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費者將根據產品設計所傳達的各種審美因素的視覺感受,引起各種不同的審美體驗。美的設計能夠引起人們精神上巨大的愉悅,并且把對產品設計所產生的好印象轉化成對內在商品的好感,從而產生購買的強烈欲望,美的產品設計與人的感受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審美價值關系。
【關鍵詞】:產品設計;審美價值;消費者;審美心理;可樂產業文化與設計
如今的消費者選擇商品不僅要看其實用價值,同時,更加注重該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情趣。產品設計不僅要求具有保護商品的功能,更需具有便于消費者識別商品的功能以及在銷售竟爭中起重要作用的審美功能。消費者在千百種商品中憑著直覺感受著各種產品的美與不美,在此產品設計充當了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媒介,它除了傳達產品使用功能方面的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傳達產品審美功能方面的信息,以及文化內涵。消費者將根據產品外觀設計所傳達的各種審美因素的視覺感受,引起各種不同的審美體驗。因此美的設計能夠引起人們精神上巨大的愉悅,并且把對產品設計所產生的好印象轉化成對內在商品的好感,從而產生購買的強烈欲望,美的產品設計與人的感受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審美價值關系。
一、產品的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綜合信息處理過程
藝術設計除了實用功能外,還具有審美功能,藝術的審美功能,指藝術設計產品滿足人的審美需要,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能力。在滿足人的審美需要方面,藝術歷來起著重要作用,現在藝術設計產品也能發揮審美功能。它們以美的外形、結構和色彩向大眾傳播審美信息,滿足、激起和發展它們的審美需要,并促使審美需要變成消費需要。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新產品,這不僅為了這些產品的新屬性,而且為了滿足審美需要。產品的外觀主要包括形態、色彩、材質這三個方面,如果一個產品有奪人眼球的外觀,必然會吸引消費者去購買。每一個產品的外觀可以有很多種,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在綜合各種因素的前提下,選擇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外觀方案,設計是連接品牌和消費者的一個關鍵部分,設計在令差別富有意義和被商業及創新認識認可上也成了一種關鍵驅動力。
(一)可樂外觀設計審美價值與功能分析
可樂作為特定的商品,其包裝、標志、廣告宣傳等視覺傳達均因其審美價值成功地創造了市場價值, 以“可口可樂”品牌的外觀設計為例,那個極具曲線的可樂瓶被稱作“世界上最有名的瓶子”。這款女人味十足的可樂瓶設計超越了其原有的功能性。羅維的設計在商業中獲得巨大成功,同時也為可口可樂公司帶來不容小覷的利潤,可樂的經典瓶形設計成為了美國文化的象征。
產品的外觀設計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消費者對產品的外觀是有雙重要求的,一種是精神上的,一種是物質上的,產品本身有三種功能,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產品的外觀應這三種功能的協調和綜合。
(二)產品外觀的情感設計
“情以物興”,“物以情觀”。就是要工業設計師們以“物我交感”“心物應合”雙向生成的設計理念,將自然形態轉化為富于生命力和情趣的設計形式,從而創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如果一個產品的外觀能夠喚起消費者的美好情感,能夠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就可以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美感。
可樂瓶型在不同年代又作了不同的微調,且根據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外觀視覺要素的設計上將國際化和民族化結合,增強了商品在文化方面對消費者產生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二、 消費者的審美心理的發展
消費者的審美過程是由產品的客體,通過消費者的感覺器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接受到產品的各種信息,然后對產品產生審美體驗,從而,獲得審美享受。當然對產品的外觀審美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觸覺。
消費者的審美心理是豐富多彩的,審美心理包含著許多因素,比如有文化、地域、經濟、年齡、性別等因素,她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人類對美的不懈追求,消費者的審美要求也是多層次的、多樣化的。消費者審美心理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無論是誰,他對雄偉、壯麗的金字塔、精美絕倫的故宮都會欣賞的。
(一)審美趣味體現時代精神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崇尚知識,知道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技術含量較高的外觀設計總是會受歡迎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掀起,設計的全球化趨勢也日益明顯,東西方文化在不斷交流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人們的審美趣味也有一些相似的東西。
“本土化”是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市場所使用的廣告策略。首先,體現在其廣告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上。家喻戶曉的“可口可樂”名字要追溯到 20世紀 20年代,由上海生產,并賦予了它這個中國化而又十分喜慶的名字。同時,可口可樂也十分注重消費群體的文化因素。在 20世紀 80年代,可口可樂再次登錄中國市場,并帶來了一場號稱“紅色運動旋風”的廣告宣傳。可口可樂公司的廣告與中國民間藝術相結合,成果斐然。寓意是“年年慶有余,歲歲添歡樂”,恰好與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新年吉祥的本土形象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中,產生了共鳴。在這場“紅色運動旋風”中,還有一款中國傳統剪紙中的“年年有余(魚)”圖案與可口可樂商標巧妙結合,這款設計使得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很自然地交融。而且,可口可樂把美國流行的 “Enjoy文化”推向了中國消費群體中,聲勢浩大地號召中國人 “Enjoy Coca-Cola”!
