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陶藝產品備受大家關注,陶藝產品實質上是藝術對不同文明生存條件下的人類需要的適應和滿足。陶藝作品與陶藝產品都是造物形式,只是側重的點不同,其實也是傳統與現代的區別,傳統陶藝以實用為目的,而現代陶藝更多體現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新語”陶藝小組在創作中繼承傳統陶藝精華發揚現代陶藝特色,本文就談談“新語”陶藝小組的初步設計與創作中的實踐感受。
【關鍵詞】:創新;制作過程;實用性
關于陶藝,本來只是略知一二,但是興趣濃厚。陶藝是一種有很多可能性的藝術形式,不論是材質上還是塑造手法上,創作的空間都很大,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成品總是出其不意。出于對陶藝的欣賞和好奇,我與其他三位成員成功的申請了大學生國家創新創業項目,我們正式開始了陶瓷藝術的學習。學習古代人的博大精深,無論哪種陶藝作品,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產生都是具備了一定的區域性,民族性和實用性;而現代陶藝不僅反映了時代特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這個時代的人民的思想和審美情趣。陶藝以文創產品的形式在如今備受歡迎。
一、現代陶藝的審美需求
陶藝隨著社會的進步向前不斷發展與創造,從而陶藝脫離使用功能的局限更注重設計和審美的需要。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的改變,促成了陶藝的內涵和意義發生了改變,從而對陶藝文化美學意義的研究,是我們理解現代社會人們精神生活內容和探索未來陶藝發展方向和設計形式創新的有效途徑。在現代經濟環境下,陶藝的設計理念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不斷更新變化,從而陶藝在使用概念、設計理念、情感表達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新的特質。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更新,人們的思想變化審美情趣也隨之變化的越來越快,陶藝的設計理念也不斷更新發展,因此分析現代陶藝審美設計的形式特征、發展狀況以及所表現出的更多的人文關懷和自然美,是現代陶藝設計理念和創作手法創新的關鍵也是一大挑戰。
二、調研過程
在2017年5月初我們陶藝“新語”小組赴西安調研,通過前期的專業認知與指導老師的聯系,我們參觀了秦兵馬俑的陶藝技術、西安美院的美術館、西安美院學生作品陶藝展覽館、雁塔美術館等,并去陶藝制作中心學習制作方法。通過參觀學習傳統和現代的陶藝作品,我們了解了現代陶藝與民族陶藝相結合的趨勢,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的存在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借鑒并不斷發展。傳統陶藝,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器物藝術。而現代陶藝重視個性、創新和觀念的表達,現代陶藝在傳統陶藝的影響和自身獨特發展的雙重作用力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是時代發展的走勢和趨向,正確認識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的關系,將對這一新興的藝術形式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對中國的現代陶藝發展有利。陶藝不僅僅是一件工藝品,是使一件美的作品變成人們需要的裝飾產品,更是賦予了人們的實用需求,這種趨勢不僅可以使陶藝產品一直流傳下去,也起到了繼承與傳承的作用。因此我們所做出的作品更要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和裝飾需求。此次外出學習收獲頗多,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陶藝形式多種多樣,我們還需繼續鉆研研究。
三、方案設計
