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推進,國外文化、國外思想逐步滲透到我國,所以,做好黨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國的革命歷史場館可以讓廣大黨員了解黨的歷史、理解黨的宗旨,對黨性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革命歷史場館所發揮的黨性教育意義進行闡述,研究出促進革命歷史場館發揮黨性教育作用及體現其意義的一些方法,以便利用革命歷史場館做好黨性教育工作。
【關鍵詞】:革命歷史場館;黨性教育;意義;方法
一、革命歷史場館所具有的黨性教育意義
1、革命歷史場館有助于年輕黨員深入了解黨的歷史。我國年輕黨員沒有經過戰爭、斗爭的年代,沒有經過革命的洗禮,所具有的黨員精神也都是通過理論學習得來,對黨的歷史雖然可以從各類書籍中進行了解,但這樣的方式對黨的歷史了解的不夠深入、直觀,不能全面的實現對黨員的黨性教育。而革命歷史場館具有豐富的、全面的歷史資料,蘊涵著偉大的革命理想、純潔的革命思想和高尚的革命精神,顯然是一種紅色教育資源,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且發揮黨性教育作用。黨員在參觀革命歷史場館中可以清楚、直觀的了解我黨在每個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宗旨、思想以及斗爭過程,從而使一些年輕黨員深入的了解黨的歷史,也有助于黨性教育工作。
2、有利于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抵御不良思想的沖擊。革命歷史場館在記錄全面的革命歷史資料的同時,也展現出黨的優良傳統。在革命歷史場館進行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讓黨員充分的認識、理解革命先烈的優良作風、優良思想,以及培養艱苦奮斗、不怕辛苦、不怕犧牲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服務,并以革命先烈為學習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和堅定對黨的信仰,從而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并不斷弘揚,讓當代社會充滿正能量。對于現代開放性的社會而言,各種思想都會沖擊共產主義思想,當黨員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以后,黨性素養大為提高,就可以抵御社會中各種不良思想的沖擊,保持對黨的信仰。
3、可以提高黨員的愛國情懷。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程度逐步加深、加大,在市場經濟和國外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下,部分黨員或干部在政治思想、政治態度方面出現不良動向,或者出現迷茫、困惑的情況,降低了愛國熱情,導致資本外逃、損害國家利益、泄露國家機密等各種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另外,部分黨員不是出于愛國、愛黨、為人民服務等正確目的申請入黨,而是以自身發展為目的申請入黨,這種不正確的入黨目的使愛國程度大大降低。而革命歷史場館所展示的都是愛國、愛黨、愛人民的正面教材,在革命歷史場館進行黨性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激發黨員的覺悟性,引導黨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被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所感染,從而明白作為黨員所具有的責任與使命,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就培養了黨員的愛國精神,提高愛國情懷。
二、促進革命歷史場館發揮黨性教育作用并體現其意義的方法
1、讓革命歷史場館成為黨性教育的榜樣,發揮示范作用。革命歷史場館是經過歷史實踐論證、驗證的,具有極高的啟發、激發教育的作用。在場館中,所展現的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人物、事物,所以,革命歷史場館要以發揮黨性教育榜樣的方法,以組織黨員及黨員干部進入場館進行實踐教育活動,發揮場館的教育示范作用,讓黨員及黨員干部銘記、緬懷革命先烈,了解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并為之感到震撼和敬畏,以至于主動的學習革命先烈的先進思想、先進精神,發揚自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提高自身黨員素質的同時,也使革命歷史場館發揮和體現出黨性教育的意義。
2、把革命歷史場館打造成黨性實踐教育新陣地。目前,我國黨員及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普遍以理論教育為主,例如,以院校進修、專題講座、文件宣傳以及召開會議等方式進行理論黨性教育,一方面由于黨性教育內容過于理論,學習起來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使黨員排斥理論學習或者難以理解教育內容;另一方面,過于重視理論教育,缺少實踐教育,不能引起黨員的重視,而且使黨員的黨性教育處于淺表狀態,不能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必須要把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緊密結合為一體,才能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而革命歷史場館是黨性實踐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革命歷史場館應發揮自身的優勢,整合革命歷史資料,把革命歷史資料變為黨性教育資源、教育素材,把革命歷史場館打造成黨性實踐教育新陣地,讓廣大黨員及干部進入場館進行實踐教育活動,或者開展黨性教育專題活動,彌補黨性實踐教育的缺陷,提高黨性教育效果。在達到教育目的同時,也體現出革命歷史場館發揮出的具體意義。
3、創新和擴展黨性教育模式。黨性教育模式對革命歷史場館發揮黨性教育意義有著重要影響,因為,革命歷史場館引領者黨性教育的方向和承載著黨性教育的責任,但由于時代的進步和改變,黨性教育模式也要順應時代、與時俱進,要符合和滿足當代黨員的教育要求及需要,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樣創新和擴展黨性教育模式呢?主要從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創新和擴展。顯性教育是指以革命歷史場館為基地,通過利用公共、公開手段,對黨員進行系統的黨性教育;隱性教育是指組織黨員以參觀、體驗等活動形式進行黨性教育。革命歷史場館只要在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創新和擴展教育手段及方法,就可以創新和擴展黨性教育模式,就會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結論
我黨作為國家執政黨,就必須要做好黨性教育工作,提高黨員的黨性素質,以便保證黨的先進性。而革命歷史場館是我黨歷史產物,匯聚了我黨的革命精神、斗爭精神,明確我黨的性質和建黨宗旨,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符合黨性教育要求。因此,革命歷史場館具有促進黨員深入了解黨的歷史、提高黨員的愛國情懷以及有利于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抵御不良思想沖擊等重要意義。所以,要利用革命歷史場館的示范作用、把革命歷史場館打造成黨性實踐教育新陣地以及創新黨性教育模式等方法,來促進革命歷史場館發揮黨性教育作用,以便對黨員及黨員干部進行全面、深入的教育,讓革命歷史場館發揮出驚人的黨性教育效果,并體現和發揮出革命歷史場館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石泉.新形勢下黨性教育的系統性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0(01):133-138.
[2]王良偉.新形勢下黨校黨性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其對策[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6(05):25-30.
[3]牛安生.新形勢下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歷史考察及基本經驗[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6,38(05):68-72.
[4]張文,諶敏越,張穎.提高干部黨性教育實效性對策研究——以珠海市干部黨性教育為例[J].西藏發展論壇,2015(0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