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養老問題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大問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對浙江省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的分析,構建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函數及農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函數,對影響農村商業養老供給需求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進一步分析了這些因素作用于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機理,對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需關系進行價格的均衡分析并進行總結。
【關鍵詞】: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需求;供需關系;經濟分析
一、引言
“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探索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并指出要“拓寬保險服務領域,發展養老、醫療保險,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浙江省是我國農業大省,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占浙江省面積70%以上,全省耕地2980.03萬畝,全省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508.17萬人,占9.34%,超過7%,浙江省已經步入老齡化。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有效開展,農村家庭開始向小型化轉變,伴隨著農村家庭小型化,農民家庭養老的方式也逐漸弱化,農村家庭結構正在逐步向“倒金字塔”的結構轉變。而現階段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完善,不能滿足農民的養老需求。農民迫切的需要一種新的養老模式,能讓他們老有所養。
二、我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
浙江省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率為9.34%,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正逐步改變著農民的消費觀念及儲蓄結構,提升農民的養老危機意識。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是農民為獲得養老金而購買的長期人身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2017年在浙江省開展業務的保險機構總共有2769家,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農村開展農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由于我國保險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是在城市進行的,因而所開發的產品大多數是針對城市居民不斷提高的收入水平、購買能力、保障需求而設計的。目前,大部分保險機構還是注重城鎮市場保險產品的研發,簡單地把在城市銷售的產品直接或稍微改頭換面就搬到農村市場是難以適應農民的實際需要,保險公司普遍缺乏對農村保險市場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致使目前農村商業養老保險市場上的保險產品品種單一,適用性不強,難以滿足我國廣大農村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我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分析
(一)保險公司供應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函數
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下,保險公司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的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數量。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函數可以定義為保險公司提供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量變動和其提供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各個影響因素之間依存關系的函數式。假定影響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的主要因素有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及其他養老保險的價格。保險公司供應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函數可以表示為:Qs=f(P,Pj,Pi)其中,Qs代表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量,P代表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Pj代表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Pi代表其他養老保險價格。
(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對供給影響的分析
假定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只單獨研究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和價格之間的關系,則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函數為:Qs=f(P)若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是線性關系,供給曲線為一條直線時供給函數為:Qs=-c+d*P若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是非線性關系,供給曲線不是一條直線時供給函數為:Qs=c*P∧d其中,c、d 為常數,且c、d>0。
由公式可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與價格呈同向變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越高,獲利空間就越大,愿意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險公司就越多,供給量增加;相反,價格越低,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沒有利益可圖,保險公司就不會愿意開辦這項業務,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就減少。保險公司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上升,保險公司就會投入更多的資源用于該業務的發展,從而使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量增加;反之,則供給量減少。
(三)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對供給影響的分析開展
若只研究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對供給的影響,則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函數為:Qs=f(Pj)其中Pj=TC=VC+FC=F(Q)+bTC為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總成本,VC 為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變動成本,FC 為開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固定成本。
假設保險公司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提供你吃商業養老保險服務,其中勞動是變動要素,投入量可變,記為L,資本為固定要素,投入量不變,記為K,則生產函數為:Q=f(L,K)即Pj=TC=w*L(Q)+r*K(設勞動價格為w,資本價格為r)再假設保險公司利潤TΠ是產量Q 的函數,且保險公司利潤TΠ(Q)是總收益TR 與總成本TC 的差,總收益函數TR(Q),在成本函數TC(Q)。則有:TΠ(Q)=TR(Q)-TC(Q)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保險公司進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勞動力要素價格上升,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總成本也會上升,從而導致保險公司的利潤減少,拿出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也會減少;反之,則供給增加。保險公司交易成本主要有保險宣傳費、網點設置費,只有交易成本小于社會分工收益,保險公司進行市場交易才有利可圖,愿意進行交易。由于我國保險業務的恢復時間較短,對于農村市場開發不夠,加之缺乏保險宣傳的深度與廣度,農民對保險的認識不足。保險公司在開拓農村市場時依靠其在城市開展業務的經驗,依靠保險營銷員去推銷產品,農村地廣人稀,居民居住地分散,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導致拓展的成本偏高,設置網點困難,也給保險公司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展業成本增加。
(四)其他保險價格對其供給的影響
