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音樂欣賞教學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音樂實踐教學理論的研究。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其教育活動是和藝術實踐密不可分的,其藝術的形式、內容、美的享受都是通過很多藝術實踐、借助于樂器、伴奏等多種活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的。然而現在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引起學生在藝術實踐緊張的心理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如注意力、技術、生理、實踐、情境等因素。因而,教師在注重提高學生專業技巧和藝術表現力的同時,注意對學生在信心、注意力、心態、練習等方面進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使他們更順利地完成從教室到藝術實踐的跨越。本文主要就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音樂;藝術實踐;策略
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復合型音樂人才起著關鍵和重要的環節,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音樂的實踐過程和二次完成性,能非常有效地鍛煉人的理解、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興趣,特別富于幻想,是想象能力表現最佳的群體。而藝術實踐活動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想象力。構建相對完整的音樂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把實踐教學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接受到更新的知識,學到更前沿或更實用的技術,培養學生了的職業能力。對培養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專業的實踐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音樂學生的市場競爭力現狀,主要表現在缺乏實踐動手能力上,而這成為音樂畢業生就業的最大障礙。因此,只有打破舊的教學模式,加強藝術實踐環節才是拓展學生就業面的因素之一,并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當前教學中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啟迪、誘導盡量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發展他們眼、耳、腦、口、手、腳并用能力,從多種感官同時刺激以得到良好的印象。我們都有同樣的感覺:樂隊隊員對音的感知能力和對樂曲的記憶能力,比一般的同學要強;而舞蹈隊員的節奏感,韻律感及體態語言超過一般學生的水平,這就是參與音樂能力培養的結果。
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中理論性內容占的比例很大,如果我們注意,就能較快地將知識形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我在多年來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所有學生的音樂素質,從如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激發情趣
例如:我們在進行一些節奏訓練、聽音訓練時,學生使用磁性線譜板,磁性線譜上已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節奏型或聽音樂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聽辨練習,老師拍出一條節奏題,讓學生在磁性線譜上擺出教師拍出的節奏:或找到老師彈奏的哪個音高,這樣使抽象的節奏訓練、聽音訓練變成可見的高、低、長、短,教師還可及時反饋信息,控制教學節奏,在音樂教學中,我覺得對音樂的感知莫過于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加強了歌唱的體態律動,增加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加強了教學工具的操作,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且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音樂素質。
音樂本來就是聲音的實踐性藝術。學生只有在反復的演唱、演奏、律動、聽辨中不斷領悟,感受那些美妙的旋律,就能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2.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提高音樂素質
要想使學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樂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樂素養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不斷得到鞏固提高,只靠課堂內的教學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去,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社團音樂活動,以解決在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來領悟音樂的神韻和真諦、親自參與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創編。絢麗多彩的文藝表演活動會使學生從中感受美、鑒賞美,同時,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氣質、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樂素質素養,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
(1)專題性音樂活動
以集體組織形式進行,具有教育對象廣泛性,教育內容多向性,活動形式有時代性的特點。如:“經典紅歌演唱會”等歌會形式,用詩和歌舞串聯一起,以表演唱、齊唱、合唱來表達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的真摯感情。在學生練習合唱中,感受音樂美、隊形美,也表現了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2)競賽性音樂活動
融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的“音樂競賽”,包括音樂知識測驗和音樂技巧的表演。反映學生獲得音樂的信息,鞏固了音樂知識,又顯示了自己音樂特長,在學唱、學習演奏的全過程中,磨練意志和毅力,增強參與競爭的意識,自己的能力,為了追求崇高的藝術目標而不懈努力。如“音樂墻報”展評.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布置,介紹國際、國內音樂信息,中外藝術家對社會對藝術的貢獻,音樂動態、音樂游藝,最新音樂作品等,通過辦報讓學生長知識,增強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還有通過舉辦班歌比賽、獨唱獨奏比賽,引導學生學好歌,唱好歌,奏好歌,同時發現和培養了一批音樂人才。
(3)趣味性音樂活動
音樂活動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活動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藝術實踐中聽、唱、奏、跳,興趣得到滿足,才智得到發揮,以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精神。“音樂猜謎”、“音樂游戲”、聽音樂旋律猜歌名、辨別音樂的音色,即興編舞等,都是很好的形式.這樣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使同學們在課堂內所獲得的音樂知識技能,技巧得到藝術實踐的鍛煉機會,以發展他們音樂的興趣和才能。
音樂本來就是聲音的實踐性藝術,只有反復的演唱、演奏、律動,聽辨實踐中不斷領悟,感受那些美妙的音樂,才能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充分發展學生的音樂個性。通過藝術實踐課的實踐活動可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在合奏、合唱方面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斷加大,進一步加強藝術實踐課的力度,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作為一名學校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擔負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教育他們以怎樣的 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通過多次參加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自信的人,才會充滿活力,人生才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藝術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探究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 - 2013(8)
[2]淺論藝術實踐與聲樂教學 速讀(上旬) - 2014(9)
[3]聲樂教學中藝術實踐的作用 音樂大觀 - 2013(23)
[4]淺談藝術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14, 34(6)
[5]關于高師聲樂教學與藝術實踐的幾點思考 魅力中國 - 2009(25)
[6]藝術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探析 青年與社會 -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