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學領域,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無限豐富而又科學嚴密的想象空間,其寫作思維新穎獨特,形成了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因而獲得一片贊譽的作品《紅高粱》,以它悲壯豪放、繁復藻麗、含蓄蘊藉的風格而引人注目。這些語言特色的展現,主要在于作家對于字詞句式的斟酌選擇以及精妙的布局謀篇,而對綠色詞的富有獨創性的運用,便是其中值得深入探討的一方面。本文筆者試分析《紅高粱》小說中的綠色詞及象征意義。
【關鍵詞】:《紅高粱》;綠色詞;象征意義
一、《紅高粱》中綠色詞運用
正因為各式各樣色彩對大多數人來說具有不一樣的審美體驗,才使得色彩詞附加上情感的內蘊。因此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傾向于色彩詞的使用,并且賦予這些色彩詞不同的隱喻意義。莫言也喜歡運用綠色,它本身就具有青春、活力、昂揚向上的寓意,但莫言對這種色彩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在他眼中,綠色多是惡劣的逆境、艱苦的環境、邪惡的現實、骯臟的人性的象征,而《紅高粱》這部小說中綠色往往有著特定的象征意義。例如:
例(1)“羅漢大爺臉皮被剝掉后,……一群群蔥綠的蒼蠅漫天飛舞。”[1]
此句中作者安排“蔥綠的蒼蠅”置于鮮血淋漓的醬紅色的背景中,這無形中增強了我們對殘忍現實和丑惡場面的心理沖擊,讓大家從文字里就能真切得感受那種令人可怕的場景,并且在遠距離的震撼與驚人的恐懼中體會到“綠色”所意指的齷齪卑鄙。
例(2)“野鴨子被突然冒出來的人群驚嚇,……蹣蹣跚跚地行走,翠綠的鴨羽和黃褐的鴨羽在草叢中閃爍。”
例(2)中作者采用如實描述,用“翠綠的鴨羽”來描寫鴨子在河灘中被冒出的人群驚嚇中蹣跚行走的狀態,將鴨子閃躲的模樣很自然生動的表現出來,突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活力。
二、《紅高粱》中綠色詞的象征意義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知道推斷出:作家莫言形成的創作思維中,綠色原本蘊含的意義被顛覆了,大多數情況里,綠色代表著丑陋、邪惡和恐怖。莫言對象征生機與希望的綠色進行反常規使用,這與他生活閱歷與切身感受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綠色在《紅高粱》中具有深刻的意蘊,具體表現如下:
(一)象征一種絕望骯臟的現實
莫言顛覆傳統對綠色的大加贊美,他作品中的綠色是粗鄙、骯臟的,小說中對綠色的恣意謾罵,是因為綠色是鄉村環境的主要色調,而從小生活在高密的他對于土地帶給人們的痛苦則有著深刻體會,他曾說“我不贊美土地,誰贊美土地,誰就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敵,我厭惡綠色,誰歌頌綠色,誰就是殺人不留血痕的屠棍,綠色非常骯臟,綠色是渾濁的藏污納垢的大本營”,[2]因此“綠色”在這部作品里傳達出深受迫害的農民對土地的厭惡感情。例如:
例(3)“我父親和大家一樣都半邊臉紅半邊臉綠,和他們一起觀看著墨水河面上殘破的霧團。”
例(4)“父親提著手槍,鉆進高粱地,跨過公路,走到啞巴面前,啞巴盤腿打坐,用一塊綠油油的石頭磨著一把修長的腰刀。”
例(5)“兩道深綠色的光線,從他的眼縫里射出。”
例(6)“轎夫們的話更加粗野了,……他們說站在單家院子外,就能聞到一股爛肉臭味,單家的院子里,飛舞著成群結隊的綠頭蒼蠅。”
例(3)中“半邊臉紅半邊臉綠”是如實用來描寫人物的臉色,另一層面上紅色代表著希望,綠色則象征著絕望,可以說當時父親臉上喜悅與壓抑是并存的。例(4)中“綠油油”用來形容父親磨成的腰刀,將這把刀的鋒利顯示出來,并意指父親抗擊侵略的心志,以及自己對邪惡社會所呈現出得極度不滿和深惡痛絕。例(5)中作家用“深綠色的光線”描摹人物的神情,寓意著人性的邪惡與丑陋。例(6)中“綠頭蒼蠅”代指單扁郎極差的身體狀況,也暗示著曾外祖父人性的粗鄙,揭示出當時的一種丑惡的社會現實。
(二)象征一種恐怖死亡的氣息
生與死是相對的,也是文學創作的永恒主題。莫言善于從特殊的視角來描述死亡,在《紅高粱》這部作品中,綠色在此多暗示一種恐怖與死亡的氣息,揭示作者對于死亡的理解和定義,從而表現出作家內心的感受和他的文學世界。例如:
例(7)“吃餅的人眼里跳出綠火花,一行行雪白的清明汗珠從他臉上驚惶地流出來。”
例(8)“父親發現,被紅高粱夾峙的公路上,有四個深綠色的甲蟲狀的怪物,無聲無息地爬過來了。”
例(7)中用“綠火花”來描寫人的眼神,能代指吃餅人恐懼害怕的情緒。例(8)這里用“深綠色”描繪甲蟲狀的怪物,以代指敵軍的行車,“深綠色”是對該物的真實客觀描述,而“深”這一程度詞放在“綠色”之前給讀者一種不祥恐懼的感覺。
例(9)“夜色灰葡萄,金風串河道,寶藍色的天空深邃無邊,綠色的星辰格外明亮。”
從這一例句中可以知道作家使用綠色來形容星辰,對描摹的對象進行了超常搭配,主觀色彩較濃。莫言通過對客觀事物濃烈的色彩和潑灑描繪,使用色彩詞的超常搭配,讓一切事物在這個奇妙的夜晚都籠罩了美妙的色彩:灰色的葡萄、金色的河道、寶藍色的的天空、綠色的星辰,莫言運用十分紛繁和各種色彩去描繪景色,一切顯得栩栩如生,似乎能夠感受到羅漢大爺和父親一同抓螃蟹的美好情景,而“綠色的星辰”為下文羅漢大爺遭遇不幸埋下伏筆,短暫的美好時光也讓讀者預先感受到濃郁的死亡氣息,預示著羅漢大爺悲劇的結局。
在《紅高粱》這部作品中,綠色多指代消極意義,作家莫言使用強有力的、回旋不絕的語言氣勢,用極富想象力的語言建構成一系列意象,也從綠色出發意指丑陋的現實社會和自我對這種惡劣環境的極度厭惡和氣憤之情,同時借綠色去表現山東高密鄉農民生活的困苦和所處環境的黑暗[3]。在作者筆下,綠色是可怖的、骯臟的,是對于土地的深深憎惡。它在農民眼里是毫無生機的,成為沉重不堪的負擔。他們世代都被捆綁在這片黃土地上,苦苦掙扎著,永遠都無法獲得自由。莫言在思考歷史與現實的基礎上傳達出他對家鄉和土地的愛恨交織的復雜情緒,他深深眷戀著故鄉,但卻無法接受這悲涼蕭條的家鄉情況,愛之深,恨之切,這就是《紅高粱》中綠色所蘊含的暗示性與深刻意蘊。
參考文獻
[1]莫言.紅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4(本文中所涉及的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內容,如非特殊標明均出自此書,恕不在此一一列舉)
[2][2]莫言.歡樂[M]//透明的紅蘿卜.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4.
[3]賀夢月.《紅高粱》中色彩詞運用分析[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3.(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