調研結束后小組成員都設計出了各自的方案,各有特點。我設計的側重點是獨特與美觀,設計出了造型獨特,突出面部表情并用幾何作為修飾的一系列擺放玩偶,初步設想顏色艷麗,此套方案具有裝飾功能。由于突出擺設功能因此由動物變形還做出了兩個動物的設計。其中兩為成員的方案主要突出實用功能,從生活中大家常見常用的物品作為參照,找出設計靈感,最終確立主題為燈罩和煙灰缸,由于燈罩需要讓光發射出來而且不易太重,因此該成員在設計上使用孔和條的設計確保燈光發射出來,至于成品做出來太重的問題只能在制作中改進;而煙灰缸的設計更是有創意,該成員將煙灰缸的造型與烽火臺聯想起來,最終以多層烽火臺的形式展現,兩為成員的作品顏色都以素雅顏色為主。最后一位成員的設計偏重于造型視覺感,在設計上是以熊貓為題材,造型卻是一大重點,考驗了該同學的美術功底,使呈現出來的作品有一點雕塑的味道,把國寶動物大熊貓表現的憨態可掬,十分惹人喜愛。我們小組總體的設計理念是實用和創新相結合,把常態化的東西變的有趣味,做出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
四、制作過程與實踐感受
小組成員均是第一次實踐,對陶藝制作充滿期待。實踐地點在本校的陶窯里,首先是認識陶泥性質,陶泥可塑性強,如果過度征服,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泥巴材質性能的體現及審美情趣,因此我們稍把陶泥甩成塊狀,排出陶泥中的水分,再開始塑形。我認為,陶藝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被人們所欣賞的,所以過多的強調實用反而迷失了對美的要求,從而不能充分展現出陶藝作品個性的審美特征。因此實用和個性要很好的結合,過度強調其中一點都是不可取的。了解了原材料,制作中還是有很多技巧性的,而且制作陶藝作品是一個不斷熟練的過程,才能更好的掌握陶泥,小組所有成員經過反復練習,最終的成果算是滿意,但還不是成品,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點睛之筆上釉,由于釉本身的顏色和燒制出來的顏色不同,所以對于沒有經驗的我們也是一大挑戰。上釉后燒制出的最終成品不是很成功,但是我們會繼續努力,再進行多次嘗試。
現代陶藝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主要以工藝技術,觀念以及材料的更新為主,它更加注重人的主觀意識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這一點就與傳統藝術中的重視裝飾、強調器型規整、注重釉色鮮明有著很大的區別。在造型上,現代陶藝打破了完全規整反而抽象有趣的造型被人們所接受。在現代陶藝的創作中,一般會將不規則的立體形體視為最終形態。突破傳統并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和人們的審美要求,現代陶藝成為了一種區別于過去,同時展現現代生活的“陶藝新秀”。
陶藝制作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摸索的過程,我們小組在首次實踐中獲取了經驗,作品設計也已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稍作變形,都只停留在初步階段。接下來我們將嘗試用新材料結合陶泥做出更多的嘗試,方案一的初步設想是在瓦片上刻一些敦煌圖案再燒制出來,重點突出敦煌圖案的顏色。方案二的初步設想是將獸與瓦片結合,設計靈感來源于在重慶古鎮寫生時看到清代古建筑的屋頂全部由瓦片鋪成,瓦片弧形剖面造型也是十分的飽滿,瓦片本身就給人復古的感覺,因此想利用瓦片的造型與陶泥相結合,也是復古與現代的結合,再次進行嘗試。一次一次的失敗不可怕,可貴的是我們在嘗試中獲得了在文字和書本中看不到的東西。在實踐中我們享受了整個制作過程,同時對陶泥的可塑性我們也掌握的越來越好,而有的作品素燒就很有效果并且可以保持它本身的質感和花紋,有的作品卻需要上彩釉來修飾整個作品。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制作中更加注重造型和它的美感以及實用性,上釉時也盡量小心謹慎,先以單色為主,期待我們做出更好的作品。
五、陶藝產品的實用性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不滿足于工業化產品的千篇一律,陶藝產品逐漸成為人們廣受關注的工藝產品,無論是在家裝設計的裝飾品中;旅游業的紀念品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陶藝產品的身影,且備受人們的歡迎。但是如今市場上的陶藝產品太過單一,我們將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完成對陶藝產品的創新。由于我校是民族院校,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所以我們力求把少數民族元素融入到陶藝產品中;還要努力結合我們西部地區最為輝煌的敦煌藝術元素,創作開發新的陶藝語言。設計制作出具有實用性、裝飾性、紀念性的一系列民族陶藝產品。(指導老師:徐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