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社會中,流行音樂對豐富人們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作為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流行音樂自產生以來就飽受爭議,業內外人士對其褒貶不一。流行音樂從產生、發展到逐漸成熟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態勢發展迅速,它的形成、發展及各時期的特點,都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代表著不同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并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新的時代下唯有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讓流行音樂回到它本真該有的面貌,帶給當代人們更多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當代流行音樂;價值觀;變化
流行音樂的種類非常繁多,包含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造就了流行音樂復雜的結構。而這些不同分別來自于不同的文化類型。流行音樂是世界音樂領域中最活躍的一部分。工業化的大生產以及市場經濟的催化,使流行音樂作品覆蓋到了完整的商業化運作機制當中。同時科技的迅猛發展也為其表現形式與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撐。流行音樂的主要傳播受眾為青少年亞文化人群,他勢必帶有一定的流行性與時尚性。流行音樂的這一屬性使得它成為大眾娛樂文化的傳聲筒。相對于一個穩定的文化概念,流行音樂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外延,它的發展收到社會環境中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可以說它是隨著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流行音樂雖然不能說是政治的傳聲筒,但它卻深受社會主流官方意識的左右。這種“左右”不是一種必然的存在,但卻成為人們價值觀引導的重要方向。
流行音樂作品往往反映一個社會時期的主流意識與社會現象,這也是它具備流行性特征的主要原因。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產生、發展、到走向成熟,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過程,每個時期表現出來的特點都帶有著那個時期特有的社會環境,也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時大眾的價值觀念。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鄧麗君的歌曲傳入內地,流行音樂自此開始新的萌芽。然而人們對它的爭論從未停止,把它命名為“通俗音樂”、“黃色歌曲”、“靡靡之音”,甚至扣上“亡黨亡國” 的帽子。這些使流入內地的流行音樂陷入了沉寂,將近二三十年的時間進入發展停滯期。直到20世紀80年代,流行音樂以其自然、新奇、多元的風格和特色,在新的形勢下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并日益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改變了大眾對流行音樂的價值偏見。時至今日,流行音樂不斷被正名,緊跟時代的步伐,逐步走向多元化。
(一)在崇尚自然與真誠中起步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內地原創流行音樂尚未興起,時下的歌曲以“高、亮、硬”為主要特點,慢慢轉向了抒情。70年代末期,中國新時期流行音樂,伴隨著港臺歌曲對大陸歌曲沖擊力地不斷加大而應勢而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和搞活的方針,為中國音樂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政策支撐。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逐漸開放,價值觀念的不斷變化,中國的流行音樂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80年代初期,我國社會改革更加全面,社會生產力聚力發展,不同層次的人們對于音樂的認識和需求更加多元,人們的審美視覺也發生了迅速改變。回顧歷程,1986年——1990年間,全國刮起了一陣“西北風”,這個時候的代表作品有流行歌曲《黃土高坡》、《一無所有》、《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等,這些作品都因豪放粗獷,響徹云霄。198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程琳演唱的流行音樂《好小子》,是當時流行的香港電視連續劇《陳真》的片尾曲,深受大眾的喜愛,街頭巷尾廣為傳唱。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邁出了勇敢的一步,進入起步階段,自此,抒情的、充滿人性的旋律以及自然、真誠的價值觀成為人們新的追求。
(二)20世紀90年代——迷惘,尋求釋放開始懷舊并反思時代
進入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人們原有的價值觀觀瞬間與變化的社會格格不入,人們開始迷惑,國外的多元價值觀也日益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這種沖突更是使人不知所措。初入消費時代的中國人,沉浸在一種浮躁之中,人們憂郁、彷徨、苦悶、困惑。人們的精神極度空虛,缺乏信仰。人們尋求一種釋放、一種情感的出路。崔健作為中國搖滾的先鋒人物,他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花房姑娘》、《假行僧》等,用強烈的音符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唱出了當時人們內心的彷徨與無所適從的感覺。之前的激情澎湃變為世俗平庸,民謠音樂90年代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桌的你》、《橄欖樹》、《小芳》、《朝花夕拾》……整個時代的音樂充斥著懷舊傷感的情緒。
(三)在突出創新和特色中走向輝煌
伴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流行音樂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這和整個時期內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思想的活躍有著重要聯系。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流行音樂的創作結合當代人們的生活觀念,開始進入到一個求新、求變的的繁榮期。在經歷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后,人們受時代的影響,思想更加活躍、開放,對文化的寬容度也越來越高。流行音樂開始大規模的運用各種可以利用的元素,講求與外來文化或傳統文化的混搭,更加弘揚個性化與獨特性,這體現了中國人越來越強的文化自信。
流行音樂從產生、發展到逐漸成熟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態勢發展迅速,它的形成、發展及各時期的特點,都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代表著不同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并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新的時代下唯有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讓流行音樂回到它本真該有的面貌,帶給當代人們更多積極的影響。相信在新媒體傳播媒介的推動下,音樂市場會進一步開放,流行音樂的價值引導作用會越加突出,流行音樂的發展繁榮必將帶給人們寬容、自信的同時會更加注重多元化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