之后就再也沒能出來,而且是越陷越深。但是這么一個小姑娘,卻引起了我更多的悲憫,因為她的確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不論是曹七巧,還是許小寒,都讓人感受到一種心疼感,或者說為憐憫。這飽滿的人物形象,通過心理線進(jìn)行描寫,總是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是又有著無盡的感傷。有時候,心理活動最能反映一個人,這種心理刻畫很難,但是對她們的刻畫卻是讓人感觸至深的。
二、由思想特征方面論述女性形象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形象沒有什么光輝的形象,她們都是金錢的奴隸,欲望的象征,她們把金錢作為衡量一切的標(biāo)準(zhǔn),她們的腦子里面都是錢和權(quán)利,一切的情感在她們這里都是不存在的。她們不斷地追求者金錢,為金錢付出一切,為金錢不惜失去本真的自我,淪為金錢的奴隸的她們更讓人為之惋惜不已。
在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中,女性角色白流蘇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她的生活沒有那么的一帆風(fēng)順,又一次失敗的婚姻生活,無依無靠的娘家生活使得她意識到有錢可以使鬼推磨的拙劣道理。而她不可能會擁有很多的錢財,她便將目標(biāo)投向男人,她想利用婚姻,利用男人使自己過上有錢的生活。既有錢又有勢的范柳成為了她的獵物,可她真的幸福嗎?我想她一丁點也不幸福。
還有小說《留情》中的敦鳳,一個拜金的女人,為了權(quán)利和金錢,把自己嫁給了米先生,她還自嘲著說自己是為了錢才嫁給他的。可是沒有愛情的婚姻又有什么意思呢?也許她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她絕對沒有感覺到自己內(nèi)心的空虛和寂寞。
在我看來,我一點也不羨慕有錢的婚姻,相反我很同情婚姻中的女主人公,用青春的容顏、一生的幸福作為賭注,把自己托付給他人,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丑惡的欲望,心甘情愿的付出那么多,換來的榮華富貴帶給她們的也許還只是人前的快樂。
三、由命運特征論述女性形象
自古紅顏多薄命是張愛玲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最真實的寫照。也許是受到自我命運的影響,張愛玲小說中的女主人基本上沒有幸福的,都是凄凄慘慘戚戚,讓人不禁看了會有很多哀傷的情緒,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女性的命運都和她們自我的選擇息息相關(guān)。也許命運是上天注定的,沒有一個人可以違背上天的意愿吧,但是女性的命運在張愛玲的沒一部小說中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孟煙鸝,是一個心地善良、體貼他人、溫柔賢惠的女人,她和振保結(jié)婚后,丈夫和家庭就是她生活中的一切,可是男人自古多薄情,賢惠的孟煙鸝并沒有將丈夫好好的留在自己的身邊,她的丈夫拋棄她而去,讓人可悲又可嘆。還有《連環(huán)套》中的霓喜,這個女人沒有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雖然自己不是一個浪蕩的女人,但是幸福從來沒有眷顧過自己,一生和三個男人生活過,但是每一段感情都是轟轟烈烈開始,卻又寥寥草草收場,最后的霓喜還是孤身一人,獨自體驗著生活的不易。
張愛玲的小說中很多女性都是以悲劇的收場結(jié)束的。比如《花凋》里面的川娥擁有著漂亮的外表、溫柔的性格,她本可以有著自己的幸福生活,卻因為一場癆病使得她的幻想破滅。自從患病以后,所以的美好都離她遠(yuǎn)去,她的未婚夫離開她娶了別的姑娘,更悲慘的是,她的家人拋棄了她,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生活中,她的家人都對她充滿了厭惡。這一個溫婉的姑娘哪里會承受的住這些殘酷的事情,最終死的悲慘。
這些女性,本應(yīng)該擁有者美好的生活,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如愿,我們在捧書細(xì)讀之后,升騰起的大都是悲憫的情緒,有時候,會很想感嘆一句,為何命運如此不公。但是張愛玲的小說走的就是這個風(fēng)格,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張愛玲的小說如此的受人歡迎。
作為一個二十世紀(jì)的女性作家——張愛玲,她在文學(xué)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也是難以逾越的,她的女性敏感和細(xì)膩,從女性視角入手,用旁觀者清的角度敘述著一個又一個女性的故事。雖然煙火味很濃,但是這些與生活接軌的故事讓人難以拒絕。那個時代女性的拜金、軟弱、依賴等很多特征都從具體的事情上反應(yīng)得淋漓盡致。與其他女性作家不同,張愛玲的親身經(jīng)歷使她感知到很多別的作家感受不到的東西,寫出的文章深度以及人物刻畫的感覺也就不同。她就是用這樣冷峻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揭示了很多女性的命運。
現(xiàn)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語——綠色女權(quán)主義。實際上,身處那個時代的張愛玲就已經(jīng)有了獨特的女性意識,她的創(chuàng)作也是別具一格的,在張愛玲小說的人物中,一系列性格不同、經(jīng)歷不同的女性刻畫都展現(xiàn)了她的文學(xué)功底,這個天才作家的感悟已經(jīng)將她所處民國時期的典型女性形象一一刻畫了出來,現(xiàn)在更需要的是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每個女性形象的存在意義,不能說做到感同身受,但一定要品出其中韻味。我們也應(yīng)該用一個敬畏的心理去慢慢體驗。
參考文獻(xiàn):
[1]陳紅燕(《道德與金錢的雙重枷鎖——淺析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合肥學(xué)院院報,2004)
[2]楊虹偉(《女星神話的反叛——淺析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學(xué)術(shù)界,1995)
[3]周博(《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淺析》時代文學(xué),2008)
[4]龍慧敏(《淺析張愛玲小說的女性形象》科技信息學(xué)術(shù)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