研究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Pi 對供給的影響,保險業務間的相對價格變化,將使資源重新配置,影響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設保險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總收入為TR,開展其他保險業務量為X1,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業務量為X2,則TR=X1*P1+X2*P2(P1 為其他保險業務價格,P2 為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業務價格)對開展其他保險業務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而言,其他保險業務價格不變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上升時,保險公司基于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就會增加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供給而相應的減少其他業務的開展。
四、我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分析
(一)農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函數
農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下,農民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的數量。影響農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的因素有有很多,其中主要影響因素有農民的收入、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本身的價格、農民養老模式偏好、及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替代品的價格。把影響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作為自變量,需求量作為因變量,則表示需求量和影響需求量的因素之間依存關系的函數表達式記作:Qd=f(I,P,T,Pi)其中,I 代表農民收入,P 代表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T 代表農民養老模式偏好,Pi 代表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替代品的價格。
(二)農民收入對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影響的分析
假定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不變,I 越大,表示農民的收入水平越高,農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反之,則可支配收入越少。對于農村商業養老保險而言,農村居民的收入越高,對其需求就越大。
在農民收入低下的情況下,農村居民的支出結構變化也抑制著其對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因此,盡管很多農村居民有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意愿,但因為經濟上負擔過重,尤其是收入水平一般的農村家庭,盡管意識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必要性,但是購買行為卻與實際有很大的差異。
(三)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對農民需求影響的分析
假定影響農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的其他因素不變,單獨研究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需求函數表示為:Qd=f(P)
如果農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是線性關系,需求曲線為一條直線時供給函數為:Qd=a-b*P
若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是非線性關系,供給曲線不是一條直線時供給函數為:Qs=a*P∧(-b)其中,a、b 為常數,且a、b>0。
由公式可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與價格呈反向變動關系,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越高,農民的購買能力越差,不能負擔高額的保費,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自然也跟著減少。在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保費過高的情形下,即使農民有購買的意愿,也沒有經濟能力負擔高昂的保費。在實際生活中也不乏因不能按年繳滿保費而退保的情形。反之,則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會增加。
(四)農民養老模式偏好對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影響的分析
農民養老模式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對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目前我國農民養老保障主要有家庭養老、土地養老、農村社區養老、商業養老保險、“五保戶”制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農村養老問題上,農民有多種選擇可以權衡取舍。農民選擇養老模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對不同養老模式的偏好。農民對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偏好增加后,即使價格不變,需求量也會增加。
五、我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需關系的均衡分析
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與需求是構成農村商業保險市場的主要因素,供求矛盾亦是市場的主要矛盾。經濟學中借助均衡這一概念用于說明兩種處于對立而變動著的經濟力量處于一種力量相當、相對靜止的狀態。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的隨著市場的變化上下波動,經過價格的自動調節使供給和需求處于均衡的狀態。農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函數說明了農村商業養老保險在每一價格下的需求量,而農村商業養老保險供給函數說明了農村商業養老保險在每一價格下的供給量,當Qd=Qs 時,即供給與需求的交叉點就是市場的均衡,此時的價格為均衡價格,交易量為均衡數量。
六、結論
保險公司是否推出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主要受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及其他養老保險的價格等因素影響。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價格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利益,是保險公司辦理農村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動力源泉;開展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成本高低會影響供給,開展業務成本過高會阻礙保險公司進入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市場,間接減少了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供給;其他養老保險的價格也會間接影響保險公司推出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意愿。
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和開發上,應以農民的保障需求為導向,根據不同地區農民的消費水平和習慣特點設計和開發產品。設計保險產品遵循“低保費、保障適度、保單通俗易懂、投保核保理賠簡便”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創新銷售和服務新模式,降低保險營銷成本,使更多農民能買得起、買得到適合自身需求的養老保險產品。同時要加強對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宣傳,增加農民對商業養老保險的認識,增強農民的保險意識及購買保險的意愿,努力建立一個農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與保險公司供給均衡的保險市場,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在農村的積極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強,楊宜勇.商業養老保險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138-143+150.
[2]王倩. 山東省農村空巢老人養老質量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7.
[3]王星竹,王積田.黑龍江省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潛力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24):199-204.
[4]盧時秀.農村中年婦女養老意愿實證研究——基于湖北省W 市的調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0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