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發展方式,對提升初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問題;建議
前言
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學生以及教師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導致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受到嚴重限制,所以基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目標,教學參與方應該創新目前的教學方式,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
一、分析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素質教育認識不足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推行多年,但是應試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仍然出現。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在教學設計以及課程考核方面,仍然以語法學習以及考試能力的培養為主,對英語文化以及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較少涉及。甚至在某些教師而言,考試能力才是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所以在這種教育觀念下,英語課堂教學活躍度十分低下,并且學生的參與性較低,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初中階段是學生創造力以及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其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目前在學科教學評價體系中,分數仍然占有較大比重,使得學生無法在英語學習中,吸收更多與英語相關的知識。因此,不少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不強烈,出現抵觸情緒,消極對待英語能力培養的互動活動,部分學生甚至出現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
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一)優化英語師資結構,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
優化師資結構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基礎,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國家交流的加強,英語成為通用性的語言時,也逐漸生活化。在條件好的地區或者學校,初中階段已經開展了全英文授課,增強了英語的應用型。與此同時,在進行全英文授課時,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中國式的英語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導致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認知十分有限。所以,引進高素質英語教師,優化師資結構,具有現實意義。在當代,初中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大大提前,這就要求英語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從教學設計階段平衡理論學習與能力培養的比重,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加入英語文化、情境創設等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區或者學校,可引進具有留學背景的教師甚至直接聘請外籍教師,將國外優秀的語言教學經驗和模式加以本土化改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以彌補現有教學模式下,無法創建真實語言環境的短板。
(二)利用多媒體手段豐富初中英語教學形式
初中生正處于認知結構逐漸完善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其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豐富現有教學形式,將英語能力培養通過多媒體手段融入知識學習進程中,加深學生對能力學習的認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已經不僅限于教材本身,這就意味著,初中學生已經學會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英語學習以及能力訓練。因此,教學過程中,已經利用微課模式,將初中英語課程知識點拆分成若干小節,通過語音、圖片以及視頻的形式,傳遞給初中學生,提高其在課前預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講解,學生在預習時出現的問題,釋放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提高教學針對性。同時,利用互聯網手段,促使初中學生積極參與英語交互學習,在以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并不利于教學相長,教師的主導地位,剝奪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只能在課后或者其他空閑時間向教師咨詢問題,學習問題的解決較為滯后。因此在微課模式下,充分利用互聯網,突破師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將遇到的疑問進行整理,向教師留言,并且留言向其他參與者開放,而教師應在第一時間進行詳細解答并且處理,教師需要對相關常見問題進行匯總,統一在課堂教學時進行再次講解,以加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三)建立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
科學全面的教學評估體系,有利于教師結合學生優勢以及偏好開展教學工作,所以學校層面應該完善現有教學評估體系,拓展評估的參照標準。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通過英語學習讓學生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團隊協作以及溝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創建新型教學評估體系中,需要將意志品質、協作溝通以及創新思維與應試能力一并作為評估指標,豐富現有評估體系。比如在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中,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前期溝通,向學生了解其口語表達面臨的主要困難,并設立一個參考點,然后經過小組合作以及學習方法的調整,將其口語能力的提升度設立另外第一個參考點,將兩種參考點進行橫向與縱向對比,側重分析學生在口語能力提升過程中,推動其進步的重要因素,這樣才能從整體上驗證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為以后教學調整提供相應依據。
(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如果在某一教學進度和強度下,不僅基礎的學生差距會更加明顯,甚至更嚴重分化現象,所以實施分層教育勢在必行。同時根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偏好,可進行小班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組織對英語童話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故事分享,培養英語語感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英語文學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參與性。
三、總結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該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豐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同時優化師資結構,形成全語境的教學模式,推動情景化教學的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分層次教學,提高學生參與性,最終才能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首黎.優化教學方式,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5(22):54.
[2]嚴潔.開發微課資源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7(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