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個性多元的時代,市場競爭愈加強烈,審美觀點也日益變更,人們對工作、生活空間的審美要求也從簡單適用過渡到更高品位的追求,因此裝飾藝術設計顯得尤其重要。本文首先從裝飾藝術設計背景等方面進行介紹,結合國內外裝飾藝術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以作品為例,詳細分析了裝飾設計中的靈感構思以及采用的纖維材料和工藝,別樣的造型設計、不同材料的碰撞和豐富的色彩搭配給作品帶來了新的視覺感受。
【關鍵詞】:裝飾藝術;纖維材料;色彩;工藝
在人類所創造的視覺藝術中,裝飾藝術可以說是形式最豐富,涉及門類最多樣,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回望裝飾藝術的源流,可以揭示人類美術創造的本質特征,無論哪個民族和地區或其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只要有人類存在就一定會有裝飾存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解釋“裝飾藝術”一詞:依附于某一主體的繪畫或雕塑工藝。如用以美化人體的服飾、首飾,用以美化建筑環境的各種壁飾、柱飾、門飾、燈飾等。直至今日,裝飾藝術仍然是人類最普遍的藝術之一。
因此,裝飾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裝飾涉及廣泛,幾乎包括了一切藝術門類,是構成藝術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表達了人類審美維度的縝密規律。裝飾藝術依附于某主體繪畫或雕塑工藝,主體通過裝飾來體現其特征、功用及價值的特有美感,而裝飾藝術亦可從主體獨立而成一種藝術形態,展現其特有的審美態度。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
1.現代裝飾設計的現狀
中國的裝飾藝術發展是以中國的、民族的物質材料為媒介來創作裝飾靈感,它要在當代普通民眾的普遍生活態度和傳統觀念上開始發展,裝飾作品要通過民族文化和精神來獲得藝術價值。只有這樣,裝飾藝術的中國化才會越來越被中國市場和民眾所喜愛,裝飾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光明通暢的。
在裝飾藝術日益流行的今天,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也在一直完善。而對國外設計來說,當代國際藝術的整體性發展充滿刺激。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設計觀念也呈現出工業或后工業社會的強勁勢頭。所以,裝飾藝術不僅對中國美術發展具有強烈影響,對于世界美術發展同樣意義非凡。
當今市場上多數家居飾品店,裝置藝術品店等出現的裝飾藝術品種類單一,從題材、造型、材料到工藝都比較傳統,缺乏創意。所以,裝飾設計極需要推陳出新,需要一系列簡約化、抽象化、概括化,符合年輕人審美觀念的作品。
2、裝飾設計中纖維材料的應用
現代裝飾設計的創新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生活方式,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運用獨特、個性的靈感進行創作,使設計能夠適應新的審美標準,符合新的時代精神。裝飾藝術設計更傾向于材料和工藝,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從設計到手工的全過程,通過材料獨特的物理屬性來傳遞所思所想,從而設計并制作出符合人類審美觀念的作品。而纖維材料也是裝飾設計中極為常用的材料,比如棉布、麻布、毛線、紐扣、拉鏈等。
安琪拉.林是我國香港有名的纖維藝術家,她的作品擅長使用點狀材料作為主要元素,曾使用過魚的眼睛、指甲、雞蛋皮等材料。此外,她還經常使用一些白色棉布和白色氈子為主要的塑形基礎,然后用一些特別的材料來點綴修飾。她的系列作品中第二幅作品《嬰兒》、第六幅《戀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細小的白色線球和一些雞蛋皮,意味著結束和新的開始。作品采用多種材質,加強了材質之間的對比關系,也豐富了纖維藝術的表現語言。
設計師在設計時,除了要有成熟的、趣味的設計靈感之外,要通過專業的裝飾藝術設計知識,選用合適的纖維材料和的裝飾手法,將其以實物的方式呈現出來,獲取流行大眾的喜歡。
3、纖維藝術的創新之處
3.1、材料創意特色
常見的纖維材料有布料,包括棉布和麻布,它們面料柔軟,易造型、易粘貼,適合手工制作。其余材料還有絲綿、毛線、扣子、拉鏈。絲綿能做出立體縱深感,毛線和紐扣可以細節點綴,拉鏈則加強了作品的肌理趣味。每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應用方法和呈現效果。
在纖維材料研究中,若對材料特性了解不夠,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材料和手法能更好的詮釋作品,不懂得如何將材料的自然美、肌理美融入到作品中,那就要不斷地選擇嘗試,不斷試驗、搭配、對比、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選用最適合的、最創新的、最能凸顯裝飾美感的材料來完成作品。創作中除了要注重表現材料的質感外,色彩設計與搭配也不容小覷,要多運用亮麗的純色,對比色和相近色,達到色調統一的視覺效果。結合作品應用環境,確定主色調,并且以主色的相近色為輔助,豐富其作品色彩。例如藍色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黃色則讓人感到明亮快樂,它的互補色紫色又讓人覺得神秘爛漫,白色灰色會讓作品更加純潔莊重,這些都是飽和度強又易出效果的顏色,凸顯出作品想要表達的多元的個性色彩。
作品形象的層次化處理,色彩的豐富與和諧,加之運用不同的材料表現不同的形態、色彩和肌理,作品一定會形成獨特的裝飾美。
例如一組人物裝飾作品中使用棉布、麻布做大面積的效果,再用毛線、紐扣做細節效果,同時用絲綿做出層次感,使作品更豐富耐看,其中少量拉鏈的使用也讓作品多了一分肌理的趣味。綜合纖維材料的穿插運用給了消費者更好的視覺體驗。
3.2.工藝創意特色
在纖維材料的制作工藝上,常用的方法有剪裁、粘貼等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這樣可以使作品看起來充滿錯落有致的空間感,更具彈性,更有層次,更具裝飾藝術性,同時在造型設計、裝飾手法、作品藝術效果上詮釋纖維藝術特有的美感。在制作的過程中,多運用聯想法。在基礎構思上聯想符合自己審美觀念的構思延伸,或許可以突破時空,使作品從造型設計到表現手法都能出現更加美的效果,而好的作品本身也會帶給人濃濃的藝術情感,往往在審美對象與審美客體之間產生強烈的共鳴。
3.3.展示方法
裝飾藝術作品多應用于現代簡約風格或混搭風格的室內環境、會所、咖啡廳等空間,適合客廳沙發背景墻掛畫及休閑公共空間大面積的墻面裝飾。簡約風格的室內環境顏色相對比較單一,因此作品豐富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而時尚混搭風格的室內環境顏色相對比較豐富,差異較大,作品正好與環境色彩相互呼應,很好地融入空間中,同時為現代家居、會所等空間裝飾設計帶來新的趣味性和觀賞性。
崇尚抽象是人的天性,以主觀、強烈的表現形式表達內心的感受。一進門就是一處風景,一幅畫點亮一個房間,絢麗色彩給人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簡潔明快的空間中出現一點色彩的碰撞,一深一淺,一張一弛,完美結合,充滿情調,也成為了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4、結論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現代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人們的審美標準、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選擇嘗試多種纖維材料碰撞的效果,作品有了新的血液和生命,還原設計初衷,讓整個過程變得生動有趣。纖維藝術的發展和運用也使現代裝飾設計邁上了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倪建林.裝飾之源:原始裝飾藝術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2]展望之.中國裝飾文化藝術.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陳瑞林.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簡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4] 張怡莊.纖維藝術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