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域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而民族舞蹈作為地域文化最突出的表象,能夠直接的反映城市的風貌,彰顯地域的特色。民族舞蹈在不斷地發展中逐漸的受到體育文化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民族健身操這一特殊的體育藝術形式。民族健身操是傳統體育文化的一個傳承和發揚,其不僅僅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還能夠帶動全民健身,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建設,同時還從側面進行了體育文化的革新,將傳統體育文化以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來。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對民族健身操的內涵進行解析,探討其發展歷程,并在此基礎上討論民族健身操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文化傳承;體育文化
民族健身操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從古至今,舞蹈都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情感表達方式,是進行精神抒發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進行體育健身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獨特的舞蹈類型,有著不同的文化特征。而經過了漫長的文明發酵,各個民族都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舞蹈表現形式,群眾也已經有了深厚的舞蹈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族舞蹈文化在傳統體育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的形成了民族健身操,這種新的體育活動為體育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一、民族健身操對傳統體育文化的文化傳承
何為民族健身操? 即民族自發的運用健身操的方式進行健身訓練,民族健身操是全國性的,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參加民族健身操,無論男女,無論老少。這些運動員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舞蹈健身,并且不是單獨性的,民族的舞蹈健身通常都是群體性的,他們的舞蹈健身具有地方特色,在舞蹈中加入民族特點,使舞蹈更具有靈性[1]。
每一個城市都有城市獨特的文化,而民族舞蹈藝術作為地域文化最特出的表象,能夠直接的反應城市的風貌,彰顯城市的風情。管是北方的粗獷豪情,還是江南的溫柔婉約,每一個地域都有每一個地域獨有的特色,在民族舞蹈中,通過對地域特色的彰顯,能夠將一個地域的文明和特色表現出來。而與此同時,在城市的發展變遷中,舞蹈的表現形式,以及舞蹈的發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變化[2]。舞蹈不在只是局限于藝術表達上,而是成為了大眾健身的一個有效手段,成為了體育運動的新舞臺。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人們將民族特色融入到健身操中,將健身操與民族舞蹈進行了融合,誕生了一種新的健身形式——民族健身操。這種帶著濃郁地域特色的體育藝術形式,即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又用一種新的表達形式來對傳統體育項目進行了解釋,豐富了體育文化的內涵,切實將體育文化進行了繼承和發揚。
二、民族健身操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
2.1 民族健身操的發展推動陽光體育工程的發展
目前,在快速膨脹的物質世界面前,許多群眾的精神世界建設都較為落后,而且受到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影響,健身體育意識嚴重不足。而民族健身操的出現,通過這中特殊的民族體育健身形式,能夠讓體育鍛煉變得觸手可及[3]。這種融合了民族舞蹈和體育健身的全民運動,能夠通過簡單的肢體動作讓群眾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通過全民健生來進行體育精神的發揚。而且,還能夠用民族健身操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來將群眾凝聚在一起,能夠讓基層群眾在這種社會活動中打成一片,彰顯體育精神。正如近幾年來,各省市以及各單位和社會團體所組織的健身操比賽越來越頻繁,而政府對于文化建設的越來越重視也讓民族健身操有了強有力的支持,讓民族健身操的發展勢頭呈現較好的勢頭,而其也確實帶來了極大的正面效應,帶動了城市文明建設的步伐,推動了陽光體育工程的發展。民族健身操的發展為市民提供了新的娛樂方式,豐富了市民生活,并且通過這種獨特的帶有民族特色的運動項目來對傳統體育精神進行了弘揚[4]。
2.2 拓寬競技健美操的創編元素,對傳統體育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
近幾年來,人們開始重視競技健美操,在選擇音樂時也有更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供人們進行選擇。民間舞蹈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擴展,現階段來進行民族舞蹈與體育健身的融合時,既不能脫離其本心,又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在繼承民族舞蹈內涵的同時用發展的眼光來進行健身操的改良,將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中,為其注入新鮮的血液。我國本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漢族,還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的風格各異,競技健美操創編者在利用民族特征進行健美操的編排時,賦予了民族舞蹈新的魅力,讓傳統體育文化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將健美操與民族元素進行融合,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既可以使民族元素得到有效傳承,又能夠讓健美操具有新的特色與活力,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健美操應用于體育文化建設中,也豐富了體育文化的內容,拓寬了體育鍛煉的路徑。這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也將體育精神進行了繼承,推動了體育文化與民族舞蹈的融合,推動了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進程[5]。
2.3 民族健身操是傳統體育文化展示的新舞臺
民族健身操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從古都至今,舞蹈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情感表達方式,也是進行精神抒發的重要渠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獨特的舞蹈類型 ,有著不同的文化特征。而經過了漫長的文明發酵,群眾已經有了深厚的舞蹈基礎,將這一文化形式進行了繼承和發揚,這也為民族健身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民族健身操賦予了體育運動新的內涵,讓體育健身有了新的意義。其通過對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對傳統體育形式的改良來進行體育精神的傳達,讓人們在民族健身操的鍛煉中增強身心健康,彰顯體育文化。其次,民族健身操是一種群體的活動,并不是個體的表演。因此,就會形成分工合作,培養群眾的合作精神,讓群眾在運動中逐漸的形成互幫互助、積極協作的良好習慣,將傳統體育精神進行發揚。民族健身操讓群眾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讓民族文化得到了繼承與發揚,成為了傳統體育文化展示的新舞臺。
三、結語
民族健身操是在民族舞蹈和體育文化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一個繼承與,也是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一個發揚。體育文化豐富了民族健身操的內涵,而民族健身操則成為了體育文化展示的新舞臺,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關系。筆者認為,民族健身操與體育文化的融合必須要保持本心,堅守民族特色與民族內涵,但是,卻不能是墨守成規的,而是發展的、辯證的,是在繼承和傳承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融入體育文化,融入體育精神,繼而實現民族文化和體育文化融合的一個有機過程。
參考文獻:
[1]郭阿健. 民族健身操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分析[J]. 《決策與信息》雜志社、“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6:(08):59+61.
[2]楊敏. 論民族舞蹈技術技巧訓練課程在教學與創作中的價值[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03):86-88.
[3]佟偉. 民族健身操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分析[J]. 群文天地,2016,(08):59+61.
[4]金秋.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創作的發展狀況及前沿[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02):3-7.
[5]丁超,彭慧媛. 讓民族舞蹈王國再創輝煌——云南“民族舞蹈創作發展暨周培武舞蹈作品研討會”綜述[J]. 民族藝術研究,2017,(S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