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群眾為主體的精神文化和知識教育工作是社會娛樂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社區穩定發展的必要因素。本文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法,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群眾文化;工作;發展
前言:群眾文化是一種具有廣泛性的社會歷史現象。傳統的群眾娛樂、群眾教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受到了市場經濟的沖擊。當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加快,經濟體制和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各單位如果能夠及時注意到新形勢的變化,把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就能夠在無形之中推動社區健康持續發展。然而,群眾文化想要繼續深入,繼續完善,就必須更新觀念,重視群眾文化帶來的社會發展利益。創新文化工作體制,提高群眾文化工作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教授群眾文化的工作。
一、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1.實現基層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探索群眾組織工作新路徑,是解決群眾文化工作困難的必要前提。時代的發展要求群眾組織工作與基層工作共同發展,只有群眾文化工作管理各方面全面發展,才能保證基層單位持續發展。
2.拉近基層單位與群眾之間的親密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使社區群眾的價值觀與發展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同的利益需求需要不同的體質來滿足。只有對社區群眾的生活和心理變化進行有效把握,并能夠幫助群眾實現身心需求,就能夠使社區群眾心態穩定,對群眾文化工作盡心盡力的支持,與工作人員建立起親密關系。
3.能夠推動社區文化發展建設
社區文化是構成社區精神文明的主要元素,也是社區進一步提高經濟利益的推動力。數據表明,社區的群眾總數中群眾所占比例逐步增大,在社區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群眾的精神面貌與價值觀代表著社區的面貌,只有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社區文化才能夠更好的提升。
二、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分析
1.對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政府并沒有把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當做重點工作進行。還有一些只是表面重視,空有其表,只在短時間內追求提高,搞一些形式主義。致使部分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重視程度低,缺乏熱情,把業務工作和群眾文化工作割裂開來。導致工作作風消極懈怠,辦事效率低、成效低。工作人員思想觀念意識淡薄,甘于落后,群眾文化工作難以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基層社區的持續健康發展失去了堅定的文化保障。
2.社區群眾思想活躍,文化需求提高
社會的進步使社區群眾的思想變得異?;钴S,日益增多信息獲取途徑,日益發達的信息通訊技術都為社區群眾的思想轉變產生了推動力。群眾的思維方式也跟隨著信息社會變得現代化起來。在新的國際形勢和日益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高,部人員的理想信念發生了變化和動搖,對利益的看重使他們產生了見異思遷的思想,對群眾文化工作產生抵觸情緒,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缺乏自我的精神素質修養和道德品質鍛煉,從而影響了思想健康和工作態度。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改革的推進,社區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訴求也在增加。這種日益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雖然有利于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但如果稍加不慎,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蝕。
3.工作的理論不夠完善,缺乏有效機制
現代文化工作制度的建立致使原有的工作原則和理論已經不能適應社區群眾的自身發展需要。群眾文化工作思路過于狹隘、工作機制過于傳統化。而且工作基礎設施差,導致群眾文化工作活動單一,相關設施的滯后制約了工作快速發展。群眾文化工作決策難于落實,致使群眾文化工作缺乏全面部署,措施不力,檢查不夠。缺乏一套現代制度所應具備的與之相匹配的思想管理和引導機制,影響思想教育活動任務的完成,活動難以開展從而使群眾文化工作跟不上科學化發展的首班車,滯后于基層單位其他方面的發展。
三、群眾文化工作發展途徑
1.關注群眾思想動態,重視文化工作基礎
群眾文化工作的提高和發展,能夠更好的發揮基層單位對于社區發展的文化指導和模范帶頭作用,能夠為社區發展提供重要的文化建設保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文化管理機制,通過群眾文化工作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群眾的各項工作中去,使群眾深刻認識群眾文化工作的積極作用,從而推動和保證基層單位發展戰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且,社區在對群眾進行文化教育工作時,應注重堅持,不能說風就是雨,偶爾重視一次。因為社會時刻處于變化中,群眾的思想和文化需要也在悄然變化如果不能夠時刻關注群眾的思想動態,緊跟群眾的關注熱點,把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必然會導致工作淪為馬后炮,影響群眾的文化進步。
2.重視正能量文化的宣傳,創新工作方式
群眾文化生活在不斷豐富不能不說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如今“法輪功”等邪教的盛行,以及網絡信息安全存在的隱患對人們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極大傷害。因此,基層單位應關注每位群眾的文化生活,以靈活多樣的工作形勢,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豐富社區群眾的群眾文化活動方式。積極開展“反法輪功,反邪教”、“堅強兩學一做學習,樹立健康思想觀念”等文明教育活動,凈化群眾的精神生活,凝聚群眾的人心。
3.加強文化教育力度,提升群眾素質
群眾的綜合素質關系著國家的總體形象的塑造。對此,我們提倡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應定期對群眾進行文化教育,提高黨的指導思想對群眾的科學引導作用,利用黨的思想武裝群眾頭腦,幫助其樹立遠大的目標,并腳踏實地的付出。同時群眾文化工作還能夠促進群眾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激發群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動機。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對群眾自我教育的培訓,群眾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是群眾文化工作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提高群眾的知識與自我教育能力水平,有利于群體在社會中的總體貢獻率提升,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
4. 深入群眾,贏得群眾廣泛信任
群眾工作要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要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就需要深入群眾內部,積極關心了解群眾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開拓方法,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在群眾中應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善于與群眾交流,以真誠的心態拉近與群眾的關系,得到群眾的的認可。得到群眾的信任才能順利開展群眾文化工作。
三、結束語
群眾文化工作是穩定群眾身心狀況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基層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必須要建立健全群眾文化工作制度,發揮基層單位對群眾文化權益的保護力度,貫徹公益性工作政策,促進群眾文化工作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曉冬,淺談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
[2]陳翠萍,淺談群眾文化美化社會環境的魅力,群文天地,2009(11).
[3]刑春蘭,淺談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0(03).
[4]尚庭淑,淺談怎樣抓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理論學習-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