(二)產品設計應符合消費者的審美標準
為了使產品迅速變成商品,生產也越來越關心大眾的審美需要和審美趣味。設計師首先要了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才能設計出符合消費者審美的產品。
1、個性與共性
設計師要處理好審美心理的個性與共性,在擁有一定共性的前提下,努力創造個性。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關注人是設計師的興趣所在,要想讓人們擁有好的、可靠的和能夠帶來幸福的東西,這些東西實用、功能性好,令人愉悅、有吸引力、富有魅力、充滿娛樂性,服裝設計師對個性與共性最敏感,設計師總是千方百計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服裝款式,而一些服裝生產廠家總是模仿和抄襲最新的款式,實際上,一款服裝并不適合所有人,因穿著者的身材、氣質、年齡、種族的不同,每個人應穿出自己的個性。中國婦女穿著旗袍能充分展現東方女性秀麗、端莊的魅力。西方的男子穿著西裝能使他們顯得英俊、瀟灑。
百事可樂在廣告的策劃上依然走年輕、時尚的路線,并未體現出太多的本土化傾向,在中國的品牌宣傳戰略中使用了“藍海洋戰術”。百事的藍色是永恒的象征,純潔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秀麗、冷靜、睿智、豁達與清新的特質,并結合眾多年輕明星的助陣,成為前衛、活力的標志。其品牌以響亮的廣告語 DARE FOR MORE(突破渴望)配合眾多的演藝界明星助戰,其力度與轟動效應可想而知。百事可樂在廣告策劃上并沒有如可口可樂一樣顯現出相關的文化背景屬性。
總結
毋庸置疑,在兩大可樂巨頭的激烈角逐中,可口可樂依然處于領軍地位,而百事可樂充當競爭者的角色。可口可樂可謂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暢銷全球,并不只是在宣傳美國的本土文化,在產品設計和視覺傳達的表現上契合更多的本土文化,符合當地的文化、經濟、風俗、觀念及社會背景等因素,其展現出的文化內涵對產品設計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文化上的差異,以西方的審美觀來影響東方人,難免有些難度?,F代產品設計中首要的設計思想是合理體現設計美學中的人文價值,不僅要顧及到受眾人群,還要兼顧到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因素 ,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產品的真正價值。
總之,產品的外觀設計應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要求,設計師必須要深入生活,深入、細致地了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趣味,才能設計出能帶給人藝術享受的產品。產品的外觀要不斷創新體現時代精神、引領時尚潮流,才可能被消費者認可。最終,使消費者從審美上感到“物移我情”(符合消費者審美心理)。從感知上感到“物宜我知”(符合消費者的知覺心理)。從認知上感到“物宜我思”(符合消費者的認知心理),從操作上感到“物宜我用”(符合消費者的操作動作特性),這樣才能實現“物我合一”的設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