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各方面素質及其創造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音樂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最經濟、最直接、最大眾化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實現形式,民美結合唱法在現階段的小學歌唱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被大力推廣。本文分析了民美結合唱法在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中的不足,并針對其缺陷現狀提出改善建議。
【關鍵詞】:民美結合唱法;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不足;改善建議
隨著我國逐漸加強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各方面素質及其創造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音樂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歌唱教學是教學方法的一種,普遍性、經濟性地存在于音樂教學中,沒有物質基礎以及地區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在無其他音樂器材輔助的情況下都可以完成歌唱教學。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在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完成其審美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在音樂教學的實踐中歌唱教學是最易于實現、最直接的音樂教育形式。歌唱教學沒有文化程度和個人修養等問題的困擾,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極易推廣和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和掌握較多的音樂知識實現陶冶情操、發展個人素質以及創新精神的目的。以是,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最經濟、最直接、最大眾化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實現形式。
1、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實踐作用
1.1歌唱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信心
興趣和壓力兩方面的影響是小學教學中收效好壞的關鍵因素,學習興趣來源于學生本人內在,壓力來源于外界環境。現階段,國內小學教學中對于升學考試而言音樂方面的教育是不存在學習壓力的,所以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就顯得極為關鍵,歌唱教學是實現音樂教育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教學方式,其要求學生的情感投入而并非技能性培養,能夠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升至最大化,進而帶動音樂教學中的基本技能、知識、技巧方面的學習,收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對于小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應該多采取鼓勵式的教育方式,欣賞每一位學生的天分,通過歌唱教學提高其自信心。
1.2歌唱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個人素質
我國基礎教育重視學生個人素質方面的培養,小學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小學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個人素質方面的作用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歌唱教學對于小學音樂教育以及培養學生音樂知識和技巧存在基礎性影響,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深刻感受音樂的美,激發音樂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意向,提高學生個人審美觀及其情操,充分發揮音樂在提高個人素質方面的作用。
1.3歌唱教學能夠有效開展音樂教育
鑒于上述音樂教學在小學教育以及學生個人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途徑發展音樂教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發展 存在地域不平衡的現象,在經濟文化落后、音樂設備以及教師方面的欠缺嚴重阻礙音樂教學的普及,加之對音樂教學重視度較低,很難深入進行有效地音樂教學。如上所述,歌唱教學能夠避免這些外在方面的影響,實現豐富的音樂教學,在保證音樂學習的基礎上,實現音樂基礎知識及其技能方面的培養,以歌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實現形式,才能夠完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實現小學音樂教育的普及。
2、民美結合唱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
美聲唱法與我國傳統的民族唱法在聲音的最終追求方面存在一致性,其兩者均要求發聲方法要準確、音量強弱控制到位、持久性的氣息能力等;美聲唱法和傳統的民族唱法均重視氣息在演唱過程中的作用,正確控制并能夠保持持久性的氣息以拖住發聲,以純凈優美的方式完成演唱,以持久的氣息控制獲得良好的演唱音質;美聲唱法和傳統的民族唱法在演唱技巧要求方面存在共性,例如演唱者的下顎以及脖子和肩膀要放輕松,放平舌頭以及充分利用腹肌力量等,兩者的要求是一致的。
2.1民美結合唱法在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中的不足
(1)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歌唱教學方式要求音樂教師要圍繞小學音樂課程展開教學,既具有傳統的滿足唱法功底又要掌握美聲唱法的能力,但是現階段的音樂教師在往往在教學疏導方面存在缺陷,在師范學業階段過分崇尚美聲唱法教學,缺乏對傳統民族唱法及其作品的欣賞和學習,進而導致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單方面的教育美聲唱法忽視了傳統民族唱法,造成目前小學歌唱教學中的偏差,甚至不能勝任小學歌唱教學中的任務。
(2)小學生處于變聲階段,在現階段的聲樂唱法分類中并沒有設計少年或者青少年歌唱方面的內容,沒有明確學生在此階段內更適合哪種唱法,所以民美結合的唱法更能夠適應此階段的學生在歌唱教學中的訓練形式。
(3)小學音樂教師在學業階段往往以唱法分類先入為主,進而導致在教學方面偏重于美聲唱法或者傳統民族唱法的單獨訓練培養,忽視了民族和美聲結合的唱法。
2.2解決民美結合唱法在實踐教學中不足的途徑
(1)轉變教學思想。音樂教師在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中要理性的分析和對待聲樂唱法分類的現狀,雖然在教師學業階段所受到的教育是偏重美聲唱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中要努力掌握民族唱法的技巧及其與美聲唱法結合的教學方式。另外也要注重激發學生 對歌唱教學的積極性,在聲樂作品的欣賞和訓練中國穿插聲樂技巧手段的訓練,有效地進行民美結合唱法及其技巧的傳授。
(2)豐富小學歌唱教學內容。偏重美聲唱法或者民族唱法的教學方式是不能滿足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方面的要求的。音樂教師在美聲唱法傳授的同時可以結合當地民族特色,訓練學生當地的民族唱法的作品,以不同的表現風格和特點激發學生對民美結合唱法的興趣。另外,鑒于少年或者青少年的變聲期這個特殊階段,更應該加強民美結合唱法的教學模式,加入二重唱和三重唱的形式,以民族唱法帶動美聲唱法的技巧性深入,也要將聲音技術手段訓練和聲樂作品訓練相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在激發興趣、針對青少年特殊時期的民美結合唱法的基礎上,完成對歌唱技巧教學的目的。
(3)完善歌唱教學課程評價體系。現階段,由于音樂課程對小學生的升級考試影響較小,音樂教師在小學歌唱教學中往往會偏重于自己所擅長的美聲唱法教學或者民族唱法教學的形式,在學生個人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較小,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應該完善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民美結合唱法的評價體系,促進在歌唱教學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及要求美聲唱法作品訓練也要求民族唱法作品的訓練,只有民美結合唱法的有效推廣,才能有效的保證在小學歌唱教學實踐中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聲樂基礎知識及其相關技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
3、總結
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分類教學的方式勢必不能達到我們所要求的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目標,只有民美結合唱法的教學模式有效實施,明確音樂教師的指向性,保障學生在創新能力上的提高,個人素質方面的提升,實踐能力上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梁婷子. 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1, 24(6):167-169.
[2]. 陳建文. 教學手段綜合運用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J]. 音樂時空, 2012(9X):170-170.
[3]. 陸志向.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歌唱教學[J]. 美與時代旬刊,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