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緩慢且漸進的過程,也是追求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過程,在現階段的外語教學學科建設中,更是落實應用型、專業型、技能性和文化型人才培養的過程。外語教育學科,在本質上有區別于其它學科的特質,也同時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必須以學科建設為契機,在現實中實施針對性策略變革,以最大程度的實現外語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外語教育;學科特點;教師;專業發展方向
教師專業發展方向之路,應是立足學科建設專長,在現實階段的教育目標發展過程中,落實教育培訓和人文管理,在實際發展建設中,依靠自身建設和專業教學領域的熱門化參考價值,在目標教學的基礎教育培訓研究領域內獲得正確教育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在教育基礎發展機制中,以外延性優勢和反思性理念,在外語教師的畢生建設中起到發展性和建設性價值。
一、外語教育學科特點概述
外語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外語教師、學生、外語和教育(教學)環境,縱觀20世紀90年代以前展開的外語教育研究,最薄弱的學術方向就是教師和教育(教學)環境。然而,教師在外語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正如著名課程學學者斯騰豪斯(Stenhouse,1985)所說,“把握改革關鍵的是教師,而不是別人”。因此教師本身的教育與發展不僅在于教學實踐,也是理論和社會問題。 國內外對外語學科的研究中,認為外語老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學活動的展開,是一項從內到外的教育教學滲透和素質不斷完善的過程,在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和發展追求中,以專業化地位內涵和權利建設的內涵價值,在學科的本質建設上,具備成長性和發展性特質。
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所強調的外語學科的本質研究,在取得教育基礎專業知識的同時,專業自主學習能力及其道德的形成和專業能力的建設,都得益于教師展業發展方向的邁進和調整。在現有的外語教師專業化強調方向和主題時期,更具備價值取向上的突出優勢。
二、外語教育學科特點和教師專業發展方向關系
外語教師個體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組織建設的具體實踐落實中,以終身教育專業訓練和知識技能及其自主性教學實踐,在自身專業知識能力增加的同時,在外語教學的專業化教學領域內,以其專業道德的建設在專業知識的能力增長和價值體驗中,以過程化優勢和漸趨成熟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學科建設和自身素質的同步提高。在現有的專業成熟過程營造中,以專業發展的路徑和社會地位的提升策略,在外語教學的專業教育前景優勢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歷史進程的描述中,以外語教師的專業性群體優勢和個性特征,作為衡量教師內在專業性提高的必由之路。
外語教育學科的學習型和實踐性特點,決定了外語老師專業化發展路徑要以起點為依托,以專業人員建設和實踐價值經驗為基礎內容。作為教育學院的專業人員,在自身成長路徑中,要以階段性怒路和學科領域的多層次化建設理念和發展略,在分析思考及其經驗獲得中獲得理性提升。無論是快捷性、流暢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實踐,還是反思教學基本問題,無不立足外語教育學科基礎特點,并進行變更性調整,才能最終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連貫性、長期性和持續性,決定了教師思想建設領域和職業生涯規劃的預期對等,并獲得理性智能飛躍。在“自我”和“多維”的作用軌跡中,不割裂教與學的融二為一。
三、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方向策略
外語教師專業發方向策略,是結合外語教學學科基礎特點,滲透教師職業特點、心理特點,獲得學習效果。比如外語學科以口語化為基礎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內專業化發展道路上,以聽講式教學和語感培養及其生活化語言句子建設,在具體實踐落實中,突破自身瓶頸,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新信息、新理論和新技術獲取途徑上,應用專家講課、優秀外語教師事跡匯報、教學錄像視頻資源等,在教師專業發展路徑中,為教師需求興趣添磚加瓦,并在教學參與積極性作用發揮中,獲得思維能力和興趣價值作用的全面發揮。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在交流合作和專業團隊協調互動上,以完全的經驗獲得和知識分享,通過系列策略發展價值,在實際的發展中得到全面的整合進步。在開放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思路中,從專業發展的教學實踐過程出發,以系列聽評課及其講堂,為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教師在教學改革中的最大變化是角色變化,教師應以新的角色在課堂上展現自我。第一,由知識的傳播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傳道、授業、解惑”仍是教師的天職,但已不再是高校教師的惟一的或常規的角色。在研究學習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所謂權威,不再把現成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在外語教師的專業溝通中。通過教師墻和微信、微博等平臺客戶端的信息化對接,無疑在科研知識匯聚領域內得到了全面的工作價值實現,并契合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之路。
反思性教學(“確定問題—行動—觀察—反思—確定新的問題”)作為一線教學策略,對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思路保障。做一個反思型教師。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課后,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在日常教學中,課后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多思,多問,多學,使自己快速成長。
結束語:
外語教師專業化成長發展,應是外語教育學科基礎特點的映射,是相互存系,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今天,在遵循事物固有規律本質建設的前提下,無論是目標教學還是外語教師職業自我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都需要教師做好自身定位,以學習和實踐不斷修正自身,并發揮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在教育教學的專業化建設領域內發揮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文秋芳, 任慶梅.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趨勢、特點、問題與對策——對我國1999—2009期刊文獻的分析[J]. 中國外語, 2010, 07(4):77-83.
[2]趙宇昕, 郭紅. 淺析學術英語教學背景下理工科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Z2):90-91.
[3]江帆, 邱國丹. 淺談高職公共英語教師的專業方向發展[J]. 教育與職業, 2010(8):51-52.
[4]趙中建.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