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理財時代,會薅羊毛也不失為一種理財行為,薅羊毛成為白領理財的新時尚。就安全而言,若能薅到銀行的羊毛,肯定是比薅小平臺的羊毛安全得多。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還有人比銀行精?銀行還能給百姓薅羊毛的機會?其實不然,懂得薅羊毛的人,就能發現銀行大有羊毛可以薅。
講究存款技巧薅利息羊毛
中國人向來偏好儲蓄,盡管近年來出現了各種替代存款的產品,如貨幣基金、國債等,不過仍有一部分人喜歡把錢存在銀行。盡管銀行存款沒有高的收益率,但銀行賬戶卻有足夠的金額讓人有安全感。不同于傳統的一年、兩年、五年定期存款,銀行存款方式也可以多樣化。
舉個例子,比如一筆6萬元的資金,可以分成1萬元、2萬元、3萬元三筆存款,把這三筆存款都存成一年定期。如果一年期限沒到,急需2萬元時,就可以把2萬元的那筆存款取出來,這樣,另外兩筆存款的利息也不會受到損失。
再比如每月存入1000元,連續存足一年后,手中便會有12張存單,金額共有1.2萬元。次年第一張存單到期后,再把本息加上第二期存的1000元,再存成一年定期存款。如此手中便有12張存單循環,一旦急需用錢,便可將當月到期的存單兌現,即使此張存單不夠,還可將未到期的存單取出,這樣既可以減少利息損失,又可解燃眉之急,可謂兩全其美。
盡管銀行存款這種理財方式簡單,但如果能好好利用存款技巧,就可以在不影響資金使用的情況下,將資金收益最大化。
薅專屬銀行理財產品羊毛
劉女士是銀行理財產品的忠實粉絲,在她看來,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高,收益也相對還不錯,作為老客戶,時不時還能搶到“老客戶專屬”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更高。
“秒殺”“專屬”“定制”……這些在商場購物中常見的詞匯,如今在銀行理財產品的購買中,也開始出現了。銀行推出的“秒殺”產品,限量供應,性價比高。
對投資者來說,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過程中,如何才能從銀行身上薅到真羊毛呢?對此,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風險偏好、投資偏好以及可投資的時長等;再去考慮理財產品收益率、風險程度、投資時長。只有客戶需求和產品匹配,才能薅到‘真羊毛’”。
利用房貸薅利率差羊毛

對于父輩那一代人而言,總是要等湊足全款才敢購買一套房產。雖然房價不高,總價七八十萬元,但那也是父輩們一輩子的積蓄。其實,即使手里有足夠的錢付全款,選擇銀行貸款仍然不失為一個更明智的選擇,好好利用房貸,也能薅到銀行的羊毛。
舉例來說,今年2月,吳先生在九江市準備了80萬元的全款買房,選擇首付30萬元,貸款50萬元的話,貸款利率享受9折,4.41%(若是公積金貸款的話,利率更低,為3.25%),50萬元用來理財,利率在5%以上。其間的利率差完全是薅來的羊毛。
同理,對于那些手有余錢想著要不要提前還貸的人來說,若是貸款利率低于理財利率,莫不如留著余錢理財。能讓手中的錢有更好的投資回報率,何樂而不為呢?說白了,在所有貸款種類中,房貸算是一種較低成本的借貸方式,這也就是那些生意人,即使手上有錢,也要通過按揭方式購買房產的原因。
巧用銀行信用卡薅羊毛
信用卡是大多數人出門必備的金融消費工具之一,只要使用得當,不僅可以享受便捷,還可以省錢。現如今,各類信用卡薅羊毛已經成為持卡人主要的用卡驅動力。據《理財》雜志記者梳理發現,銀行信用卡的羊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信用卡開卡見面禮。為了爭奪用戶,各家發卡銀行不惜重金,為信用卡的開卡提供許多優惠。比如招行推出活動,開卡送迪士尼小熊維尼。
二是巧用信用卡的免息期。信用卡賬單日當天的交易通常是在第二天入賬,因此,在信用卡賬單日消費能夠享受到銀行最長的免息期,比如最長56天。在賬單日后的幾天是離還款日最遠的。那么,在這幾日消費,你就可以享受最長的免息期。如果買必用的大件,不妨在信用卡賬單日后幾日進行消費,把現金則存入余額寶享受利息。
三是努力攢信用卡積分。像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商品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雖然近兩年信用卡積分兌換越來越坑爹,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很多企業員工因工作需要,經常大量使用個人信用卡進行支付,在事后報銷沖賬,而持卡人個人可以獲得刷卡消費積分或航空里程積分,以及其他用卡的獎勵。另外,不只銀行信用卡有積分,手機銀行也有積分,比如民生手機銀行,積分就可兌換話費。
四是信用卡推出的優惠活動。現在信用卡給予的特惠活動越來越多,有消費100元返10元、消費100元積分抽獎等等。“交行信用卡快捷支付滿150減50”“建行龍支付滿100減50”“招行一網通立減5元至99元不等”。像交通銀行指定商戶消費返刷卡金的活動,就大有羊毛可以薅。比如叫上同事去聚餐,大家AA,然后你還能得刷卡金。說白了就是盡量利用信用卡優惠,找人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