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內容,因部分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所導致的各種惡性事件層出不窮。為了實現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相關專家對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以及矯正措施進行了詳細地研究,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成因;矯正對策
引言
根據數據可知,我國留守兒童人數逐漸增多,單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就已經達到了九百零二萬人,由此可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在眾多的留守兒童中,一部分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他們經常和其他的同學打架斗毆,這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導致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的原因,然后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找出矯正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方法。
一、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
一直以來,留守兒童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為了幫助留守兒童營造快樂的成長環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們非常有必要加強對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的調查,然后在實踐中找到糾正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的具體措施。筆者認為,導致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方面
目前,我國留守兒童人數較多,農村留守兒童所占的比例較大,很多父母為了給老人和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他們選擇了外出打工,然后將自己的孩子留給老人照顧。從數據可知,當前有超過一半的留守兒童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的,少數是由親戚照看或者父母一方單獨照看。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齡較大,身體素質較差,他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教育和關心孩子,這就使得這部分留守兒童在十分缺乏關心和教育的環境下成長,長此以往,他們就會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以李剛同學為例子,李剛,性別男,十五歲,他從小缺乏父母的關心和教育,李剛是班級里的小霸王,李剛的班主任經常向孩子的爺爺奶奶反映孩子在學校的不良行為。有一次,李剛放學后和高年級學生聚集在一起,他們一起去網吧,整個晚上都沒有回家,李剛的爺爺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尋找下,最終在網吧找到了李剛同學。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導致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因素,一旦孩子在缺乏關心和教育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就很容易受到周圍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比如沉迷網絡、抽煙喝酒、打架斗毆等,這些不良的行為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又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學校方面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個重要場所,當孩子出生以后,他們成長的第一場所就是家庭,當孩子到達了一定的年齡之后,他們就必須接受基本的教育,學校便成為了孩子成長的第二個重要場所。筆者經過調查研究了解到,當前很多留守兒童存在著不良的行為習慣,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僅僅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更與學校教育有關。通常情況下,一個班級里會有一些學生屬于留守兒童,老師們既要負責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又要處理繁重的教學任務,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們難以顧及到每一個孩子的心理和生活,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難以及時得到糾正。以某中學初一三班為例子,這個班級的留守兒童多達20個,全班總人數為45人,留守兒童所占的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四。該班級的班主任是一名剛畢業的老師,她十分缺乏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的經驗,責備以及懲罰是這位班主任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不僅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尊心,更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除此以外,這位班主任忽視了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教育,她經常用不公平的方式對待班級里的留守兒童,長此以往,留守兒童的心理發生了變化,他們逐漸變得自卑、煩躁、墮落。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學校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各學校應當不斷反思教學方法,爭取提高學校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為廣大留守兒童創造充滿愛和關心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三)社會方面
我們發現,當前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還受到了社會的影響,首先,留守兒童缺乏社會足夠的關愛。如今,我們已經處于經濟迅速發展的21世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在這樣的景象中,我們應當正確認識留守兒童問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我國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與社會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社會各界沒有舉辦相關的活動以及設置相關的工作機制,這就使得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問題難以及時得到有效的解決。其次,社會各種不良因素對留守兒童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信息和科技的發展,網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網吧的數量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網絡暴力、網絡游戲以及網站中的不良信息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很多留守兒童因為沉迷網絡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除了網絡對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以外,社會中的各種小團體、游戲廳、迪廳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留守兒童價值觀以及其行為習慣。
二、矯正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具體措施
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社會的重大問題,如果我們不及時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這將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經過不斷的調查和實踐,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幾種矯正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一)學校方面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想要矯正留守兒童不良的行為習慣,各學校應當加強他們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和教育,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充滿愛和正能量的學習環境。首先,各學校可以建立一個“知心姐姐室”,然后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擔任“知心姐姐室”的主任,學生可以隨時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談心,他們可以將自己生活中、學習中以及情感中的困惑告知老師,老師會耐心地傾聽學生訴說,然后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煩惱。其次,公平對待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在教育管理中,學校教師應當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最后,學校可以周期性組織留守兒童相關的講座或者活動。總之,學校是矯正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場所,他們應當從各個方面來重視留守兒童問題,然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二)家庭方面和社會方面
家既是孩子停泊的港灣,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為孩子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將嚴重影響孩子價值觀、世界觀、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形成。因此,家長應當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對于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意義,他們應當多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然后用耐心和愛心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社會是一個大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留守兒童非常容易受到影響,因此,為了有效矯正留守兒童不良的行為習慣,社會各界應當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然后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機制,做好社會治安工作,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創造健康的社會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即家庭方面、學校方面以及社會方面,在認識到導致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之后,我們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來關心和教育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沖鋒.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4(18)
[2]王少華.關心農村留守兒童 還他們一個完整溫暖的家[J].人民法治. 2017(02)
[3]李金星.農村留守兒童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J].才智.2017(13)
[4]紀偉,卓然.吉林省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心理健康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08)
[5]劉海珍,張鶴.從社會支持制度視角探析農村留守兒童幸福感提升路徑[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