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發展規劃明確宣布了免除小學教育的學費。自此,坦桑尼亞初等教育開始快速發展。但受限于其有限的經濟發展水平,劃撥到教育的財政經費極為有限,嚴重影響了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的發展,導致初等教育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本文擬探析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了解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的發展概況。
【關鍵詞】: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發展;問題
2001年,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發展規劃明確宣布了免除小學教育的學費。這一規劃的出臺標志著坦桑尼亞初等教育在21世紀迎來了新起點。通過實施這一系列規劃,坦桑尼亞初等教育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國內有限的教育資源,導致初等教育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一、學校基礎設施嚴重匱乏
坦桑尼亞由于經濟不發達,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有限,同時由于近年來小學入學人數的急劇上升,導致學校的教學資源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學校基礎設施嚴重短缺,主要表現在教室、課桌、坑廁、教師宿舍、辦公室、課本及學習材料等方面。據2014年數據顯示,全國小學生注冊總人數為8,220,182人,教室數量為110,593間,學生與教室比達到74:1。此外,全國各小學課桌數量亦嚴重不足。2014年全國小學總課桌數為1,927,602張,學生與課桌比為4.6:1。2013年,卡蓋拉區域的課桌短缺達99,204張,短缺率占47%。該地區的小學課桌需求量是238,080張,但實際可利用量只有138,876張,僅占總需求的53.3%。坦桑尼亞教學資源的極度短缺導致平均班容量極大。據SDI統計(數據是通過選取坦桑尼亞的180所學校進行試點綜合評測的,其中45所學校位于城市,135所位于農村),坦桑尼亞全國總體的平均班容量約74.05,其中農村為70.47,城市為92.51。除此之外,學校的教科書也極為短缺,很多學生上課沒有教科書可看,只能多個學生一起共享。據統計,在坦桑尼亞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學生與教科書的比例為4:1,這就意味著4名學生要共享一本教科書;而五年級至七年級學生與教科書的比例則達到6:1。教學資源的匱乏嚴重影響力其教育水平的發展。如今,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在坦桑尼亞依舊沒有改變。
二、教師資源短缺,教師質量有待提高
隨著坦桑尼亞進行基礎教育改革,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使小學入學率不斷上升。隨著小學生數量的增加,原有的教師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學校的需求,導致教師資源嚴重缺乏。據SDI數據統計,坦桑尼亞的生師比為48.71,其中,農村的教師短缺更加嚴重,農村的生師比為50.56,城市為39.13。坦桑尼亞教師大多數是在上完小學教育或中學教育后直接進入師范院校,接受兩年的教育和培訓后就能取得教師資格。同時,由于近年來教師地位下降,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愿意當老師而選擇其他行業,導致教師質量下降。據SDI數據顯示,為了評測坦桑尼亞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在坦桑尼亞的180所學校(其中城市45所)隨機抽取了504名教師進行測試,其中英語教師260名,數學教師244名,共有152名老師來自位于城市的學校。通過測評發現,在坦桑尼亞,在10名教師中僅有一名能完全回答小學語言課程的所有問題。對于小學數學的課程相對樂觀一點,有四分之三的教師能處理全部問題。這表明坦桑尼亞教師素質不容樂觀。在教師管理方面,坦桑尼亞的教師也顯得十分松散。據SDI數據顯示,坦桑尼亞教師出勤率很低,在學校的上課日,每4名教師中就有1名教師不到校,而且這種現象在城市的學校比在農村的學校還要嚴重很多。教師的質量低下也與政府拖欠工資有關,據報告顯示,在坦桑尼亞,政府拖欠教師工資超過兩個月非常普遍,這一問題在農村的學校更為廣泛。
三、女童教育嚴重不足,教育性別比例失調
坦桑尼亞的女童入學率低,主要是因為女童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受社會性別歧視的影響。由于本國的傳統文化的,坦桑尼亞的女孩通常被賦予家庭主婦的角色,很多女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至今坦桑尼亞的女性割禮依然盛行。在學校教育方面,很多家庭不讓女孩接受教育,只讓家里的男孩去學校上學,女孩通常在家幫忙做家務,或者出去工作來補貼家用。即使是入學的女童,中途退學的數量也非常大。據統計,在坦桑尼亞每年大約有8000名女生由于未婚先孕而中途退學。
四、高輟學率
2001年坦桑尼亞初等教育規劃實施以來,其入學率雖有顯著增長,但從2010年伊始,初等教育總體毛入學率和凈入學率持續走低:2010年的106.40%和95.40%下降至2013年的96.20%和89.70%。這表明很大一部分7—13歲兒童被排除在初等教育體制之外。據調查發現,入學率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是高輟學率導致的。全國各地小學存在嚴重的輟學問題,尤其在農村地區這一問題更是在持續蔓延。據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有約55,302名小學生在完成初等教育之前輟學,其中有12,021名是小學一年級學生。2013年,基戈馬地區平均每100名學生中就有27名學生中途輟學,甚至在經濟發達的達累斯薩拉姆的一些地區,平均每100名學生中也有26名學生中途輟學,全國有近一百萬的7到13歲學生不能完成全部小學學業。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基礎的支撐,雖然近年來坦桑尼亞教育占財政總預算一直維持在百分之十七以上,但實際投入到教育中的財政經費卻與目標財政預算相去甚遠,這主要受限于其有限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坦桑尼亞政府應依然重視教育經費的投入,同時,也應借助國際上和外國的教育援助,把重點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上。
參考文獻:
[1] SUMRA SULEMAN, KATABARO JOVITER. Decl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suggestions for arresting and reversing the trend[R]. Dar es Salaam: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 2014.
[2] DAILYNEWS “Tanzania’s leading Online News Edition”. Kagera short of 99,200 school desks, 2013.
[3] THE WORLD BANK. Service Delivery Indicators (Tanzania,2012).
[4] 李湘云:《當代坦桑尼亞國家發展進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 Tanzania Affairs: Exam Results, Bombshell, 2013. URL:http://www.tzaffairs.org/category/issue-number/issue-105/.
[6] CHRISOSTOM PESHA JOHN. Imple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Rural Tanzania: Voices from the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J]. Developing Country Studies, 2016, 8(6),103-110.
[7] SEIMU SOMO.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Tanzania, 2002-2006: Experiences from some Rural Schools in Dodoma and Singida Regions[J]. Merit Rearch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Review, 2016, 4(12),pp: 175-181.