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16.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8-0093-02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亟須解決的一大問題。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蛋奶等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但獸用藥物的使用卻存在很大的問題,濫用抗生素、違規添加違禁藥物以及人藥獸用等都是殘留管控的艱巨任務[1]。動物肉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其質量要求更是關乎大家的食品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重高品質更安全的食品,用于購買綠色、環保、安全的無公害甚至是有機食品的支出更是占了整體重中之重。獸藥殘留的問題,已成為食品安全問題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藥物殘留已對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不管是農藥殘留或者獸藥殘留都已在無形之中對食品衛生造成影響。藥物殘留急性中毒,過敏反應和變態反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胃腸道菌群等毒性作用越來越多地體現在臨床醫療中。細菌的耐藥性出現也和藥物殘留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人藥獸用,違規添加,超量使用,沒有嚴格的休藥期,都是細菌耐藥性增加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肉蛋奶中的藥物殘留超標。動物用藥后,多數藥物會以藥物原型或者代謝物方式進行排泄,糞便、尿液是最常見的排泄物。當把這些排泄物排入周圍環境時,藥物原型或者代謝物往往還具有藥物活性,從而影響周圍環境。目前已知有29種微生物對畜禽藥物具有耐藥性,藥物殘留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毒性作用這么簡單。肉蛋奶中的藥物殘留無形之中對臨床用藥產生了影響。耐藥性細菌的產生和胃腸道菌群紊亂所帶來的新藥開發壓力使新藥開發的速度停滯不前,而細菌耐藥性不斷加快,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頒布,是確保食品安全重要的一步,用法律來保護百姓可以放心吃,用法律來約束生產者,這部法律的頒布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填補了食品安全中的一個空白。其中明確規定了生產者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等合理使用如藥物等投入品,嚴格遵守休藥期或安全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要嚴格禁止違禁藥品的使用。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首先要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的環境,從根源上切斷污染物對農產品的污染;其次,也要把監管從田間到餐桌進行全程覆蓋,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這就更需要我們在今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做到真正為民。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建設動物源性食品藥物殘留的監控體系,監控體系覆蓋范圍、檢驗合格率等多方面也逐年增長[3]。我國自1999年開始實行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獸藥殘留監控,每年對包括肉蛋奶等多種動物組織樣本進行抽檢,有效保證了各種動物產品的質量。而檢測結果顯示,藥殘超標的情況也是逐年遞減,動物產品的合格率逐年升高。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因為檢測合格率逐年升高而降低,肉蛋奶等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監控體系也難以成為食品安全檢測的支持性和基礎體系,依靠目前的每批檢測或抽樣檢測依舊難以保證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4-6]。
時至今日,我國在畜產品檢測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這也是制約我們食品安全發展的主要問題。檢測方法多種多樣,檢測標準不規范都是制約食品安全的絆腳石。《食品安全法》頒布以后,雖然建立了許多檢測標準,但是多數是停留在研究方法上,實用性不強,重復制定檢測方法,甚至是一種藥物的檢測方法多達十幾種,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人力,使得藥物殘留的檢測進入了一個誤區[2-9]。優化檢測方法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有效而快速準確的檢測是食品安全檢測的要求。目前,我國檢測機構常用的儀器包括液質聯用儀、氣質聯用儀、離子色譜儀、高分辨質譜儀等,不論從精度或者靈敏度都不亞于歐美國家,所依據的檢測標準等也與歐美等國家保持一致。但是檢測方法與監控計劃定量的差距使整個結果不可信。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統一性的結合是解決藥物殘留檢測的有效方法。現在已經不再是以前技術落后、設備老舊的年代了,所以更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國家的檢測方法,要保證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統一性的正確結合,才能使藥殘監控更有實際意義[3-4,12]。
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人才引進,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不斷提升,使液相、氣質聯用等技術越來越普及,但這些檢測方法的處理卻十分復雜,而且需要諸多的有機試劑,無形之中會造成較大的污染。肉蛋奶等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必須使用有機試劑才能提取檢測,但有機溶劑不僅易揮發,而且有毒,對實驗人員的傷害是非常明顯的;而有機廢液對水污染的嚴重性也是可想而知的,有機廢液的處理成本、處理方式、新溶劑的價格都是有機廢液無害化處理過程中的問題,目前國內缺乏具有處理資質的環保機構,處理不當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是不可估量的[4,13-14]。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日益豐富多彩,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轉變,由原來的吃飽轉為現在的吃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食品衛生、食品安全,而肉蛋奶已經不再是餐桌上的奢侈品,藥物殘留就更加成為食品安全的關鍵點。而我國現行的檢測方法與方式卻無法滿足對食品安全的技術支持。隨機性不強,無法跟蹤樣本,無法親自采樣,都暴露出在采樣過程中的種種問題。目前的抽樣方法無法實現食品安全檢測的最終目的。抽樣檢測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我們更應該加速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同時建立一套完善的藥殘監控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處罰方法,從根本上杜絕藥物殘留所帶來的危害,這才是食品安全的根本出發點。
參考文獻:(14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