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關鍵,必須勞勞抓住中職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用無限的愛心和耐心,非常有針對性的進行特色化管理,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自覺參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班集體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引導學生向著共同目標奮進,使班級管理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中等專業學生;學情分析;班級優化管理
一、中等專業學校班級管理的特殊性
與高中階段學生相比,中等專業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班級作為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集體,其管理優劣程度直接關系著中職學校教育功能的正常發揮和職業技術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是中職學校優化教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與特殊的一個方面。
二、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學情分析
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對于一些家長來說,把學生送來,就當是托兒所,家長沒了目標,學生當然也沒有動力,既使有些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好找個合適的工作,但是學生自己可不這么認為,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學了又有什么用?因此,他們無求知、上進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學習不好不覺得丟面子,考試不及格也無所謂,沒有學習的壓力;不想上課或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后不肯花時間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做作業應付了事,滿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吃苦精神和學習毅力,一遇到學習困難就“繳械投降”,而不惜把時間用到玩手機、看小說、打游戲、談戀愛等上面。對最近二十年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就讀學生的觀察研究與分析,大多數生源來自于沒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和中途退學的高中輟學生,主要有以下表現:
1.行為習慣差,不服從班級管理
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年齡一般均為十四五歲,剛過青春期,自認為已經長大,自尊心極強,片面理解“我的青春我做主”,心中高喊“自由萬歲”,總覺得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對的。家長、教師稍加規勸管教,就自發產生叛逆心理,認為自尊受到傷害,自由受到干涉,甚至專門對著干。好些獨生子女學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盡享幾代親人的萬般呵護與溺愛,自小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多以自我為中心;來上中職學校,實為無奈之選,很難適應獨立學習與生活,更別說條條框框的管理。有的性情孤僻自我封閉,很難融入班集體,有的性情狂放自我張揚,在學校內外構建自己的勢力范圍,與班級學校管理制度分庭抗禮。
2.學習能力非常差,存在嚴重的自卑厭學心理
基礎差跟不上,沒有學習興趣。有些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因種種原因造成基礎差,到職高后,教學內容更抽象,課堂信息量大,跨度大,有些教師又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注意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中知識鏈的銜接,使得學生一開始就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日積月累學習中的問題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越來越少,學習興趣逐漸減弱。有些學生在學習上雖花了不少時間,但學習效率很低;有的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習中不得要領,缺乏針對性;有的學生學習與社會工作和課外活動的關系不能處理好,常常因工作或活動沖擊學習,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很好地排除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聽課效果差,不善于利用身邊的學習條件。由于學生智力高低、努力程度、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不同,導致學習成績不好,未能考入理想的學校,加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以及社會上存在著對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偏見,他們上中等專業學校就已經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總覺得低人一等,生活缺少激情,學習沒有自信,人生看不到目標。中小學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的評價體系,挫傷了他們正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存在嚴重的自卑厭學心理。往往這些學生大都缺少良好的行為習慣,便破罐子破摔,對正常班級管理產生了消極抵觸情緒。
3.個人表現欲望非常強,希望被人尊重理解
其實,由于行為習慣或學習基礎而導致的自我封閉型、狂放張揚型、自卑厭學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更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他們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較一般學生更為強烈。之所以表現出哪種與眾不同,就是希望以此引起老師同學的更加關注,內心深處非常愿意融入班級團隊并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三、班級管理中的的幾點構想
了解掌握中職學生的心理、行為、學習等特點,班級管理工作就要緊抓這些特點,“有的放矢”。根據筆者多年教學一線的工作經驗,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摒棄粗暴式作風,班級管理愛心化
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在班級管理及課堂管理中,切忌居高臨下,態度粗暴、方法簡單的家長式作風。要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學生,用“婆心”、耐心循循誘導學生,以“公心”愛心嚴格要求學生,用真誠、尊重與學生建立互信,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言行,營造出師生之間平等互敬的和諧氣氛。
2.強化班委管理,班級管理自治化
由于年齡、性別、閱歷、素養的差異,師生間溝通很難做到毫無保留,而學生的心,只有學生更懂得。這就要求班主任能慧眼識珠,考察、挑選班級帶頭人——班長,民主組建以班長為核心的班委會,使之成為團結同學、師生交流、落實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橋梁和紐帶。班委會成員與其他學生都是同學,容易真誠溝通,實現傾心交流;朝夕相處,互不設防,彼此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困惑與煩惱了解得更多更全面。有些問題不用向班主任請示匯報,班干部就能自行協調解決,實現班級管理自治化。
3.贊美多于批評,班級管理激勵化
中職學生心理不夠成熟,思想比較單純,辯別是非能力較差,難免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侵蝕而犯錯誤,教師應該以平常心、包容心來對待。當然,該批評的一定要批評,但一定要少批評。即使批評,先要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班級管理中,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發現自身的長處和優點。不論哪方面,只要表現好,只要有進步,就要及時當眾給予恰當的表揚和鼓勵,并因勢利導,結合德育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是非觀念和人生目標,激勵他們努力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已。
4.創設展示平臺,班級管理特色化
班級內部、班級之間,課余時間或節日里,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積極開展各種由學生自主的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技能比賽、書畫展覽等活動,為學生創設展現個人才藝、展示班級特色的平臺,實現班級管理特色化。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特長才能盡情發揮,壓抑情緒得以緩釋,增進了同學、師生、班級之間的交流與友誼,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班級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優勝者和自豪感,同時提振了后進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展現專業前景,學生學習自覺化
班級管理工作要與中職學生專業課教學緊密結合,創新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與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職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本專業廣闊發展前景及本行業杰出高技能人才的事跡展示給學生,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從而激勵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探尋學習方法,自覺學習,奮力拼搏,為創造自已的美好人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總之,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遵從職業教育的一般規律,又要牢牢抓住中職學生特點,在班級學生管理中不斷創新和再創新,既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又離不開學校、教師的密切配合與學生的廣泛參與,既要抓好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又要結合《德育》《職業修養》《企業文化》等課程的教學,抓好中等專業學生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班級管理工作強大的向心力。讓班級管理形成良性循環,終將促進中職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建民.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j].煤炭高等教育,2006.
[2]時國敏.對高職學生管理若干問題的思索——兼談中專升格為高職后學生管理的提升和接軌問題[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
[3]高亞華.略談高職學生管理中的情感投入問題[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4]于林秋.怎樣搞好班級管理工作[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